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极差常用于说明以下问题,不包括(  )。A变异的大小B传染病的潜伏期C抽样误差的大小D作频数表进行分组前,说明资料的变异范围E食物中毒的最短,最长潜伏期

单选题
极差常用于说明以下问题,不包括(  )。
A

变异的大小

B

传染病的潜伏期

C

抽样误差的大小

D

作频数表进行分组前,说明资料的变异范围

E

食物中毒的最短,最长潜伏期


参考解析

解析:
极差是最简单的描述定量资料变异程度的指标,用符号R表示,R=最大值-最小值,由于极差只涉及两个极端值,不能反映组内其他观察值的变异,故一般用来粗估资料的变异程度。

相关考题:

以下常用于比较多个样品重复测定误差的是A.方差B.变异系数C.极差D.偏倚E.标准差

以下关于小口氏病的错误描述是( ) A、眼底呈金属样或金箔样反光B、自幼视力极差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暗适应时间延长E、夜盲

用极差来比较各组数据的离散度,其缺点之一是A.极差大小与样本含量n有关B.不适用于正态分布数据C.计算复杂D.极差大小与平均数大小有关E.样本极差与总体极差无关15

可用于分析过程标准差ó波动的控制图有( )控制图。。A.均值B.单值C.极差SXB 可用于分析过程标准差ó波动的控制图有( )控制图。。A.均值B.单值C.极差D.标准差E.移动极差

编制频数表时,组距常为A.极差的1/20B.极差的1/10C.极差的1/5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

极差是说明数据()。

简述内距、极差、标准差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编制组段数为10的频数表,在确定组距时()A、常取最大值的1/10取整作为组距B、常取最小值的1/10取整作为组距C、常取极差的1/10取整作为组距D、组距等于极差E、常取极差的一半取整作为组距

在冲突化解中,说明问题不包括以下的()内容。A、试图达成的标准B、试图达成的目的C、过程D、加重疑惑

在以下选项中,不是用于数据整体差异分析的有()A、两极差B、平均值C、标准差D、方差

极差常用于说明以下问题,其中不正确的是()A、变异的大小B、食物中毒的最短,最长潜伏期C、抽样误差的大小D、作频数表进行分组前,说明资料的变异范围E、传染病的潜伏期

以下常用于比较多个样品重复测定误差的是()A、方差B、变异系数C、极差D、偏倚E、标准差

常二线初馏点低,说明什么问题?如何调节?

极差R控为图只适用于计数值。

制作直方图第三步是求出极差R,关于极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数据最大值-最小值=极差(R)B、数据最大值-平均值=极差(R)C、数据平均值-最小值=极差(R)D、数据最小值-最大值=极差(R)

编制频数表时,组距常为()。A、极差的1/20B、极差的1/10C、极差的1/5D、以上均不是E、以上均是

四分位数间距被用作衡量变异程度,克服了什么问题?()A、极差的方差全为零B、极差难以计算C、极差被极端值过度影响D、极差为负

填空题极差是说明数据()。

填空题F检验显著或极显著说明组间处理效应存在,但并不能说明每两组间都存在差异,要知道每两组间是否有差异,必须进行多重比较,常采用的比较方法有()和(),后一种方法又分为q法和新复极差法(SSR法)。生物试验中常采用新复极差法(SSR法)。

多选题六西格玛的核心是降低流程的变异,以下哪些统计量用于衡量流程的变异()A方差B标准差C极差DCV

单选题在以下选项中,不是用于数据整体差异分析的有()A两极差B平均值C标准差D方差

单选题编制频数表时,组距常为()。A极差的1/20B极差的1/10C极差的1/5D以上均不是E以上均是

单选题以下常用于比较多个样品重复测定误差的是()A方差B变异系数C极差D偏倚E标准差

单选题在冲突化解中,说明问题不包括以下的()内容。A试图达成的标准B试图达成的目的C过程D加重疑惑

单选题编制组段数为10的频数表,在确定组距时()A常取最大值的1/10取整作为组距B常取最小值的1/10取整作为组距C常取极差的1/10取整作为组距D组距等于极差E常取极差的一半取整作为组距

单选题极差常用于说明以下问题,其中不正确的是()A变异的大小B食物中毒的最短,最长潜伏期C抽样误差的大小D作频数表进行分组前,说明资料的变异范围E传染病的潜伏期

单选题关于极差的描述错误的是 ()A极差值大,离散度就大B极差可以反映所有数据的变异大小C极差受样本含量的影响较大D极差只能粗略地说明变量值的变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