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给水厂站新建预制安装水池一座,水池平面尺寸50m×50m,净高6.8m,采用明挖基坑,基坑顶高程为±0.0m,池顶高程为+1.5m。清水池预制混凝土构件包括壁板安装、壁板缝的浇筑。在壁板缝混凝土浇筑后达到一定的强度后进行预应力缠丝施工。 施工单位编制了清水池吊装方案,其包括工程概况、主要技术措施、保证吊装质量措施、吊装安全措施。吊装作业中由安全员组织安全交底和现场的定期的安全检查。在进行壁板缝混凝土浇筑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1、用与壁板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浇筑; 2、在一天温度较高时进行施工。 3、在预应力缠丝施工结束后进行了满水试验,在做满水试验时,一次充到设计水深,水位上升速度为5m/h,当充到设计水位12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吊装作业中存在哪些问题?

问答题
某给水厂站新建预制安装水池一座,水池平面尺寸50m×50m,净高6.8m,采用明挖基坑,基坑顶高程为±0.0m,池顶高程为+1.5m。清水池预制混凝土构件包括壁板安装、壁板缝的浇筑。在壁板缝混凝土浇筑后达到一定的强度后进行预应力缠丝施工。 施工单位编制了清水池吊装方案,其包括工程概况、主要技术措施、保证吊装质量措施、吊装安全措施。吊装作业中由安全员组织安全交底和现场的定期的安全检查。在进行壁板缝混凝土浇筑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1、用与壁板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浇筑; 2、在一天温度较高时进行施工。 3、在预应力缠丝施工结束后进行了满水试验,在做满水试验时,一次充到设计水深,水位上升速度为5m/h,当充到设计水位12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吊装作业中存在哪些问题?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关于明挖扩大基础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基底应比基础的平面尺寸增宽0.5~1.0m。B:基坑坑壁坡度应按地质条件、基坑深度、施工方法等情况确定。C:基坑开挖遇到严重流沙现象可以采用集水坑排水法排水D:在基坑顶缘四周适当距离处设置截水沟,并防止水沟渗水

某地区新建一座大型自来水厂,主要单位工程有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等, 整个工程由A建筑公司中标施工,其中过滤池为无盖矩形池,沉淀池为无盖圓形 池。过滤池池壁用四角现浇混凝土壁板及预制钢筋构成,沉淀池池壁则用高强钢缠 绕构成。预制安装圆形水池壁板缝浇筑混凝土后,缠绕环向预应力钢丝是保证水池( ) 的必要措施。A.通透性 B.整体性C.严密性 D.相容性E.干净程度

明挖扩大基础施工中,黏性土在半干硬或硬塑状态,基坑顶无活荷载,稍松土质,基坑深度不超过0.5m时,可采用( )。A.垂直坑壁基坑B.阶梯型基坑C.斜坡型基坑D.混合型基坑

给水排水厂站中,通常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曲面异型大模板的构筑物是( )。 A、矩形水池 B、圆形蓄水池 C、圆柱形消化池 D、卵形消化池

关于明挖扩大基础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基底应比基础的平面尺寸增宽0.5~1.0m。B.基坑坑壁坡度应按地质条件、基坑深度、施工方法等情况确定。C.基坑开挖遇到严重流沙现象可以采用集水坑排水法排水D.在基坑顶缘四周适当距离处设置截水沟,并防止水沟渗水

预制安装圆形水池缠绕环向预应力钢丝缠丝应从池壁顶向下进行,第一圈距池顶高度不宜大于()mm。A、300B、200C、400D、500

污水泵站集水池设计水位确定,下述哪些说法正确?( )A.集水池最高水位应与进水管管顶高程相同B.集水池最低水位应满足真空泵抽气要求C.集水池最高水位应与进水管水面高程相同D.集水池最低水位应满足自灌泵叶轮浸没深度的要求

