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从试液中分离第三组阳离子时为何要采取下列措施?  (1) 加NH3-NH4Cl使溶液的pH≈9;  (2) 为什么要使用新配制的(NH4)2S溶液和氨水?

问答题
从试液中分离第三组阳离子时为何要采取下列措施?  (1) 加NH3-NH4Cl使溶液的pH≈9;  (2) 为什么要使用新配制的(NH4)2S溶液和氨水?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用EDTA滴定Pb2+时,要求pH≈5,用于调节试液酸度的缓冲溶液应选() A、一氯乙酸缓冲溶液B、NH3-NH4Cl缓冲溶液C、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D、HAc-NaAc缓冲溶液

磷酸可待因中检查吗啡:取本品0.1g,加盐酸溶液(9→10000)使溶解成5ml,加NaN02试液2ml,放置15min,加氨试液3ml,所显颜色与吗啡溶液[吗啡2.0mg加HCl溶液(9→10000)使溶解成100m1]5ml,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溶液比较,不得更深。其限量为A.0.001B.0.002C.0.01D.0.02E.0.005

在NH3-NH4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的HCl,混合溶液的pH值将减少。

在实验中,为何要设置对照组?是否必须有对照组?为什么?

向PH值等于11的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后,溶液呈红色。

为什么验证时试验组中菌液和供试液在加培养基之前尽量避免混合?

一个含有阳离子的试液,取出三份,分别做如下三个实验, (1)NH4CL存在下,加过量NH3〃H2O,无沉淀; (2)在pH≈9时,加(NH4)2S得到白色沉淀; (3)加适量NaOH得白色沉淀,再加过量NaOH沉淀全部溶解,试判断此溶液中存在下列何种离子()A、Mn2+;B、Al3+;C、Zn2+;D、Fe3+;E、Ni2+

用pH玻璃电极测量溶液的pH值时,为什么要选用与试液值接近的pH标准溶液定位?

为什么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时要固定pH值?

已知某未知试液不含第三组阳离子,在沉淀第二组硫化物时是否还要调节酸度?

采用H2S系统分析,分离第四组阳离子时pH的适宜缓冲体系是()A、NH3-NH4Cl pH≈9B、HAc-NaAc  pH≈5C、NaOH-H3BO3 pH≈9D、NaOH-KH2PO4 pH≈7

在系统分析中,分出第三组阳离子后为什么要立即处理第四组阳离子的试液?怎样处理?

在阳离子H2S系统分析中,第Ⅱ组的组试剂为下列哪种物质()A、NH3-NH4Cl,(NH4)2CO3B、0.3mol/L HCl ,H2SC、CH3CSNH2D、NH3-NH4Cl,(NH4)2S

如何配制和保存I2溶液?配制I2溶液时为什么要滴加KI?

分析第三组阳离子未知物时,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哪些离子不可能存在?  (1) 固体试样是无色晶体混合物;  (2) 从试液中分出第一、二组阳离子沉淀,除去剩余的H2S并加入NH3-NH4Cl后,无沉淀产生;  (3) 继(2)加热试液,并加入组试剂(NH4)2S或TAA后得白色沉淀。

从试液中分离第三组阳离子时为何要采取下列措施?  (1) 加NH3-NH4Cl使溶液的pH≈9;  (2) 为什么要使用新配制的(NH4)2S溶液和氨水?

在某混合溶液中Fe3+和Zn2+浓度均为0.010mol·L-1。加碱调节pH,使Fe(OH)3沉淀出来,而Zn2+保留在溶液中。通过计算确定分离Fe3+和Zn2+的pH范围是()。

EDTA滴定Zn2+时,加入NH3-NH4Cl是用来()A、干扰B、反应速度C、使金属离子指示剂变色更敏锐D、溶液中的pH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为什么要使用新蒸馏出的苯甲醛?为什么加入苯甲醛后,反应混合物的pH要保持在9~10吗?溶液的pH值过低或过高有什么不好?

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为什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要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问答题已知某未知试液不含第三组阳离子,在沉淀第二组硫化物时是否还要调节酸度?

问答题分析第三组阳离子未知物时,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哪些离子不可能存在?  (1) 固体试样是无色晶体混合物;  (2) 从试液中分出第一、二组阳离子沉淀,除去剩余的H2S并加入NH3-NH4Cl后,无沉淀产生;  (3) 继(2)加热试液,并加入组试剂(NH4)2S或TAA后得白色沉淀。

问答题为什么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时要固定pH值?

问答题在实验中,为何要设置对照组?是否必须有对照组?为什么?

单选题采用H2S系统分析,分离第四组阳离子时pH的适宜缓冲体系是()ANH3-NH4Cl pH≈9BHAc-NaAc  pH≈5CNaOH-H3BO3 pH≈9DNaOH-KH2PO4 pH≈7

问答题在系统分析中,分出第三组阳离子后为什么要立即处理第四组阳离子的试液?怎样处理?

问答题如何配制和保存I2溶液?配制I2溶液时为什么要滴加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