避雷针与易燃油储罐和氢气天然气等罐体的呼吸阀间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A、10mB、5mC、3mD、2m

避雷针与易燃油储罐和氢气天然气等罐体的呼吸阀间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

  • A、10m
  • B、5m
  • C、3m
  • D、2m

相关考题:

甲B、乙类可燃液体地上固定顶罐,当顶板厚度小于4mm时,应装设避雷针,其保护范围应包括整个储罐;浮顶罐及内浮顶罐可不设避雷针,但应将( )用两根截面积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软铜线作为电气连接。 A.罐体与防静电接地中性点B.罐体与防雷接地中性点C.罐顶与罐底D.浮顶与罐体

避雷针与易燃油贮罐呼吸阀和氢气天然气等罐体呼吸阀之间的空中距离,避雷针与呼吸阀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避雷针尖髙出呼吸阀不应小于()。A.2m,2m; B.3m,2m; C.3m,3m; D.4m,4m?

某发电厂易燃油罐区,贮油罐体积为800m3,贮油罐高度为10m,采用独立避雷针进行直击雷保护,避雷针的集中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为70,其避雷针的设置应满足的要求包括()。A.避雷针与易燃油贮維及其呼吸阀等之间的空中距离需大于2.4m;B.进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罐体、罐体的接地装置及地下管道的地中距离应大于2.1m;C.避雷针与油罐呼吸阀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D.避雷针针尖高出油罐呼吸阀不应小于3m。

在发电厂的露天贮罐(氢气、天然气和易燃油贮罐)是防雷保护的重点,应采用独立避雷针保护,并有一些特殊要求。下面的要求不正确的是()。A.避雷针与呼吸阀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B.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边缘高出呼吸阀顶部不应小于2m;C.天然气贮罐与热工测量装置不能重复接地;D.贮罐周围应设闭合环形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液化天然气立式储罐固定喷淋装置应在罐体上部和灌顶均匀分布()A、罐体上部和灌顶B、罐体下部和灌顶C、罐体上部和灌底D、罐体下部和灌底

架空电力线路与甲类厂房、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堆垛,甲、乙类液体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的最近水平距离,应不小于电杆(塔)高度的()倍;与丙类液体储罐的最近水平距离,应不小于电杆(塔)高度的1.2倍。35kV以上的架空电力线路与储量超过200m2的液化石油气单罐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A、1.0B、1.2C、1.5D、2.0

氢气生产系统的厂房和贮氢罐等应有可靠的防雷设施。避雷针与自然通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少于()m。A、1.0B、1.5C、2.0D、3.0

储罐的进出料管道应如何与罐体连接?

防止逆闪络的措施有()。A、减小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间的空间距离B、增大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间的空间距离C、减小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接地体间的距离D、增大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接地体间的距离E、降低避雷针的接地电阻

避雷针与强制通风口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

可燃性气体放空管路必须装设避雷针,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应高于管口不小于1m,避雷针距管口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3m。

可燃性气体放空管必须装设避雷针,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应高于管口不小于(),避雷针距管口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

LNG低温储罐干燥与置换的目的是降低储罐的露点和氧气含量,防止LNG首次进入储罐时与()混合引起爆炸。A、氮气B、空气C、氢气D、天然气

储罐呼吸阀应采用适合于寒冷地区的()呼吸阀和()呼吸阀。

对于储存易结晶和易聚合等介质储罐的呼吸阀,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采取()等措施。

呼吸阀内应安装()装置,确保阀体与罐体保持等电位。

独立避雷针一般与被保护物间的空气距离不小于5m,避雷针接地装置与接地网间的地中距离不小于()m。

储罐物料进出管道应如何与罐体连接?

可燃性气体放空管路必须装设避雷针,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应高于管口不小于(),避雷针距管口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

大型玻璃钢储罐罐体内衬层的树脂含量应不小于()%,结构层树脂含量为(),外保护层树脂含量不小于()。

独立避雷针一般与被保护物间的空气距离不小于5m,避雷针接地装置与接地网间的地中距离不小于()。A、6mB、5mC、4mD、3m

避雷针与放空管口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

避雷针与自然通风口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

独立避雷针一般与被保护物间的空气距离不小于5m,避雷针接地装置与接地网间的地中距离不小于()mA、5;B、3;C、4;D、6。

呼吸阀内应安装静电输出装置,确保()保持等电位。A、阀体与罐体B、阀体与阀片C、罐体和罐顶D、螺栓和阀体

填空题可燃性气体放空管路必须装设避雷针,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应高于管口不小于(),避雷针距管口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

填空题可燃性气体放空管必须装设避雷针,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应高于管口不小于(),避雷针距管口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