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企业希望分析其加工轴棒的直径波动情况并进行过程控制。工序要求为Ф20±0.02毫米。在对直径的测量时,有两种意见,一是建议用塞规,测量结果为通过/不通过,每分钟可测5根;另一种意见是采用游标卡尺测出具体直径值,每分钟只能测1根轴。经验表明,轴的合格率为99%左右。若希望进行过程控制,应采取的最佳方案是().A用塞规,每次检测100件作为一个样本,用np控制图B用塞规,每次检测500件作为一个样本,用np控制图C用游标卡尺,每次连续检测5根轴,用X.R控制图D用游标卡尺,每次连续检测10根轴,用X.R控制图

单选题
某企业希望分析其加工轴棒的直径波动情况并进行过程控制。工序要求为Ф20±0.02毫米。在对直径的测量时,有两种意见,一是建议用塞规,测量结果为通过/不通过,每分钟可测5根;另一种意见是采用游标卡尺测出具体直径值,每分钟只能测1根轴。经验表明,轴的合格率为99%左右。若希望进行过程控制,应采取的最佳方案是().
A

用塞规,每次检测100件作为一个样本,用np控制图

B

用塞规,每次检测500件作为一个样本,用np控制图

C

用游标卡尺,每次连续检测5根轴,用X.R控制图

D

用游标卡尺,每次连续检测10根轴,用X.R控制图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某企业希望分析其加工轴棒的直径波动情况并进行程控。工序要求为Ф20±0.1毫米。在对直径的测量时,有两种意见,一是建议用塞规,测量结果为通过/不通过,每分钟可测5根;另一种意见是采用游标卡尺测出具体直径值,每分钟只能测1根轴。经验表明,轴的合格率为99%左右。若希望进行程控,应采取的最佳方案是: A.用塞规,每次检测100件作为一个样本,用np控制图B.用塞规,每次检测500件作为一个样本,用np控制图C.用游标卡尺,每次连续检测5根轴,用X−R控制图D.用游标卡尺,每次连续检测10根轴,用X−R控制图

某测量工具对车床加工的若干根支撑轴之直径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存在波动,波动可看成是测量对象间的波动以及测量系统波动叠加而成。计算得到测量值的总波动的方差为10,量具重复性方差为3,再现性方差为4,基于上述数据,正确的结论是:() A.测量系统能力很好B.测量系统能力尚可,处于临界状态C.测量系统能力不足,必须进行改进D.条件不足,难以判断

某轮轴直径加工工序的过程能力指数为Cp=l.45,Cpk=0.83。此时,应首先采取的改进措施为( )。A.减小轮轴直径的波动B.缩减公差要求C.改变技术要求,调整公差中心D.调整轮轴直径加工的平均值接近或落在公差中心

图纸规定,打孔直径规范限为中Ф10.62±0.03mm。车间利用均值一标准差控制图控制打孔直径的波动,一段时间以来打孔直径比较稳定,打孔直径的标准差ó=0.015,则打孔工序的过程能力指数为( )。A.0.33B.0.5C.0.67D.1

某道工序混线生产A、B两种规格的同类产品,加工方法相似但尺寸不同:规格A的尺寸为直径Φ (60±0. 5) mm,规格B的尺寸为直径Φ (80±0. 5) mm。根据订货方对过程性能指数提出的新要求,质量管理人员从该生产线上最近两个月加工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了 A、B两种规格的产品各100件,用这些数据计算了过程性能指数。由于计算得出的Ppk为0.68,与生产的实际情况不尽相符,质量部门对如何下结论出现了分歧。下列结论中,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是( )。A.根据计算出的Ppk值判断,该加工过程能力不足B.数据分析方法不正确,应重新进行分析C.管理不够,造成波动过大D.技术要求可能过高,可以降低

轴的直径公差为(2.0±0. 01) mm,用X—s图对其直径进行监控,子组大小为5,下列情况中,显示过程异常的是( )。A.有一根轴直径大于2. 01B.有一根轴直径小于1. 99C.有一子组的均值大于上控制限D.有一子组均值小于公差下限E.控制图上有7个点子连接递增

某生产车间为了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决定推行统计过程控制。首先选择控制对象,再对选择的倒角半径采用均值一极差控制图进行分析,之后针对倒角半径的质量要求计算过程能力和过程能力指数,最后求得过程性能指数Pp和Ppk。若产品是由甲、乙两人加工生产的,则下列绘制控制图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抽取库房中甲、乙已加工好的100个零件进行测量,并选取子组大小为4,绘制分析用控制图B.在加工现场,按照甲、乙的加工顺序进行取样测量,并选取子组大小为4,绘制分析用控制图C.在加工现场,按照甲、乙的加工顺序进行取样测量,并选取子组大小为4,分别对甲、乙二人加工的产品绘制分析用控制图D.先绘制极差控制图,判稳后再绘制均值控制图

某企业希望利用控制图对生产批量大、长期进行加工的轴外径尺寸进行监控,为此,首先确定了选用的控制图类型,并制定数据收集计划绘制分析用控制图。适宜使用的控制图有()。A.p图 B. X-s图C. X-R 图 D. np图

某企业希望利用控制图对生产批量大、长期进行加工的轴外径尺寸进行监控,为此,首先确定了选用的控制图类型,并制定数据收集计划绘制分析用控制图。[2008年真题]

某企业希望利用控制图对生产批量大、长期进行加工的轴外径尺寸进行监控,为此,首先确定了选用的控制图类型,并制定数据收集计划绘制分析用控制图。若想提高轴外径尺寸的合格率,应该()。A.使用加严检验 B.减小轴外径尺寸的波动C.更改控制图类型 D.缩小公差范围

