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在进行区域降水量计算时一般用算术平均法。假设一个计算区内有3个雨量站,第一个站的降雨量为100mm,第二个站为200mm,第三个站为300mm,用算术平均法计算该区域的雨量为()mm。A100B150C200D300

单选题
在进行区域降水量计算时一般用算术平均法。假设一个计算区内有3个雨量站,第一个站的降雨量为100mm,第二个站为200mm,第三个站为300mm,用算术平均法计算该区域的雨量为()mm。
A

100

B

150

C

200

D

300


参考解析

解析: 运用算术平均法计算雨量值,雨量=(100+200+300)/3=200mm。

相关考题:

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是以( )为权数,求得各雨量站降雨量的加权平均值,并将其作为流域平均降雨量。 A.各雨量站之间连线的长度;B.各雨量站所在多边形的面积;C.各雨量站的降雨量D.各雨量站所在多边形的周长

当流域内、外雨量站分布较密时,可根据各站降雨量资料绘制出等雨量线图,再用( )加权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

在进行区域降水量计算时一般用算术平均法。假设一个计算区内有3个雨量站,第一个站的降雨量为100mm,第二个站为200mm,第三个站为300mm,用算术平均法计算该区域的雨量为( )mm。A.100B.150C.200D.300

某地区有5个雨量站,如附图所示。将各雨量站用虚线连接,其垂直平分线以细实线表示,各垂直平分线与流域边界线构成多边形的面积以及各雨量站的降雨量如表所示。则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出本地区平均降雨量为(  )。某地区雨量站所在多边形面积及其降雨量表A. 39.7mm B. 29.7mm C. 49.5mm D. 20.1mm

某地区有5个雨量站,各区代表面积及各雨量站的降雨量如表所示,则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出本地区平均降雨量为(  )。某地区雨量站所在多边形面积及降雨量表 A. 39.6mm B. 29.6mm C. 29.5mm D. 29.7mm

进行区域降水量计算时,也采用等雨量线法。假如,研究区内有三个雨量站,分别为A、B、C实测降雨量分别为Xa=500mm,Xb=600mm,Xc=700mm,等雨量线间的面积为f1=10km2,f2=15km2,f3=5km2,f4=20km2,假定雨量间隔为50mm,该研究区平均降雨量为()mm。A、610B、617C、627D、650

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的平均降雨量,是以()为权数,求得各雨量站雨量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流域的平均降雨量。A、各雨量站之间连线的长度B、各雨量站之间连线长度的平方数C、各雨量站的实测降雨量D、各雨量站所在多边形的面积

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是以()为权数,求得各雨量站降雨量的加权平均值,并将其作为流域平均降雨量。A、各雨量站之间连线的长度B、各雨量站所在多边形的面积C、各雨量站的降雨量

流域平均降雨量有()的计算方法。A、代表站B、算术平均C、加权平均D、累积法

用垂直平分法(即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时,它的出发点是流域上各点的雨量用离该点最近的雨量站的降雨量代表。

普速降雨量达到限速警戒值,工务登记限速模板用语为:“××雨量计×时×分,时降雨量(连续+时降雨量或重点区段连续+24时降雨量)已达到限速警戒值,()”A、××站(含)至××站(含)间上(下)行线××Km××m至××Km××m列车应限速××km/hB、××站至××站间上(下)行线××Km××m至××Km××m列车应限速××km/hC、××站中心里程(含)至××站中心里程(含)间列车应限速××km/hD、××站(含)至××站(含)间上(下)行线Kxx至Kxx列车应限速××km/h

流域面平均雨量描述正确的是()。A、流域面平均雨量计算宜采用基于雨量遥测站的泰森多边形法B、地形起伏不大且雨量站分布均匀的地区可简化采用算术平均法进行计算C、地形变化显著的大流域在条件具备时可采用精度较高的等雨量线法进行计算D、流域面平均雨量可用坝上雨量替代

下列哪种面降水的计算对雨量站的数量和代表性有较高的要求()。A、算术平均法B、太森多边形法C、等雨量线法D、客观运行法

当降雨量达到货车或临时封锁警戒值时,封锁模板用语为:“××雨量计×时×分降雨量已达到(货车/临时)封锁警戒值,区间线路情况不明,需()”。A、封锁××站(不含)至××站(不含)间上(下)行线检查B、封锁××站(含)至××站(含)间上(下)行线检查C、封锁××站(不含)至××站(不含)间检查D、封锁××站(不含)至××站(含)间上(下)行线检查

当流域内雨量站分布不均匀时,可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

当雨量站较密时,最好采用()计算流域平均雨量。A、算术平均法B、垂直平分法C、等雨量线法D、随机抽样法

当流域内雨量站分布不太均匀,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并且雨量站分布较稀时,应采用()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A、垂直平分法B、算术平均法C、等雨量线法D、随机抽样法

某流域有甲.乙两个雨量站,它们的权重分别为0.4,0.6,已测到某次降水量,甲为80.0mm,乙为50.0mm,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流域平均降雨量为()A、58.0mmB、66.0mmC、62.0mmD、54.0mm

算术平均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时,是将流域()的各站同时段雨量相加除以站数。A、内B、外C、附近D、内和附近

单选题普速降雨量达到限速警戒值,工务登记限速模板用语为:“××雨量计×时×分,时降雨量(连续+时降雨量或重点区段连续+24时降雨量)已达到限速警戒值,()”A××站(含)至××站(含)间上(下)行线××Km××m至××Km××m列车应限速××km/hB××站至××站间上(下)行线××Km××m至××Km××m列车应限速××km/hC××站中心里程(含)至××站中心里程(含)间列车应限速××km/hD××站(含)至××站(含)间上(下)行线Kxx至Kxx列车应限速××km/h

单选题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是以()为权数,求得各雨量站降雨量的加权平均值,并将其作为流域平均降雨量。A各雨量站之间连线的长度B各雨量站所在多边形的面积C各雨量站的降雨量

多选题流域平均降雨量有()的计算方法。A代表站B算术平均C加权平均D累积法

单选题当降雨量达到货车或临时封锁警戒值时,封锁模板用语为:“××雨量计×时×分降雨量已达到(货车/临时)封锁警戒值,区间线路情况不明,需()”。A封锁××站(不含)至××站(不含)间上(下)行线检查B封锁××站(含)至××站(含)间上(下)行线检查C封锁××站(不含)至××站(不含)间检查D封锁××站(不含)至××站(含)间上(下)行线检查

单选题下列哪种面降水的计算对雨量站的数量和代表性有较高的要求()。A算术平均法B太森多边形法C等雨量线法D客观运行法

单选题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的平均降雨量,是以()为权数,求得各雨量站雨量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流域的平均降雨量。A各雨量站之间连线的长度B各雨量站之间连线长度的平方数C各雨量站的实测降雨量D各雨量站所在多边形的面积

单选题算术平均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时,是将流域()的各站同时段雨量相加除以站数。A内B外C附近D内和附近

单选题当流域内雨量站分布不太均匀,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并且雨量站分布较稀时,应采用()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A垂直平分法B算术平均法C等雨量线法D随机抽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