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王老师在教授地理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地球仪加深学生对地球的认识。王老师这种教学方法遵循了( )教学原则。A直观性B启发性C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D循序渐进

单选题
王老师在教授地理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地球仪加深学生对地球的认识。王老师这种教学方法遵循了(    )教学原则。
A

直观性

B

启发性

C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D

循序渐进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王老师教学生学习认字,当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他开始引导学生“你头顶上是什么?”,学生想了想:“头发””。老师:“头发上面是什么呢”学生:“屋顶”。老师:“屋顶上面是什么呢”,学生:“瓦片”。老师有点着急:“你们好好看看,上面到底还有什么?”学生低语:“还有,还有小鸟在飞。”请运用所学教学原则分析王老师的做法。

今天是“色彩技法”课。天气炎热,王老师穿着背心与拖鞋走进教室,尽管事先通知了学生准备学习的材料,但是仍有部分同学没有带颜料,王老师很生气,将四名没有带学具的学生请出教室,站在门口….王老师的画画得很好,他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在讲述“对比色与相邻色的色彩构成”时,学生反映不会调色。王老师做了讲解,没有示范,但准备了范图……学生做作业时,班上的美术课代表画得很好,王老师辅导他的时间最多,其他同学也想画好,但不是形状画不好就是色彩调不好,希望王老师能多加指导。班上有个同学画得不好,王老师说他是“形盲”,没有指导他画;有的同学对美术课没有兴趣,在一旁悄悄说话或做数学作业,王老师没有看到……快下课了,王老师让课代表将作业收好,表扬了画得好的同学。根据以上案例素材,指出王老师在职业形象与教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写出分析意见。

案例:王老师在上《行书创作》时,先要求学生自由创作,接着从学生作品中挑选出三幅有明显问题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评价。然后,王老师总结出用笔、结体、章法的具体要求与方法。最后,要求学生按照所讲述的方法再重新进行创作并写出感想,那三位问题突出的学生有了明显的改进,得到了王老师的表扬。而班上一位写得最好的学生听课却很不认真,王老师给了他第五名的成绩。(1)请指出王老师在这堂课中运用了哪些评价方式 (2)王老师将写得最好的学生评为第五名是否合适 为什么

下面是李老师初中地理“经纬网”一课的教学设计片段: 1.阅读教材,观察地球仪,感知经线和纬线,用彩带将赤道、南北回归线贴出。 2.观察教材中有关经线和纬线的示意图,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的板图中示范,学生利用手中空白图分别练习画经线和纬线。 3.利用表格,比较并归纳经线、纬线的特点,并依据其检查学生自绘经线、纬线的正确性。 4.将经线、纬线综合到一个图上,标注度数,形成经纬网地图。 5.利用经纬网进行练习:①给出几个地名,让学生在地球仪上读出各地点的经纬度;②给出一些经纬度,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相应的地名。 问题: (1)“经纬网”一课教学设计的亮点有哪些 (12分) (2)“利用表格,比较并归纳经线、纬线的特点”,至少从四个方面进行,请列出比较项目。 (8分)

材料: 下面是某中学周老师在初中“地球的自转”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师:(手握地球仪)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浩瀚的海洋、茂密的森林……我们观察、感受、思考着生活中的许多自然现象。比如,为什么会有日出日落现象呢 生:(思考、讨论) 师:哪位同学能用地球仪来演示说明一下 生:(走上讲台,一手拨着地球仪,一手比划着,自言自语)这是太阳,地球自东向西转,这边升起,这边落,这是北、南 不对,老师,我认为是地球自西向东转的结果。 师:这位同学经过一番思考、操作。她的观点是否正确呢 你们跟她的想法一致吗 小组合作讨论一下.地球到底怎么转 一会请你们来演示,看谁演示的对! (经过几个学生到台前演示.最终得出结论: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导致了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接着教师展示地球自转的多媒体课件。屏幕呈现3个问题:①地球自转围绕的中心是什么 ②地球自转的方向如何 ③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 ) 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料.如教材、地图册以及大屏幕中的动画,还可以利用地球仪和小手电演示,分小组来探究这些问题,然后请同学到讲台前展示探究的结果。 生:(分组探究,学生展示) 师:现在我们进入自由提问阶段.每位同学都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或借助地球仪.并围绕“地球自转”这个主题提问.同时欢迎大家积极思考来帮助解决问题。 问题: (1)周老师请学生用地球仪来演示、说明并解答地理问题,这一教学行为有利于达成哪些教学目标 (10分) (2)在自由提问阶段,你认为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借助地球仪,并围绕“地球自转”这个主题,会提出哪些问题 试举两例。(6分)

阅读关于“地球仪”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内容标准要求:“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地球仪”的部分内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右图)。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j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代表地轴。事实上,地球并不存在这根轴,它是人们假想的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要求:(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2)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并说明设计理由。

