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1999年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就对其狂轰滥炸并殃及我国使馆的国家是()A伊拉克B南斯拉夫联盟C伊朗D阿富汗
单选题
1999年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就对其狂轰滥炸并殃及我国使馆的国家是()
A
伊拉克
B
南斯拉夫联盟
C
伊朗
D
阿富汗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1999年,全国人民在____三场政治斗争中激发了巨大的爱国热情,收到深刻的教育。a、同党内腐败分子斗争 b、反对李登辉两国论 c、揭批邪教组织 d、声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的野蛮行径
1999年北京时间()清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多人伤亡和馆舍财产的重大损失,进而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在中国政府的严正交涉和抗议下,美国正义被迫向中国赔礼道歉,并做出了赔偿。
1999年北京时间()清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这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是对国际法基本准则的肆意践踏。A、5月7日B、5月8日C、5月9日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我们必须联合国一起行动时,我们就共同行动;必须单干时,我们就单刀赴会。”这说明()A、联合国只是美国的工具而已B、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要和联合国平时平坐C、美国的行为是由美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D、美国企图控制联合国的行动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以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不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就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的行为表明()。①联合国的权威受到挑战②美国企图建立以它为首的单极世界③世界形势趋向紧张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的最主要问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发动对南联盟的狂轰乱炸,其目的是()A、进一步插足巴尔干地区B、借此挤压俄罗斯,想削弱甚至消除俄罗斯的影响C、推行北约战略新概念,要称霸世界D、反对种族灭绝,维护巴尔干的稳定E、积极维护人权,反对种族仇杀
美国积极推行北约东扩,其战略目的是()A、力图巩固东欧剧变以来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成果,将东欧纳入西方国家的轨道B、确立北约在未来欧洲安全格局中的主导地位C、强化美国对包括西欧盟国在内的整个欧洲的控制D、削弱俄罗斯迫使其就范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E、援助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03年3月,美国在未取得联合国许可之下,对伊拉克宣战。这充分说明()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国际间竞争愈演愈烈C、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D、和平与发展不可兼得
2009年5月英国《卫报》的一篇文章这样评价美国对欧洲国家安全的作用:“美国的安全保证,自二战以来一直让我们受益,也使不少欧洲邻国在国家安全方面搭上了山姆大叔的便车。”二战以来美国对欧洲国家的安全保证是通过()A、马歇尔计划B、欧共体C、联合国D、北约
1999年5月9日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导弹袭击,造成使馆馆舍被毁并死亡三人的严重后果。我国政府为此向美国提出强烈抗议,要求美国政府承担下列何种国家责任?A、赔偿B、道歉C、限制主权D、保证不再重犯
单选题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以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不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就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的行为表明()。①联合国的权威受到挑战②美国企图建立以它为首的单极世界③世界形势趋向紧张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的最主要问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填空题1999年北京时间()清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多人伤亡和馆舍财产的重大损失,进而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在中国政府的严正交涉和抗议下,美国正义被迫向中国赔礼道歉,并做出了赔偿。
多选题1999年5月9日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导弹袭击,造成使馆馆舍被毁并死亡三人的严重后果。我国政府为此向美国提出强烈抗议,要求美国政府承担下列何种国家责任?A赔偿B道歉C限制主权D保证不再重犯
单选题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03年3月,美国在未取得联合国许可之下,对伊拉克宣战。这充分说明()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国际间竞争愈演愈烈C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D和平与发展不可兼得
单选题1999年北京时间()清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这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是对国际法基本准则的肆意践踏。A5月7日B5月8日C5月9日
多选题1999年,党中央统揽全局,领导全国人民胜利进行了三次重大政治斗争,它们分别是()。A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寒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斗争B对李登辉“两国论”的批判C根据“一国两制”构想解决香港问题的斗争D揭批“^法**功”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