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采样点设在生产厂房门窗、屋顶、气楼等排放处,并选浓度最大值。若无组织排放源是露天或有顶无围墙,监测点要选在距烟(粉)尘排放源5米,最低高度1.5米任意点,并选浓度最大值。A水泥工业B轧钢工业C炼焦工业D炼铁工业

多选题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采样点设在生产厂房门窗、屋顶、气楼等排放处,并选浓度最大值。若无组织排放源是露天或有顶无围墙,监测点要选在距烟(粉)尘排放源5米,最低高度1.5米任意点,并选浓度最大值。
A

水泥工业

B

轧钢工业

C

炼焦工业

D

炼铁工业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无组织源排放多种污染物时,应分别计算,并按计算结果的最大值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B:对于属于同一生产单元的无组织排放源,应合并作为单一面源计算并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C:对于属于同一生产区的无组织排放源,应分别计算并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D:对于属于同一生产工段的无组织排放源,应合并作为单一面源计算并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某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场界预测浓度超过场界控制点处无组织排放浓度标准限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按无组织排放源设计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B.按无组织排放源事故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C.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D.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场界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某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场界预测浓度超过场界监控点无 组织排放浓度标准限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按无组织排放源设计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B.按无组织排放源事故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C.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D.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场界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原则和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无组织排放多种污染物时,应根据排放量最大的污染物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B.当有多个排放同类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源时,应根据排放量最大的源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C.属于同一生产车间的无组织排放源,应合并作为单一面源计算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D.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污染物,排放源强无需考虑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达标情况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规定了A.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B.无组织棑放监控浓度限值C.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D.无组织排放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控制指标包括( )。A.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浓度限值B.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最高排放速率C.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D.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根据《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4-2012),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采样点设在()等排放口处,并选浓度最大值。A、生产厂房门窗B、生产厂房屋顶C、生产厂房气楼D、厂界外10m内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规定,无组织排放烟(粉)尘监测点设置在工业炉窑所在厂房门窗排放处,并选浓度最大值。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无组织排放监测参照点最好设置在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上风向,以排放源为圆心,以距排放源10m和50m为圆弧,与排放源成120°夹角所形成的扇形范围内设置。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在无特殊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监控点应设置在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尽可能靠近排放源处。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考核内容()。A、有组织排放浓度、排放速率B、有组织排放浓度、排放速率、无组织排放浓度C、排放浓度D、有组织排放浓度、无组织排放浓度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对无组织排放监测时的采样时间是如何要求的?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3.4中关于无组织排放说法正确的有()A、无组织排放是指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B、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于无组织排放C、低矮烟囱排气筒属于有组织排放D、由低矮排气筒造成的监控点污染物浓度增加不予扣除

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是()。A、污染源B、无组织排放C、单位周界D、无组织排放源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规定,若工业炉窑露天设置(或有顶无围墙),无组织排放监测点应选在距烟(粉)尘排放源10m,最低高度1.5m任意处,并选浓度最大值。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采样点设在生产厂房门窗、屋顶、气楼等排放处,并选浓度最大值。若无组织排放源是露天或有顶无围墙,监测点要选在距烟(粉)尘排放源5米,最低高度1.5米任意点,并选浓度最大值。A、水泥工业B、轧钢工业C、炼焦工业D、炼铁工业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采样,如果分析方法的灵敏度高,可实行等时间间隔采样。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应设置在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距排放源2~1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无组织排放的采样方法按照配套标准分析方法中适用于无组织排放采样的方法执行。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时,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排放负荷应处于()的状态或者至少要处于正常生产和排放状态。

填空题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时,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排放负荷应处于()的状态或者至少要处于正常生产和排放状态。

多选题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应设置在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下列关于点位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距排放源2~1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B距排放源2~5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C监控点距无组织排放源最近不应小于2mD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

判断题《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规定,若工业炉窑露天设置(或有顶无围墙),无组织排放监测点应选在距烟(粉)尘排放源10m,最低高度1.5m任意处,并选浓度最大值。A对B错

判断题《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规定,无组织排放烟(粉)尘监测点设置在工业炉窑所在厂房门窗排放处,并选浓度最大值。A对B错

单选题某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场界预测浓度超过场界控制点处无组织排放浓度标准限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按无组织排放源设计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B按无组织排放源事故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C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D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场界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判断题《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应设置在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距排放源2~1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A对B错

多选题根据《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4-2012),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采样点设在()等排放口处,并选浓度最大值。A生产厂房门窗B生产厂房屋顶C生产厂房气楼D厂界外10m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