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情景导入。2015年5月12日15时05分在尼泊尔(北纬27.8度,东经86.1度)发生7.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和同情。如果你们是救援小组,需要了解地震发生地区的具体情况,该如何做?(学生发言后,教师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教学1.经线【教师活动】展示经纬仪,在经纬仪上指示经线但不说出定义,请同学概括什么是经线。【师生总结】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半圆形的弧线叫作经线,又称子午线。【学生活动】(1)分别请学生上讲台来用准备好的彩线标示出两条经线。(2)请学生在自己制作的小地球仪上,用彩色水笔画出2~3条经线。【教师活动】教师到各小组巡视,辅导同学。同时提问:这些经线有什么特点?(展示经纬仪并提示:从经线的形状、长度的变化规律、指示方向等总结)【学生回答】(1)经线的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2)经线的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②每条经线都是一个半圆;③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学生活动】请学生画出任意一条经线,并观察所画的经线是否符合以上特点。【过渡】在你们自制的地球仪上可以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别这些经线,我们给他们确定了不同的度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度。2.经度(1)经度及其规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0°经线的位置,追问学生:它经常被人们叫做什么名字?【展示图片】展示有关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图片或影像。【师生总结】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又叫做本初子午线。【学生活动】①在地球仪上查找格林尼治天文台的位置,并在自制地球仪上标示出0°经线(本初子午线)。②经度是从0°经线开始的,其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自西向东转动地球观察)【教师总结】按规定0°经线以东称为东经,0°经线以西称为西经,经度的变化规律就是从0°经线向西和向东到180°经线经度逐渐增大。(2)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活动】①在地球仪上找出东经30°、西经30°、西经150°、东经150°这几条经线。②在自制地球仪上画出东经90°、西经90°和西经180°这几条经线。【教师引导】观察东经30°和西经150°、西经30°和东经150°这两组经线都有什么特点?它们是不是分别构成了经线圈?任何一条经线都可以找出与之相对应的一条经线和其构成一个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为两个均等的半球,同学们想想看哪条经线圈最适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讨论)【师生归纳】以西经20°和东经160°这两条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大部分通过的是海洋,这样就避免了把非洲、欧洲等一些国家分在不同的半球上给带来的不便。环节三:小结作业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内容。课后作业:课后按照课堂所学方法,自主预习纬线和纬度的相关知识。【板书设计】

某小学学生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娇惯成性,组织纪律性差。某周三下午,在综合实践课教师王老师上课期间,学生朴某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无理取闹,王老师对其进行制止时,朴某又与老师蛮缠,下课后王老师将朴某叫到自己所住宿舍内批评朴某(只有两人在场)。学生不服,与其争辩。王老师便给了朴某两记耳光,并说要与学生玩命,以此表示自己将学生“管好”的决心,直至下午5:50分才让朴某回去,致使朴某第七节英语课(上课时间为5:30)没赶上。 回答问题: (1)该案例中学生朴某和王老师各违反了哪些法规 (2)该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这种现象的出现

《地理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这门课程,主要从哪三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帮助学生获取和加深有关地理信息方面的教学活动?()A、数据表格B、制作图表C、绘制地图D、使用地球仪

请简述地理教学中使用地球仪应注意的问题。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回答下列题。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A、20厘米B、40厘米C、60厘米D、80厘米

以下王老师使用教学媒体恰当的是:()A、在授课的时候,课堂中气氛比较死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时,王老师放映了“詹天佑”影片。B、给学生讲解当时环境恶劣时,王老师出示了几张当时的地形图片。C、课文讲解后,王老师展示了京张铁路的壮观美景图片。D、教师将课文输入到PPT中,让学生齐声朗读这段文字。

在地理课上,地理老师用地球仪做教具进行教学,体现了()教学原则。A、启发性B、直观性C、巩固性D、循序渐进

地理教学中运用地球仪做教具体现了()教学原则。

某一小学高年级,学生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娇惯成性,组织纪律性差。某周三下午,综合实践课教师王老师上课期间,学生朴某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无理取闹,王老师制止时,他又与老师蛮缠。下课后王老师将朴某叫到王所住宿舍内批评朴某(只有两人在场),学生不服,与其争辩,王老师便给了朴某两记耳光,并说要与学生玩命,以此表示自己将学生“管好”的决心,直至下午5点50分才放学生回家,导致学生第七节英语课没上(教师下班时间为5:30)。上述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这种现象的出现?

王老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搜集评价学生的信息,以供期末综合测评时参考,下列评价方法使用不当的是()。A、为了评价每个学生平时课堂上的表现情况,王老师在课上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行为并做记录B、为了了解学生对每单元的掌握情况,王老师在单元结束后总是进行单元测试,把成绩保存起来C、每个单元结束后,王老师经常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该单元的掌握情况D、王老师把评价学生的数据分成了几类,并在自己的电脑上建立了相应的文件夹,把每个学生的各种信息按类别记录在相应的文件夹中,以便期末评价

王老师在上《书法创作》时,先要求学生自由创作,接着从学生作品中挑出三幅有明显问题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评价。然后,王老师总结出用笔、结体、章法的具体要求与方法,最后要求学生按照所讲述的方法再重新进行创作并通过题款写出感想。那三位问题突出的学生有了明显的改进,得到了王老师的表扬。而班上一位写得最好的学生听课却很不认真,王老师给了第五名的成绩。(1)请指出王老师在这节课中运用了哪些评价方式?(2)王老师给写得最好的学生评为第五名是否合适?为什么?

