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依据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及财产损失情况,重大危险源共划分为()级。A2B3C4D5

单选题
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依据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及财产损失情况,重大危险源共划分为()级。
A

2

B

3

C

4

D

5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8218-2000),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 )。A.物质的物理特性B.物质的比重及数量C.物质的密度及数量D.物质的危险特性及数量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应按规定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包括施工安全及() A.管理模式B.教育培训C.社会风俗D.自然灾害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亡、健康损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A.危险B.事故隐患C.危险源D.重大危险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导则(试行)》,危险源的辨识与风险等级评价按阶段划分为工程( )两个阶段。 A、开工前和施工期B、施工期和收尾期C、施工准备期和施工高峰期D、设计期和施工期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导则(试行)的通知》(办监督函〔2018〕1693号)规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分为几级?具体包括哪些?

某水库枢纽工程有主坝、副坝、溢洪道、电站及灌溉引水隧洞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总库容5.84×108m3,电站装机容量6.0MW,主坝为粘土心墙土石坝最大坝高90.3米,灌溉引水洞引水流量45 m3/s,溢洪道控制段共5孔,每孔净宽15米,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为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根据《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等有关规定,项目法人组织制定了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等多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情况进行核查。事件二: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对各单位工程的重大危险源分别进行了辨识和评价,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部分单位工程危险性大小值及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和财产损失情况如下:主坝:危险性大小值D为240,可能造成10~2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0~3000万元,副坝:危险性大小值D为120,可能造成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300万元,溢洪道:危险性大小值D为270,可能造成3~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0~400万元,引水洞:危险性大小值D为540,可能造成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0~1500万元。事件三:电站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措施计划部分内容如下:(1)施工用电有系统电网接入,现场安装变压器一台;(2)基坑采用明挖施工,开挖深度9.5米,下部岩石采用爆破作业,规定每次装药量不得大于50kg,雷雨天气禁止爆破作业;(3)电站厂房墩墙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墩墙最大高度26m;(4)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运输,每次混凝土运输量不超过6m3,并要求风力超过7级暂停施工。<1> 、指出本水库枢纽工程的等别、电站主要建筑物和临时建筑物的级别,以及本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应具有的建造师级别。<2>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26号)和《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说明事件一中“三类人员”和“三同时”所代表的具体内容。<3> 、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依据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数量及财产损失情况,重大危险源共划分为几级?根据事件二的评价结果分别说明主坝、副坝、溢洪道、引水洞单位工程的重大危险源级别。<4> 、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在事件三涉及的生产、施工作业中,宜列入重大危险源重点评价对象的有哪些?

某水库枢纽工程有主坝、副坝、溢洪道、电站及灌溉引水隧洞等建筑物组成,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为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根据《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等有关规定,项目法人组织制定了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等多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情况进行核查。事件二: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对各单位工程的重大危险源分别进行了辨识和评价,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部分单位工程危险性大小值及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和财产损失情况如下:主坝:危险性大小值D 为240,可能造成10-20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0-3000 万元;事件三:电站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措施计划部分内容如下:(1)施工用电有系统电网接入,现场安装变压器一台;(2)基坑采用明挖施工,开挖深度9.5 米,下部岩石采用爆破作业,规定每次装药量不得大于50kg,雷雨天气禁止爆破作业;(3)电站厂房墩墙采用落地式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墩墙最大高度26m;(4)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运输,每次混凝土运输量不超过6m3,并要求风力超过7 级暂停施工。问题:1.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26 号)和《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说明事件一中“三类人员”和“三同时”所代表的具体内容。2.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依据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数量及财产损失情况,重大危险源共划分为几级。根据事件二的评价结果分别说明主坝的重大危险源级别。3.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在事件三涉及的生产、施工作业中,宜列入重大危险源重点评价对象的有哪些?

