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森林抚育间伐强度,按照采伐株数占伐前林分总株数的百分比,通常分4级,株数比为15%~25%,采伐强度等级属于()。A弱度B中度C强度D极强度

单选题
森林抚育间伐强度,按照采伐株数占伐前林分总株数的百分比,通常分4级,株数比为15%~25%,采伐强度等级属于()。
A

弱度

B

中度

C

强度

D

极强度


参考解析

解析: 采伐强度等级划分标准:株数强度在15-25%或蓄积强度在10-15%的为弱度;株数强度在26-35%或蓄积强度在16-25%的为中度;株数强度在36-50%或蓄积强度在26-35%的为强度;株数强度在51-60%或蓄积强度在36-50%的为极强度。

相关考题:

以下关于抚育采伐重复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喜光、速生、立地条件好的林分,重复期短B、大强度的抚育采伐,重复期较短C、透光伐,重复期短,疏伐、生长伐重复期较长D、速生树种组成的林分重复期短

我国森林抚育采伐分为:透光伐、疏伐、渐伐和主伐4类。(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采伐林木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按照采伐许可证规定的( )完成更新造林任务,更新造林的面积和株数不得少于采伐的面积和株数。A.面积B.株数C.树种D.期限

抚育间伐株数强度

国营林业局和国营、集体林场的采伐作业,应当遵守()。 A、按林木采伐许可证和伐区设计进行采伐,不得越界采伐或者遗弃应当采伐的林木B、采伐的木材长度二米以上,小头直径不小于八厘米的,全部运出利用;伐根高度不得超过十厘米C、控制树倒方向,固定集材道,保护幼苗、幼树、母树和其他保留树木。依靠天然更新的,伐后林地上幼苗、幼树株数保存率应当达到60%以上D、对容易引起水土冲刷的集材主道,应当采取防护措施

天然更新能力强的成过熟单层林()。 A、应当实行渐伐,全部采伐更新过程不得少于一个龄级期B、上层林木郁闭度较小,林内幼苗、幼树株数已经达到更新标准的,可进行二次渐伐,第一次采伐林木蓄积量的30%C、上层林木郁闭度较大,林内幼苗、幼树株数达不到更新标准的,可进行三次渐伐D、可进行三次渐伐的,第一次采伐林木蓄积量的30%,第二次采伐保留林木蓄积的50%,第三次采伐应当在林内更新起来的幼树接近或者达到郁闭状态时进行

我国森林抚育采伐分为()。A.皆伐、渐伐和择伐B.带状间隔、带状连续和块状采伐C.透光伐、疏伐和生长伐D.预备伐、下种伐和受光伐

桉树间伐强度为株数的( )%。A.15—25B.25—30C.30—40D.40—45

我国森林抚育采伐分为()。A、择伐B、透光伐C、疏伐D、生长伐

森林抚育间伐强度,按照采伐蓄积占伐前林分总蓄积量的百分比,通常分4级,蓄积比为16%~25%,强度等级属于()。A、弱度B、中度C、强度D、极强度

成熟林分,如果中、小径木多,天然更新好的复层异龄林,或间有珍贵树种和采伐后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森林,可采用()采伐方式。A、择伐B、皆伐C、渐伐D、间伐

抚育间伐是在未成熟的林分中,即在幼林郁闭起至()前一个龄级止的时期内,为了给留存木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而采伐部分林木的森林抚育措施。

在成熟林分中为更新准备条件而进行的采伐,称为()。A、受光伐B、下种伐C、预备伐D、后伐

更新造林原面积和株数不得()采伐的面积和株数。

用材林抚育采伐强度按照采伐量占伐前林分总株数、总蓄积量的百分比,通常分为弱度、中度、强度和()四种。

采伐林木的单位或者个人,更新造林的面积和株数不得少于采伐的面积和株数。

按照《森林抚育采伐规程》,将抚育采伐分为:()、()和()。特殊林分还可采用()。

桉树间伐强度为株数的()%。A、15—25B、25—30C、30—40D、40—45

采伐林木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按照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完成更新造林任务,更新造林的面积和株数不得少于采伐的面积和株数

用材林抚育采伐强度按采伐量占伐前林分总株的百分比衡量,等级为弱度的百分比是()A、10-15%B、15~25%C、26~35%

森林采伐按采伐方式分()A、皆伐B、渐伐C、择伐D、轮伐E、卫生伐

森林抚育间伐强度,按照采伐株数占伐前林分总株数的百分比,通常分4级,株数比为15%~25%,采伐强度等级属于()。A、弱度B、中度C、强度D、极强度

多选题森林采伐按采伐方式分()A皆伐B渐伐C择伐D轮伐E卫生伐

填空题按照《森林抚育采伐规程》,将抚育采伐分为:()、()和()。特殊林分还可采用()。

单选题森林抚育间伐强度,按照采伐蓄积占伐前林分总蓄积量的百分比,通常分4级,蓄积比为16%~25%,强度等级属于()。A弱度B中度C强度D极强度

单选题成熟林分,如果中、小径木多,天然更新好的复层异龄林,或间有珍贵树种和采伐后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森林,可采用()采伐方式。A择伐B皆伐C渐伐D间伐

单选题桉树间伐强度为株数的()%。A15—25B25—30C30—40D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