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主要危害虹鳟等大部分鲑科鱼类,水温()一般不出现自然发病A低于10℃B13~15℃C8~12℃D超过15℃

单选题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主要危害虹鳟等大部分鲑科鱼类,水温()一般不出现自然发病
A

低于10℃

B

13~15℃

C

8~12℃

D

超过15℃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虹鳟苗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胀,鳍基部和腹部发红、充血,肛门拖线状粪便,大量死亡。病理显示胰、肾坏死。电镜观察可见球状病毒颗粒。该病最可能的病原是()A.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B.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C.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D.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

下列病毒中发病最适水温最高的是( )A.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B.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C.鲤春病毒血症病毒D.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E.牙鲆弹状病毒正确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易感动物不包括( )。A.虾类B.鳟类C.大麻哈鱼D.鲑科鱼类E.以上都包括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与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区别是( )A.前者可以感染虹鳟而后者不是B.前者为一种全身性传染病而后者不是C.前者发病与水温有关而后者不是D.前者肠壁嗜酸性粒细胞严重坏死而后者不是

下列鱼类病毒病中病理组织学检查胰腺组织不坏死的病是( )A.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B.鲑疱疹病毒病C.传染性胰脏坏死病D.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主要侵害的鱼类是()A、草鱼B、虹鳟C、鲤D、罗非鱼

下列病毒中发病最适水温最高的是()A、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B、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C、鲤春病毒血症病毒D、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下列鱼类病毒病中病理组织学检查胰腺组织不坏死的病是()A、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B、鲑疱疹病毒病C、传染性胰脏坏死病D、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与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区别是()A、前者可以感染虹鳟而后者不是B、前者为一种全身性传染病而后者不是C、前者发病与水温有关而后者不是D、前者肠壁嗜酸性粒细胞严重坏死而后者不是

全世界的鲑科鱼鱼类中,()的数量占大多数。A、大麻哈鱼B、虹鳟鱼C、白鲑D、大西洋鲑鱼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一般不感染()A、淋巴器官B、表皮C、前后肠上皮细胞D、肌肉组织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主要危害虹鳟等大部分鲑科鱼类,水温()一般不出现自然发病A、低于10℃B、13~15℃C、8~12℃D、超过15℃

()流行于世界各大洲养殖鱼类,主要发生在海水鱼类A、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B、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C、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D、淋巴囊肿病毒

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临床症状

单选题(  )是虹鳟以及其他精养池鲑科鱼类的主要病原菌。A迟缓爱德华菌B鲁氏耶尔森菌C鲇爱德华菌D恶臭假单胞菌

单选题下列病毒中发病最适水温最高的是(  )。A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B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C鲤春病毒血症病毒D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

问答题简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临床症状

单选题关于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发病与水温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8~15℃时潜伏期延长,病情呈慢性B10℃为流行高峰C8~12℃时病情较急D超过15℃后一般不发病

单选题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易感动物不包括(  )。A虾类B鳟类C大麻哈鱼D鲑科鱼类

单选题()流行于世界各大洲养殖鱼类,主要发生在海水鱼类A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B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C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D淋巴囊肿病毒

单选题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主要侵害的鱼类是()A草鱼B虹鳟C鲤D罗非鱼

单选题下列有关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PNV)叙述不正确的是(  )。AIPNV主要侵害鲑科鱼类开始摄食后的鱼苗至3个月的稚鱼B发病水温一般为15℃~20℃C20周龄以后的鱼一般不发病D本病可经水平传播和经卵垂直传播

单选题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主要侵害的水生动物是(  )。A草鱼B鲤鱼C虹鳟D太阳鱼

单选题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一般不感染(  )。A表皮B前肠和后肠上皮C淋巴器官D肝胰腺细胞

单选题可造成脑灰质细胞浆内出现空泡的病原微生物是(  )。A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B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C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D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单选题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自然宿主是(  )。A金鱼和鲤鱼B牙鲆和大菱鲆C大黄鱼和鳕鱼D赤鲈和虹鳟

单选题全世界的鲑科鱼鱼类中,()的数量占大多数。A大麻哈鱼B虹鳟鱼C白鲑D大西洋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