某小学学生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娇惯成性,组织纪律性差。某周三下午,在综合实践课教师王老师上课期间,学生朴某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无理取闹,王老师对其进行制止时,朴某又与老师蛮缠,下课后王老师将朴某叫到自己所住宿舍内批评朴某(只有两人在场)。学生不服,与其争辩。王老师便给了朴某两记耳光,并说要与学生玩命,以此表示自己将学生"管好"的决心,直至下午5点50分才放学生回去,致使朴某第七节英语课(上课时间为5:30)没赶上。 回答问题:(1)该案例中学生朴某和王老师各违反了哪些法规? (2)该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这种现象的出现?

问答题某一小学高年级,学生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娇惯成性,组织纪律性差。某周三下午,综合实践课教师王老师上课期间,学生朴某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无理取闹,王老师制止时,他又与老师蛮缠。下课后王老师将朴某叫到王所住宿舍内批评朴某(只有两人在场),学生不服,与其争辩,王老师便给了朴某两记耳光,并说要与学生玩命,以此表示自己将学生“管好”的决心,直至下午5点50分才放学生回家,导致学生第七节英语课没上(教师下班时间为5:30)。以上案例违反了哪些法规?

单选题王老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搜集评价学生的信息,以供期末综合测评时参考,下列评价方法使用不当的是()。A为了评价每个学生平时课堂上的表现情况,王老师在课上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行为并做记录B为了了解学生对每单元的掌握情况,王老师在单元结束后总是进行单元测试,把成绩保存起来C每个单元结束后,王老师经常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该单元的掌握情况D王老师把评价学生的数据分成了几类,并在自己的电脑上建立了相应的文件夹,把每个学生的各种信息按类别记录在相应的文件夹中,以便期末评价

单选题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地球”这一概念时,拿了一个地球仪。该教师运用的教学法是()A谈话法B演示法C讲授法D讨论法

问答题某小学学生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娇惯成性,组织纪律性差。某周三下午,在综合实践课教师王老师上课期间,学生朴某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无理取闹,王老师对其进行制止时,朴某又与老师蛮缠,下课后王老师将朴某叫到自己所住宿舍内批评朴某(只有两人在场)。学生不服,与其争辩。王老师便给了朴某两记耳光,并说要与学生玩命,以此表示自己将学生“管好”的决心,直至下午5:50分才让朴某回去,致使朴某第七节英语课(上课时间为5:30)没赶上。该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这种现象的出现?

问答题下星期,区教研室分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员要到红旗小学进行调研,这可是把王老师忙坏了,因为学校安排了王老师上-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果展示课,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变顺畅,更好看,更动听,王老师不厌其烦地组织学生进行排练,把学生要汇报的“通俗语言”加工成“美声唱法”,让学生把台词都一一背诵.为了让成果展示上档次,王老师请了专业人员来帮忙制作各种作品,为了成果丰富,王老师还专门从网上下载了研究报告,充实到学生的研究成果中去了。为了体现全员参与,她还将“落伍”的学生“挂靠单位”寄名于“成功”学生名下......王老师这样的做法你认为妥当吗?为什么?

问答题下星期,区教研室分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员要到红旗小学进行调研,这可是把王老师忙坏了,因为学校安排了王老师上-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果展示课,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变顺畅,更好看,更动听,王老师不厌其烦地组织学生进行排练,把学生要汇报的“通俗语言”加工成“美声唱法”,让学生把台词都一一背诵.为了让成果展示上档次,王老师请了专业人员来帮忙制作各种作品,为了成果丰富,王老师还专门从网上下载了研究报告,充实到学生的研究成果中去了。为了体现全员参与,她还将“落伍”的学生“挂靠单位”寄名于“成功”学生名下......如果你是王老师,你准备展示什么?怎么展示?

多选题《地理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这门课程,主要从哪三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帮助学生获取和加深有关地理信息方面的教学活动?()A数据表格B制作图表C绘制地图D使用地球仪

问答题某小学学生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娇惯成性,组织纪律性差。某周三下午,在综合实践课教师王老师上课期间,学生朴某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无理取闹,王老师对其进行制止时,朴某又与老师蛮缠,下课后王老师将朴某叫到自己所住宿舍内批评朴某(只有两人在场)。学生不服,与其争辩。王老师便给了朴某两记耳光,并说要与学生玩命,以此表示自己将学生“管好”的决心,直至下午5:50分才让朴某回去,致使朴某第七节英语课(上课时间为5:30)没赶上。该案例中学生朴某和王老师各违反了哪些法规?

填空题地理教学中运用地球仪做教具体现了()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