背景资料:A 公司某项目部承建一供水厂扩建工程, 主要内容为新建一座钢筋混凝土水池, 长 65m, 宽 32m, 池深6.5m, 新建水池采用明挖基坑施工, 挖深为 6m, 基坑与邻近建筑物距离 2.6m, 设计要求基坑用灌注桩作为围护结构, 搅拌桩作止水帷幕。 地层土为黏土, 地下水位于地表水下 0.5m。项目部制定了施工组织设计并按程序报批, A 公司主管部门审核时, 提出了以下问题:(1) 认为施工结构位于供求厂内不属于社会环境, 施工不需要搭设围挡, 存在事故隐患。(2) 水池施工采用桩体作为外模板, 投有考虑内外模板之间杂物的清扫措施。(3) 施工组织设计只考虑了围护桩变形, 监测项目偏少。(4) 为控制结构裂缝, 浇筑与振捣措施主要有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控制配合比和坍落度, 内外温差控制在 25 度内。 主管部门认为有缺项, 要求补充。项目部重新补充修改施工组织设计, 经批准后付诸实施。基坑开挖至放坡时, 由于止水帷幕缺陷西北角渗漏严重。 采用双快水泥法进行封堵, 由于水量较大,没有效果。【问题】1.供水厂厂内施工是否需要搭设围挡?并说明理由。2.水池模板之间的杂物清扫应采取哪些措施?3.基坑监测的主要对象除围护桩变形外, 还应有哪些检测项目?4.补充浇筑与振捣措施?5.针对背景中的渗漏情况, 应采取什么措施封堵?

某水厂扩建,向社会公开招标,A 公司中标该水厂扩建工程,确定了水厂4 座小清水池为本工程的施工重点。小清水池主要分项工程时间要求如下表。其中3#小清水池施工现场地面高程25.5m,池体底板高程20.3m,底板板厚1m,设计水位高程29.2m,地下水稳定静水位23.6m,因水厂地下构筑物及管线很复杂,设计要求降水形式为落底式隔水帷幕。工程结束后,对隔水帷幕提交了验收资料,验收资料包括:设计依据、技术要求,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以及执行中的变更单;测量放线成果和复核签证单;对周边基坑支护结构、周边地面、邻近工程和地下设施的变形记录。因本工程四个小清水池结构设计尺寸完全相同,所以施工单位在清水池池壁施工采用定型大模板,因定型模板较重,每次模板安装拆卸均采用25t 汽车吊配合施工作业。池体顶板采用现浇支架法施工。清水池施工中,施工单位考虑了顶板混凝土的防裂措施,要求顶板支架拆除时,混凝土强度需要达到设计规定的混凝土强度。清水池全部施工完毕后,进行了满水试验,试验过程中未出现任何异常现象,试验合格后进行水池回填。问题1·根据背景中给出的清水池施工时间,绘制横道图,并计算清水池施工总工期。2·本工程中有哪些分项工程需要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3·水池顶板内模与支架拆除注意事项。4·本工程3#水池满水试验完成一共需要多少天?5·将背景中隔水帷幕验收资料内容补充完整。

明挖基坑当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后,应立即进行()检查;当()不足时,应按规定变更设计;当采用倾斜基底时,应准确挖、凿,不得()。

对明挖基坑,基坑顶面应设置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的设施,基坑顶有动荷载时,坑顶边与动荷载间应留有()宽的护道,如动力荷载过大宜增宽护道。A、0.5mB、1.0mC、1.5mD、2.0m

小桥涵基坑开挖后,基底检验的内容包括()。A、平面位置B、几何尺寸C、土壤成分D、承载力E、基底高程

明挖扩大基础完工后,主要检查()。A、平面纵、横向尺寸偏差B、平面前、后、左、右对中线的偏差C、基础顶面高程偏差D、基底高程偏差

基坑开挖首先从地表面向下至设计高程,然后在基坑内的预定位置由下而上地建造主体结构及其防水措施,最后回填土并恢复路面的施工方法称为()。A、盖挖顺作法B、盖挖半逆作法C、盖挖逆作法D、明挖法

某孔孔深为50M,孔口高程为180M,其孔底高程是()M。A、230B、130C、100D、150

溢洪道控制段尺寸包括控制段顶部高程、堰顶高程及()

桥梁明挖扩大基础施工在基坑开挖基坑前,应做好的工作有( )。A、复核基坑中心线、方向和高程B、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开挖坡度C、确定支护方案D、设计地面的防水,排水措施E、安设护筒

