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F=3n-2PL-PH,其中n表示()A活动构件的数目B低副数目C高副数目D机构所有构件数目

单选题
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F=3n-2PL-PH,其中n表示()
A

活动构件的数目

B

低副数目

C

高副数目

D

机构所有构件数目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误码率的计算公式为Pe=Ne/N,其中Ne表示( )。

设平面内有n条直线(n≥3),其中有且仅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任意三条线不过同一点, 若用f(n)表示这n条直线交点的个数,则f(4)=__________ ;当n4时,f(n)= __________ 。

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中的n是指机构中的构件总数,包括机架。()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复利计算公式中,等额多次支付的复利因子,用符号( )表示。A. [A/P, i, n] B. [F/P, i, n] C. [A/F, i, n] D. [P/A, i, n]

在方差分析表中,假设m表示回归的自由度,n表示剩余的自由度,则“总计”自由度等于()。 A.m+nB.m+n-1C.m-1D.n-1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组内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A.N-K-1B.N-KC.K-1D.N-1E.(N-1)(K-1)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其组内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A.N-k-1B.k-1C.N-1D.N-k+1E.N-k

以下关于自由度的描述正确的有()A、机构的自由度应当等于原动件数B、机构的自由度应当大于原动件数C、在平面机构中,每增加一个低副,机构失去两个自由D、在平面机构中,每增加一个高副,机构失去一个自由度E、在平面机构中,每增加一个低副,机构失去一个自由度F、在平面机构中,每增加一个高副,机构失去两个自由度

扭矩计算公式T=FxL其中F表示()A、力B、力臂C、扭矩

在三维空间中,可用下面的哪个表达式表示平面()。A、n.p+d=0,其中n为法线,p为平面上一点,d为常数B、n.P-d=0,其中n为法线,p为平面上一点,d为常数C、n×P=0,其中n为法线,p为平面上一点D、n×P+d=0,其中n为法线,p为平面上一点,d为常数

如果以F/P(i,n)表示复利终值系数,P/F(i,n)表示复利现值系数,F/A(i,n)表示年金终值系数,P/A(i,n)表示年金现值系数。则下列关于终值和现值系数的关系正确的有()。A、F/P(i,n)×P/F(i,n)=1B、F/A(i,n)×P/A(i,n)=1C、F/A(i,n)=P/A(i,n)×F/P(i,n)D、P/A(i,n)=F/A(i,n)×P/F(i,n)

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F=μN,其中N表示()A、表示正压力即接触面上的法向力B、是物体沿滑动面的力C、当接触面水平时N等于重物的重量D、是单位面积上的力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其组内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A、N-1B、k-1C、N-kD、N-k-1E、N-k+1

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条件的是(注:F—自由度数,n --活动构件数,W--主动构件数)()。A、F≥0B、n≥4C、W1D、F=W

若机构的自由度为F,则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A、F0B、F0,且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C、F=0D、F0,且自由度度大于原动件数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公式为:()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为()A、3n-2PL-PHB、3n-PL-PHC、2n-PL-PHD、n-PL-PH

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A、F-自由度数≥0B、N-活动构件数≥4C、W-主动构件数1D、F-自由度数=W-主动构件数0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且机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若机构自由度F0,而原动件数0,而原动件数F,则各构件之间()。

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PH个高副将引入PH个约束,而引入PL个低副将引入()个约束,则活动构件数n、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F的关系是F=()

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PH个高副将引入()个约束,而引入PL个低副将引入()个约束,则活动构件数n、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F的关系是()。

何谓机构自由度?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如何计算?计算自由度要注意哪些事项?

偿债基金系数计算公式采用符号表示法可表示为()。A、(F/A,i,n)B、(P/A,i,n)C、(A/F,i,n)D、(A/P,i,n)

填空题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公式为:()。

单选题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A自由度F>0B自由度F<0C自由度F>0且主动件数等于机构自由度数D自由度F≠0

单选题偿债基金系数计算公式采用符号表示法可表示为()。A(F/A,i,n)B(P/A,i,n)C(A/F,i,n)D(A/P,i,n)

单选题偿债基金系数计算公式采用符号表示法可表示为(  )。[2009年真题]A(F/A,i,n)B(P/A,i,n)C(A/F,i,n)D(A/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