某水库枢纽工程有主坝、副坝、溢洪道、电站及灌溉引水隧洞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总库容5.84 亿 m3,电站装机容量 60.0MW,主坝为黏土心墙土石坝,最大坝高 90.3 米,灌溉引水洞引水流量 45m3/s,溢洪道控制段共 5 孔,每孔净宽 15 米,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为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根据《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等有关规定,项目法人组织制定了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等多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情况进行核查。事件二: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对各单位工程的重大危险源分别进行了辨识和评价,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部分单位工程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和财产损失情况如下:主坝:可能造成 10-20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2000-3000 万元;副坝:可能造成 1-2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200-300 万元;溢洪道:可能造成 3-5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300-400 万;引水洞:可能造成 1-2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1000-1500 万元。事件三:电站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措施计划部分内容如下:(1)施工用电有系统电网接入,现场安装变压器一台;(2)基坑采用明挖施工,开挖深度 9.5 米,下部岩石采用爆破作业,规定每次装药量不得大于 50kg,雷雨天气禁止爆破作业;(3)电站厂房墩墙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墩墙最大高度 26m;(4)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运输,每次混凝土运输量不超过 6m3,并要求风力超过 7 级暂停施工。事件四:项目经理因身体不适,离开施工现场前去就医,并按合同约定的要求履行了相关手续。事件五:主坝施工过程中,防渗体填筑采用自卸汽车卸料。问题:1、指出本水库枢纽工程的等别规模,并判断主要建筑物级别和临时建筑物的级别。2、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 26 号)和《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说明事件一中“三类人员”和“三同时”所代表的具体内容。3.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依据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数量及财产损失情况,重大危险源共划分为几级。4.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在事件三涉及的生产、施工作业中,宜列入重大危险源重点评价对象的有哪些。5.指出事件四中项目经理短期离开施工现场应履行哪些手续?6.事件五中,防渗体填筑采用自卸汽车卸料宜采用什么方法?说明理由。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需进行环境风险评价。A:所有建设项目B:外来生物入侵的生态风险项目C:存在重大危险源,存在潜在事故并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的建设项目D:存在重大危险源,存在潜在事故并可能对社会及生态造成危害的建设项目

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辨识及评价导则》DL/T 5274-2012,依据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及财产损失情况,重大危险源共划分为()级。A、2B、4C、3D、5

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 5274-2012,依据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及财产损失情况,重大危险源共划分为( )级。A.2B.3C.4D.5

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辨识及评价导则》DL/T 5274-2012,依据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及财产损失情况,重大危险源共划分为()级。A.2B.4C.3D.5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A、危险化学品的临界特性及数量B、危险化学品的比重及数量C、危险化学品的密度及数量D、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数量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明确()等要求。A、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的方法B、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的职责C、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的范围D、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的流程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物质的()。A、临界特性及数量B、危险特性及数量C、比重及数量

大危险源评价是对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危险性的评价。A、造成人员伤亡B、伤亡人数C、事故后果D、重大危险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进展,对危险源实施动态的辨识、评价和控制。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哪些类型的建设项目需进行环境风险评价。()A、所有建设项目B、外来生物入侵的生态风险项目C、存在重大危险源,存在潜在事故并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的建设项目D、存在重大危险源,存在潜在事故并可能对社会及生态造成危害的建设项目

下列哪些是《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的内容()A、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B、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及严重程度C、重大危险源等级和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D、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与建议E、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单选题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物质的()。A临界特性及数量B危险特性及数量C比重及数量

单选题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标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根据是()。A物质的安全特性及数量B物质的比重及数量C物质的密度及危险特性D物质的危险特性及数量

