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有关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PNV)叙述不正确的是(  )。AIPNV主要侵害鲑科鱼类开始摄食后的鱼苗至3个月的稚鱼B发病水温一般为15℃~20℃C20周龄以后的鱼一般不发病D本病可经水平传播和经卵垂直传播

单选题
下列有关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PNV)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IPNV主要侵害鲑科鱼类开始摄食后的鱼苗至3个月的稚鱼

B

发病水温一般为15℃~20℃

C

20周龄以后的鱼一般不发病

D

本病可经水平传播和经卵垂直传播


参考解析

解析:
B项,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的发病水温一般为10~15℃。

相关考题:

水温10℃,虹鳟幼鱼大量死亡,病鱼昏睡或阵发性狂游。眼球突出,鳃苍白,鳍基点状出血,肛门处拖有粘液便。水温升高到15℃后死亡明显下降。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传染性胰脏坏死病B.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C.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D.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虹鳟苗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胀,鳍基部和腹部发红、充血,肛门拖线状粪便,大量死亡。病理显示胰、肾坏死。电镜观察可见球状病毒颗粒。该病最可能的病原是()A.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B.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C.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D.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

下列病毒中发病最适水温最高的是( )A.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B.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C.鲤春病毒血症病毒D.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E.牙鲆弹状病毒正确

某渔场养殖的鱼发病5d,皮肤变暗,鱼鳃苍白且行为异常,病理学观察可见实质器官坏死,肠壁嗜酸性粒细胞坏死,由此诊断其所患疫病可能是( )A.传染性脾肾坏死病B.传染性肌肉坏死病C.传染性胰脏坏死病D.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下列鱼类病毒病中病理组织学检查胰腺组织不坏死的病是( )A.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B.鲑疱疹病毒病C.传染性胰脏坏死病D.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引起发病的最适水温是() A、15℃以上B、10~15℃C、16~21℃D、10℃以下

关于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的病理特征叙述错误的是()A、胰脏坏死,可见有胞浆内包含体B、肌肉、鳃、鳍基有出血点C、肾脏受损,造血组织和肾小管变性、坏死D、肝脏坏死

下列病毒中发病最适水温最高的是()A、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B、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C、鲤春病毒血症病毒D、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简述传染性肝胰脏坏死病的流行情况。

下列鱼类病毒病中病理组织学检查胰腺组织不坏死的病是()A、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B、鲑疱疹病毒病C、传染性胰脏坏死病D、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简述传染性肝胰脏坏死病的传染途径。

简述传染性肝胰脏坏死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草鱼干扰素的测定常用()作为实验毒株A、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B、鲤弹装病毒C、草鱼出血病病毒D、鸡新城疫病毒

()流行于世界各大洲养殖鱼类,主要发生在海水鱼类A、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B、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C、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D、淋巴囊肿病毒

简述传染性肝胰脏坏死病的历史。

单选题对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早期治疗的有效药物是(  )。A抗生素B维生素C疫苗D蛋氨酸碘粉制剂

问答题简述传染性肝胰脏坏死病的流行情况。

单选题下列病毒中发病最适水温最高的是(  )。A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B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C鲤春病毒血症病毒D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

单选题关于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的病理特征叙述错误的是()A胰脏坏死,可见有胞浆内包含体B肌肉、鳃、鳍基有出血点C肾脏受损,造血组织和肾小管变性、坏死D肝脏坏死

问答题简述传染性肝胰脏坏死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问答题简述传染性肝胰脏坏死病的历史。

单选题病鱼胰腺坏死,胰腺泡、胰岛及所有的细胞几乎都发生异常,多数细胞坏死,特别是核固缩、核破碎明显,有些细胞的胞浆中含有包涵体,可初步推断此鱼患有(  )。A肝胰脏细小病毒状病毒病B传染性胰脏坏死病C淋巴囊肿病D牙鲆弹状病毒病

单选题下列疾病中在夏季高温时最流行的是(  )。A传染性胰脏坏死病B鳗狂游病C鲤痘疮病D淋巴囊肿病

单选题发病温度14℃,大小为10周龄,症状是病鱼在水中旋转狂奔,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胀,典型的病理变化是胰脏坏死,胰腺胞及所有的细胞几乎都发生异常,多数细胞坏死,特别是核固缩、破碎明显,有些细胞内有包涵体,由此可判断该病是(  )。A鳗狂游病B大菱鲆疱疹病毒病C传染性胰脏坏死病D肝胰腺细小病毒状病毒病

单选题病毒性结缔组织细胞病理变化的疾病不包括(  )。A白斑综合征B锯缘青蟹的肌肉坏死症C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D传染性胰脏坏死

单选题传染性胰脏坏死病发病水温一般为(  )。A10~15℃B15~20℃C20~25℃D25~30℃

单选题草鱼干扰素的测定常用()作为实验毒株A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B鲤弹装病毒C草鱼出血病病毒D鸡新城疫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