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海洋酸化人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中有30%—40%会溶解于海洋、河流和湖泊等水体。而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时,海洋便会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的碱性减弱,“酸度”升高。A对B错

判断题
海洋酸化人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中有30%—40%会溶解于海洋、河流和湖泊等水体。而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时,海洋便会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的碱性减弱,“酸度”升高。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海洋环境包括()。A.海洋水体和海底B.海水表层上方的大气空间C.A+B

海洋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包括海洋水体、海底和海水表层上方的大气空间的自然环境。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过去两个世纪内,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40%被海洋所吸收,大海减缓了全球变暖的步伐,但是将付出高昂的代价:与工业化前水平相比,二氧化碳导致海洋的平均PH值降低了大约0.1个单位。视现在二氧化碳的排放速度,到21世纪中叶,海洋的平均PH值下降可以高达0.35个单位。海洋酸化给海洋生物带来了严重损害,实验表明,PH值降低0.2-0.3个单位.将干扰海洋生物中最重要的基础生物珊瑚虫以及其它浮游生物的骨骼钙化。为了保护海洋生物。需将PH值下降范围控制在0.2以内,这是1976年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极限值。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引发海洋酸化。海洋生物面临生存危机 B.海洋酸化危害海洋生物生存。二氧化碳减排迫在眉睫 C.海洋酸化将引发新一轮的环境危机,须警惕其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D.对海洋酸化的趋势应引起重视,务必将PH值控制在极限值以内

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属于二氧化碳对海洋及海洋生物影响的一项是( )。A.贴近水面处的二氧化碳量增加会造成包括珊瑚虫、海螺和浮游动物在内的海洋动物的壳溶解B.到本世纪末,海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海洋动物壳中的钙含量损失25%到45%C.二氧化碳在海水中分解会形成一种酸D.在化石燃料燃烧和制造水泥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被海洋吸收了48%

海洋动物科学考察的结果显示,近几十年来,许多海洋“有壳类”动物,如贝壳、螺类和虾蟹类等,其外壳有变薄、变软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二氧化碳排放过度导致海水酸化B. 海水升温导致海洋动物的生长成熟周期缩短C. 外壳轻便的海洋动物更易于游动、捕食和躲避天敌D. 海洋“有壳类”动物面临食物短缺的困境,经常营养不良

对文中划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它们的相互作用保持了空气含量的平衡B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将出现负增长C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效果将更显著D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吸收温室气体,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人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中有()会溶解于海洋、河流、湖泊等水体中。A、15%到25%B、20%到30%C、25%到30%D、30%到40%

海洋酸化人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中有30%—40%会溶解于海洋、河流和湖泊等水体。而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时,海洋便会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的碱性减弱,“酸度”升高。

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大气温度会升高,同时()。A、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能力降低B、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能力降低C、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升高D、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升高

海洋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方面功不可没。海洋的这种吸纳二氧化碳的能力是有限的吗?

海洋酸化是指海洋由于吸收大气中的CO2,导致海水逐渐变酸,海水pH()的过程。A、升高B、不变C、下降D、低于7.0

()的水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分布于地面、地下和大气中,形成河流、湖泊、沼泽、海洋、冰川、积雪、地下水和大气水等水体,构成一个浩瀚的水圈。A、宇宙B、银河系C、太阳系D、地球上

海洋环境不但包括海洋水体和海底,而且包括海水表层上方的大气空间等。

海洋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包括海洋水体、海底和海水表层上方的大气空间的自然环境。

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流入河流、湖泊、海洋或者地下水等水体,使水和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或政务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指的是()A、水体污染B、大气污染C、土壤污染

判断题海洋环境不但包括海洋水体和海底,而且包括海水表层上方的大气空间等。A对B错

判断题海水温度升高会影响海水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而二氧化碳的增多会进一步引起地球温度升高,导致海水温度升高。A对B错

单选题海洋酸化是指海洋由于吸收大气中的CO2,导致海水逐渐变酸,海水pH()的过程。A升高B不变C下降D低于7.0

单选题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大气温度会升高,同时()。A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能力降低B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能力降低C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升高D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升高

判断题海洋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包括海洋水体、海底和海水表层上方的大气空间的自然环境。A对B错

单选题研究人员指出,人类正促使海洋的化学物质发生2000万年以来最巨大的变化,大气中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溶解于海洋形成碳酸,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海水表面的酸性增长了30%,这将破坏海洋的整个生命系统。尤其对浮游植物球石藻、浮游动物有孔虫、珊瑚以及其他分泌碳酸钙的生物而言,是一场巨大的灾难。酸化既会影响它们制造碳酸钙的能力,也会腐蚀海洋生物的外壳。相比全球变暖在学界仍有争议,海洋酸化基本已是共识,但是这个严肃的话题并没有得到公众应有的关注。或许科学家应该找到一个诸如在全球变暖形势下,北极熊无家可归的典型,才能让这个迫在眉睫的威胁引起世人关注。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是人类现在面临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B海洋酸性增长对所有海洋生物来说都是一场灾难C海洋酸化的罪魁祸首是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的排放D海洋酸化之所以没有引起世人关注是因为尚未出现严重后果

问答题海洋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方面功不可没。海洋的这种吸纳二氧化碳的能力是有限的吗?

问答题海洋净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的原理是什么?提高海洋生物泵运转效率的可能途径有哪些?

单选题人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中有()会溶解于海洋、河流、湖泊等水体中。A15%到25%B20%到30%C25%到30%D30%到40%

单选题虽然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但自然也有它独特的机制以减缓这种趋势。自然界中的“碳吸收池”可以大量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其中最重要的两大“碳吸收池”是()A草原,山川B沙漠,荒原C海洋,森林D湖泊,河流

单选题科学家认为,海洋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暂时缓解了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速度,一旦这种缓解作用失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将以更快速度增长。那么,增加的二氧化碳是否会导致大气温度上升呢?虽然绝大部分科学家相信答案是肯定的,但这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存在诸多变数。于是气候变化怀疑论者一直在这一点上做文章,试图让老百姓相信二氧化碳浓度不一定和大气温度有关联。这个策略非常有效,以至于很多人至今仍然拒绝相信是人类活动导致了全球变暖,因此拒绝参与减排。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说的是()。A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浓度关系不大B海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越来越弱C人类活动会导致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D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下列海洋对气候系统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海洋对大气系统热力平衡的影响:吸收的太阳辐射的绝大部分储存于海洋深层中。这些能量将以潜热、长波辐射和感热交换的形式输送给大气,驱动大气的运动。海洋环流在大气系统能量输送和平衡中起了重要作用B海洋对水汽循环的影响:大气中水汽的86%由海洋提供。尤其低纬海洋,是大气水汽的主要源地C海洋对大气运动的调谐作用:海洋的运动和变化具有明显的缓慢性和持续性。一是将大气环流变化信息存于海洋中,再对大气产生作用。二是海洋的热惯性使海洋状况的变化有滞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