问答题案例一  背景资料  某水库枢纽工程有主坝.副坝.溢洪道.电站及灌溉引水隧洞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总库容5.84×108m3,电站装机容量6.0MW,主坝为粘土心墙土石坝最大坝高90.3米,灌溉引水洞引水流量45m3/s,溢洪道控制段共5孔,每孔净宽15米,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根据《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等有关规定,项目法人组织制定了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等多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情况进行核查。  事件二: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对各单位工程的重大危险源分别进行了辨识和评价,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部分单位工程危险性大小值及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和财产损失情况如下:  主坝:危险性大小值D为240,可能造成10~2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0~3000万元,  副坝:危险性大小值D为120,可能造成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300万元,  溢洪道:危险性大小值D为270,可能造成3~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0~400万  引水洞:危险性大小值D为540,可能造成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0~1500万元  事件三:电站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措施计划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有系统电网接入,现场安装变压器一台;  2)基坑采用明挖施工,开挖深度95米,下部岩石采用爆破作业,规定每次装药量不得大于50kg,雷雨天气禁止爆破作业;  (3)电站厂房墩墙采用落地式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墩墙最大高度26m;  (4)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运输,每次混凝土运输量不超过6m3,并要求风力超过7级暂停施工。  【问题】  1指出本水库枢纽工程的等别.电站主要建筑物和临时建筑物的级别,以及本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应具有的建造师级别。  2.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26号)和《水利工程施正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说明事件一中“三类人员”和“三同时”所代表的具体内容。  3.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依据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数量及财产损失情况,重大危险源共划分为几级?根据事件二的评价结果分别说明主坝、副坝、溢洪道、引水洞单位工程的重大危险源级别。  4.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在事件三涉及的生产、施工作业中,宜列入重大危险源重点评价对象的有哪些?

单选题大危险源评价是对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危险性的评价。A造成人员伤亡B伤亡人数C事故后果D重大危险

问答题(一)背景资料:某水库枢纽工程由主坝、副坝、溢洪道、电站及灌溉引水洞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总库容5.84*108m3,电站装机容量6.0MW;主坝为黏土心墙土石坝,最大坝高90.3m;灌溉引水洞引水流量45m3/s;溢洪道控制段共5孔,每孔净宽15.0m。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为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根据《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等有关规定,项目法人组织制定了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等多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情况进行核查。事件二: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 5274—2012),对各单位工程的重大危险源分别进行了辨识和评价。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部分单位工程的危险性大小D值及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和财产损失情况如下:主坝:危险性大小值D为240,可能造成10〜2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2000〜3000 万元;副坝:危险性大小值D为120,可能造成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200〜300 万元;溢洪道:危险性大小值D为270,可能造成3〜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0〜400万元;引水洞:危险性大小值D为540,可能造成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0〜1500 万元;事件三:电站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措施计划,部分内容如下:(1)施工用电由系统电网接入,现场安装变压器—台;(2)基坑采明挖施工,开挖深度9.5m;下部岩采用爆破作业,规定每次装药量不得大于50kg,雷雨天气禁止爆破作业;(3)电站厂房墩墙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墩墙最大高度26.0m;(4)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运输,每次混凝土运输不超过6m3,并要求风力超过7级暂停施工。问题:1.本水库枢纽工程的等别,电站主要建筑和临时建筑物的级别以及本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应具有的建造师级别。2.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26号)和《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说明事件一中“三类人员”和“三同时”所代表的具体内容。3.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依据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及财产损失情况,重大危险源共划分为几级?根据事件二的评价结果,分别说明主副坝、溢洪道、引水洞单位工程的重大危险源级别。4.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 5274-2012),在事件三涉及的生产、施工作业区中,宜列入重大危险源重点评价对象的有哪些?

多选题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明确()等要求。A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的方法B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的职责C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的范围D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的流程

判断题错开车门列为险性事故,但根据影响大小、人员伤亡数量,伤亡程度及财产损失情况,可扩大为一般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A对B错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哪些类型的建设项目需进行环境风险评价。()A所有建设项目B外来生物入侵的生态风险项目C存在重大危险源,存在潜在事故并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的建设项目D存在重大危险源,存在潜在事故并可能对社会及生态造成危害的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