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将纯苯与组分1配成混合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测得当纯苯注入量为0.435微克时的峰面积为4.00cm2,组分1注入量为0.653微克时的峰面积为6.50cm2,求组分1以纯苯为标准时,相对校正因子()。A2.44B1.08C0.924D0.462E0.410

单选题
将纯苯与组分1配成混合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测得当纯苯注入量为0.435微克时的峰面积为4.00cm2,组分1注入量为0.653微克时的峰面积为6.50cm2,求组分1以纯苯为标准时,相对校正因子()。
A

2.44

B

1.08

C

0.924

D

0.462

E

0.410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吸收过程达到平衡时,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与在液相的分压之差为()。 A、-1B、0C、1D、2

组分A与组分B形成完全互溶体系,一定温度下,若纯B的饱和蒸汽压大于纯A的饱和蒸汽压(pB*>pA*),当此组分构成的混合液,处于汽液平衡时() A.yB>xBB.yBC.yB=xBD.ABC都有可能

组分A与组分B形成完全互溶系统,在一定温度下,若纯B的饱和蒸气压大于纯A的饱和蒸气压(pB>pA)当此组分构成的混合液,处于气液平衡时()。 A.yB>xBB.yBC.yB=xBD.ABC均有可能

用气相色谱分析时有一个组分未出峰不能使用归一化法进行计算。

色谱分析净化气的微量硫组分出峰顺序为()、()。

气相色谱分析中,保留时间与被测组分的浓度无关。

气相色谱分析中,峰面积A与组分量m之间成()比关系,关系为()。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若两组分峰完全重迭,则其分离度R值为()。A、0B、1C、1.2D、1.5

精馏操作是同时并多次地运用部分汽化或部分冷凝的方法将混合液体分为纯组分的操作。

气相色谱分析中,纯载气通过检测器时,输出信息的不稳定程度为()。

气相色谱分析影响组分之间分离程度的最大因素是()A、进样量B、柱温C、载气粒度D、汽化室温度

气相色谱分析时有一组分未分出峰不能使用归一化法进行计算。

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在已知量的试样中加入已知量的能与试样组分完全分离且能再待测物附近出峰的某纯物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属于()。A、归一化方法B、内标法C、外标法—比较法D、外标法—标准工作曲线法

气相色谱用内标法测定A组分时,取未知样1.0uL进样,得组分A的峰面积为3.0cm2,组分B的峰面积为1.0cm2,取未知样2.0000g,标准样纯A组分0.2000g,仍取1.0uL进样,得组分A的峰面积为3.2cm2,组分B的峰面积为0.8cm2,则未知样中组分A的质量百分含量为()。A、10%B、20%C、30%D、40%

气相色谱分析中提高柱温则():A、保留时间缩短B、组分间分离加大C、色谱峰面积加大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为了测定下面组分,宜选用哪种检测器?(1)蔬菜中含氯农药残留量;(2)测定有机溶剂中微量水;(3)痕量苯和二甲苯的异构体。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分析的依据是被测组分的进样量与()成线性关系。A、保留时间B、峰高C、峰面积

组分A与组分B形成完全互溶体系,一定温度下,若纯B的饱和蒸汽压大于纯A的饱和蒸汽压(pB*pA*),当此组分构成的混合液,处于汽液平衡时()A、yBxBB、yB〈xBC、yB=xBD、ABC都有可能

为了检测下述组分,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时宜选择哪种检测器? (1)作物中含氯农药的残留量, (2)酒中水的含量, (3)啤酒中微量硫化物, (4)苯和二甲苯中的异构体。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测定下列组分宜选用哪种检测器?为什么? (1)蔬菜中含氯农药残留量; (2)有机溶剂中微量水; (3)痕量苯和二甲苯的异构体; (4)啤酒中微量硫化物。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为了测定下列组分,宜选用哪种检测器? ⑴农作物中含氯农药的残留量;⑵酒中水的含量;⑶啤酒中微量硫化物;⑷苯和二甲苯的异构体。

用于洗脱采样管中苯系物的二硫化碳为分析纯,且需经纯化处理,色谱分析检验无干扰峰后,常温下保存备用。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若两组分峰完全重迭,则其分离度R值为()。A、0B、1C、1.2

在298K时,向甲苯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为0.6的苯-甲苯的1mol理想溶液中加入微量分数的纯苯。则对每摩尔的苯来说,其ΔG=()、ΔH=()、ΔS=()。

填空题已知某双组分混合液服从拉乌尔定律,在一定温度下,纯组分A的饱和蒸汽压为总压的2倍,xA=0.3,则yA=()。

问答题在气相色谱分析中,测定下列组分宜选用哪种检测器?为什么? (1)蔬菜中含氯农药残留量; (2)有机溶剂中微量水; (3)痕量苯和二甲苯的异构体; (4)啤酒中微量硫化物。

问答题为了检测下述组分,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时宜选择哪种检测器? (1)作物中含氯农药的残留量, (2)酒中水的含量, (3)啤酒中微量硫化物, (4)苯和二甲苯中的异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