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自然宿主是(  )。A金鱼和鲤鱼B牙鲆和大菱鲆C大黄鱼和鳕鱼D赤鲈和虹鳟

单选题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自然宿主是(  )。
A

金鱼和鲤鱼

B

牙鲆和大菱鲆

C

大黄鱼和鳕鱼

D

赤鲈和虹鳟


参考解析

解析:
D项,赤鲈(俗称河鲈)和虹鳟是目前仅知的两种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自然感染宿主。

相关考题:

盐度耐受幅为0-34的鱼类是()A.真鲷B.大菱鲆C.七星鲈D.大黄鱼

水温24℃发病七星鲈幼鱼体色发黑,昏睡,体表和鳍条出血,鳃灰白色;解剖脾肾肿大,脾病理切片可见异常肥大细胞。该病毒最可能的病原是()A.淋巴囊肿病毒B.真鲷虹彩病毒C.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D.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水温10℃,牙鲆幼鱼体色发黑,昏睡,眼球突出,鳃贫血,眼眶四周及口腔上颌充血,胸鳍基部皮肤出血,肌肉、内脏出血。病原主要侵袭脾、胸腺等组织。该病最可能的病原是()A.大菱鲆疱疹病毒B.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C.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D.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虹鳟苗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胀,鳍基部和腹部发红、充血,肛门拖线状粪便,大量死亡。病理显示胰、肾坏死。电镜观察可见球状病毒颗粒。该病最可能的病原是()A.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B.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C.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D.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

下列病毒中发病最适水温最高的是( )A.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B.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C.鲤春病毒血症病毒D.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E.牙鲆弹状病毒正确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目前已发现三个相似的病毒种,其中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EHNV)仅发生于( ),欧洲鲇病毒(ESV)和欧洲鲴病毒(ECV)仅在欧洲检测到A.日本B.欧洲C.美国D.澳大利亚

盐度耐受幅为0-34的鱼类是()盐度制表总结A.真鲷B.大菱鲆C.七星鲈D.大黄鱼

对于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叙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鱼类全身性传染病B、自然宿主仅见于赤鲈和虹鳟C、在世界各个地方广泛流行D、属于二类动物疫病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主要侵害的鱼类是()A、草鱼B、虹鳟C、鲤D、罗非鱼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主要危害虹鳟等大部分鲑科鱼类,水温()一般不出现自然发病A、低于10℃B、13~15℃C、8~12℃D、超过15℃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主要感染虹鳟、大菱鲆、牙鲆,易感鱼群各鱼龄阶段均可感染,()越易发病死亡A、鱼龄越大B、鱼龄越小C、亲鱼D、成鱼

盾纤毛虫对牙鲆和大菱鲆的苗种危害较大,水温20~25℃时较为流行。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目前已发现三个相似的病毒种,其中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EHNV)仅发生于(),欧洲鲇病毒(ESV)和欧洲鲴病毒(ECV)仅在欧洲检测到A、日本B、欧洲C、美国D、澳大利亚

牙鲆、大菱鲆生长的最佳水温是30℃.

以下不属于海水鱼的品种有()A、大黄鱼B、石斑鱼C、鲤鱼D、牙鲆

单选题对于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叙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鱼类全身性传染病B自然宿主仅见于赤鲈和虹鳟C在世界各个地方广泛流行D属于二类动物疫病

单选题可造成脑灰质细胞浆内出现空泡的病原微生物是(  )。A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B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C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D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单选题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目前已发现三个相似的病毒种,其中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EHNV)仅发生于(),欧洲鲇病毒(ESV)和欧洲鲴病毒(ECV)仅在欧洲检测到A日本B欧洲C美国D澳大利亚

单选题对于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鱼类全身性传染病B在世界各个地方广泛流行C属于二类水生动物疫病D自然宿主仅有赤鲈和虹鳟

单选题()流行于世界各大洲养殖鱼类,主要发生在海水鱼类A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B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C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D淋巴囊肿病毒

单选题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主要侵害的鱼类是()A草鱼B虹鳟C鲤D罗非鱼

单选题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主要侵害的水生动物是(  )。A草鱼B鲤鱼C虹鳟D太阳鱼

单选题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一般不感染(  )。A表皮B前肠和后肠上皮C淋巴器官D肝胰腺细胞

单选题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主要危害虹鳟等大部分鲑科鱼类,水温()一般不出现自然发病A低于10℃B13~15℃C8~12℃D超过15℃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海水鱼的品种有()A大黄鱼B石斑鱼C鲤鱼D牙鲆

单选题指状拟舟虫病,病鱼体色发黑、体表及鳍基部溃烂,粘液、组织器官中有纤毛虫,该病主要危害(  )。A牙鲆和大菱鲆B鲢鱼和鳙鱼C石斑鱼和鳜鱼D大黄鱼和鲈鱼

判断题盾纤毛虫对牙鲆和大菱鲆的苗种危害较大,水温20~25℃时较为流行。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