实际洪水位超过现有堰顶高程,洪水漫进基坑内的现象称为()。A、管涌B、流土C、漏洞D、漫溢

填空题地下工程施工方法包括明挖法和暗挖法,其中()、()、()为明挖法。 ①顶进法 ②新奥法 ③盖挖法 ④TBM ⑤沉管法 ⑥矿山法 ⑦基坑开挖法 ⑧盾构法

多选题明挖扩大基础完工后,主要检查()。A平面纵、横向尺寸偏差B平面前、后、左、右对中线的偏差C基础顶面高程偏差D基底高程偏差

问答题某给水厂站新建预制安装水池一座,水池平面尺寸50m×50m,净高6.8m,采用明挖基坑,基坑顶高程为±0.0m,池顶高程为+1.5m。清水池预制混凝土构件包括壁板安装、壁板缝的浇筑。在壁板缝混凝土浇筑后达到一定的强度后进行预应力缠丝施工。 施工单位编制了清水池吊装方案,其包括工程概况、主要技术措施、保证吊装质量措施、吊装安全措施。吊装作业中由安全员组织安全交底和现场的定期的安全检查。在进行壁板缝混凝土浇筑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1、用与壁板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浇筑; 2、在一天温度较高时进行施工。 3、在预应力缠丝施工结束后进行了满水试验,在做满水试验时,一次充到设计水深,水位上升速度为5m/h,当充到设计水位12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指出满水试验过程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单选题某给水系统,自潜水层由管井取水,输送至配水厂清水池。管井取水泵扬程计算中的静扬程为()。Aa、管井最低动水位与清水池最高水位的高程差Bb、管井设计动水位与清水池最低水位的高程差Cc、管井内设计动水位与清水池最高水位的高程差Dd、管井外设计动水位与清水池最高水位的高程差

单选题明挖隧道工程中,基坑验槽的资料检查包括:测量放线记录、高程测量记录和()记录。A平面位置检查B基底高程检查C基坑验槽D基坑开挖

问答题某市政公司中标城市立交雨水泵站改造工程,其中新建雨水收集池平面尺寸为20m×25m,池深6.0m,泵井深7.8m,剪力墙结构;勘察报告显示主体结构位于粉质黏土夹砂砾层,除有少量浅层滞水外,无须降水。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边坡1:0.5,锚杆喷射混凝土网护面;鉴于基坑西侧比邻居民楼,基坑壁安全等级提至一级。为保证泵站雨期投入使用,项目部采取:边挖土边施做锚杆,机械挖土至底板高程等加快进度措施,受到上级主管部门批评。施工过程中,监测方发现西北角坡顶出现纵向裂缝,坡顶测点最大水平位移为0.3%H,且相应部位锚杆附近出现渗水,随即发出边坡失稳的预警,为此项目部停工处理。试分析边坡失稳原因,并给出应对措施。

问答题背景资料 A公司中标某供水厂的扩建工程,主要内容为一座在建调蓄水池。水池长65m,宽32m。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筏板式基础。新建水池采用基坑明挖施工,挖深为6m。设计采用直径800mm混凝土灌注桩作为基坑围护结构、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新建水池壁外侧距现有构筑物最小距离仅有2.6m,新建水池基坑挖深大于既有构筑物底板0.5m;附近有多条地下管线。地层主要为粉土,地下水位于地表下0.5m。 施工前,项目部确定池壁砼施工程序有: (1)测量定位; (2)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 (3)垫层施工; (4)底板浇筑; (5)池壁及顶板支撑桩浇筑; (6)底板防水层施工; (7)功能性试验; (8)顶板浇筑。 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后按程序报批。A公司主管部门审核时,提出以下质疑: (一)水池浇筑混凝土采用桩墙作为外模板,仅支设内侧模板方案,没有考虑桩墙与内模之间杂物的清扫措施; (二)池壁砼施工缝浇筑时,事先清除干净,保持湿润,不得有积水,随后继续浇筑上一层砼。 基坑开挖至坑底时,由于止水帷幕缺陷西北角发生渗漏。项目部采用导流管引流后用双快水泥封堵,但渗漏较严重,该措施没有成功。请确定池壁砼施工顺序。(用序号表示即可)

填空题明挖基坑当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后,应立即进行()检查;当()不足时,应按规定变更设计;当采用倾斜基底时,应准确挖、凿,不得()。

单选题明挖隧道基坑实体检查主要有:基底平整度和()严禁超挖。A基坑平面尺寸B基坑平面位置C基坑土方堆放D基底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