某轮轴直径加工工序的过程能力指数为Cp = 1.45,Cpk = 0.83。此时,应首先采取的改进措施为()。A.减小轮轴直径的波动 B.缩减公差要求C.改变技术要求,调整公差中心D.调整轮轴直径加工的平均值接近或落在公差中心

某企业希望利用控制图对生产批量大、长期进行加工的轴外径尺寸进行监控,为此,首先确定了选用的控制图类型,并制定数据收集计划绘制分析用控制图。[2008年真题]如果轴外尺寸要求为35 ±3.0mm,修偏系数C4 =0. 94,则过程能力指数Cp为( )。A. 1.0 B. 0. 94 C. 0.5 D. 0.47

某厂加工手表齿轮轴,为控制其直径,应采用( )。

某企业希望利用控制图对生产批量大、长期进行加工的轴外径尺寸进行监控,为此,首先确定了选用的控制图类型,并制定数据收集计划绘制分析用控制图。如果轴外径尺寸要求为35±3. 0 mm,控制图系数c4=0. 94,则过程能力指数Cp 为( )。A. 1.0 B. 0. 94C. 0.5 D. 0.47

直径为10cm和20cm的棒材通过相同的电流进行磁化,其表面磁场()A、两根棒的磁场相同B、直径为20cm的棒材磁场较强C、直径为10cm的棒材磁场较弱D、直径为10cm的棒材磁场较强

按工序控制点要求,艉轴加工工序控制点的检验内容有哪些?

某公司加工某种规格的轴,其直径要求为φ10±o.03(mm)。长期检验结果表明,其直径均值为μ=9.99(mm),标准差为σ=0.005(mm)。该过程的偏移系数K为()。A、0.33B、0.25C、1.0D、0.02

用游标卡尺测量轴的直径或说一下用游标卡尺测量轴的直径的过程。

黑带小覃在轴棒厂工作,他负责每天抽取轴棒直径观察是否在φ50±1mm的规格范围内。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对同一个轴棒相同位置的直径重复测量存在误差,同样的批次不同的轴棒之间的直径也不同,不同批次的轴棒的直径更有差别。如果小王想了解轴棒直径的波动源,正确的变异源分析的抽样方案和分析方法是()A、连续抽取8个批次,每个批次抽取4个轴棒,每个轴棒在相同位置测量3次,进行嵌套型双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方差分量分析B、连续抽取8个批次,每个批次抽取4个轴棒,每个轴棒在相同位置测量3次,进行交叉型双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方差分量分析C、连续抽取8个批次,每个批次抽取4个轴棒,每个轴棒在相同位置测量2次,进行嵌套型双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方差分量分析D、选择一个批次,抽取32个轴棒,每个轴棒在相同位置测量3次,进行交叉型双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方差分量分析

某测量工具对车床加工的若干根支撑轴之直径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存在波动,波动可看成是测量对象间的波动以及测量系统波动叠加而成。计算得到测量值的总波动的方差为10,量具重复性方差为3,再现性方差为4,基于上述数据,正确的结论是:TV2=PV2+AV2+EV2()A、测量系统能力很好总波动平方=测量对象间的波动重复性再现性B、测量系统能力尚可,处于临界状态P/TV=RR/TV=根号(3+4)/根号10=C、测量系统能力不足,必须进行改进D、条件不足,难以判断

某机械加工零件加工直径尺寸要求为12.5±1.5mm,现准备游标卡尺对其测量,游标卡尺的标差通过GageRR求得为0.15,对α=0.05,那么对于初次加工直径测量值为14.2mm的产品的判断正确的是()A、不合格B、合格C、无法确定D、测量系统有问题

单选题直径为10cm和20cm的棒材通过相同的电流进行磁化,其表面磁场()A两根棒的磁场相同B直径为20cm的棒材磁场较强C直径为10cm的棒材磁场较弱D直径为10cm的棒材磁场较强

单选题在车削轴的加工过程中,轴的直径是一个关键质量特性。某工程师对该过程进行了过程能力分析,该工程师在生产过程中随机抽取了25根轴,并且为了避免轴不同位置的直径有变异,在每根轴上测9个位置,将每根轴上测得的9个数据作为一个样本,这样共取得了25根轴直径的数据,分析得知数据满足稳定性及正态性的要求,根据测得的数据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得到如下结果:Cp=1.69,Cpk=1.44;Pp=0.34,Ppk=0.29;根据这一结果,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每根轴内部测量点的数据波动不大,但是每根轴之间的波动较大B每根轴内部测量点的数据波动较大,但是每根轴之间的波动不大C每根轴内部测量点的数据波动和每根轴之间的波动都比较大D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直径为25mm和50mm的棒材,使用相同的电流进行磁化,其表面磁场()A两试件磁场相同B直径为50mm的棒磁场较强C直径为25mm的棒磁场较弱D直径为25mm的棒磁场较强

单选题某机械加工零件加工直径尺寸要求为12.5±1.5mm,现准备游标卡尺对其测量,游标卡尺的标差通过GageRR求得为0.15,对α=0.05,那么对于初次加工直径测量值为14.2mm的产品的判断正确的是()A不合格B合格C无法确定D测量系统有问题

单选题某轴类加工过程中已知对直径的公差要求为10±0.02mm,假设直径服从正态分布,对该过程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发现Cp=1.0,Cpk=Cpu=0.8,因此可以判断,该过程分布中心是:公式计算()A10.001mmB10.002mmC10.004mmD10.006mm

问答题.用10钢制作一要求耐磨的小轴(直径为20mm),其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正火---机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磨加工。说明各热处理工序的目的及使用状态下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