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男,28岁,因“右侧肢体活动受限2个月”来诊。MRI:胼胝体占位。镜下可见小型淋巴样细胞以及大型上皮样细胞浸润,后者核浆比高,可见核仁及核分裂象,首先考虑()。A星形细胞瘤B淋巴瘤C神经鞘瘤D生殖细胞瘤E室管膜瘤

单选题
患者男,28岁,因“右侧肢体活动受限2个月”来诊。MRI:胼胝体占位。镜下可见小型淋巴样细胞以及大型上皮样细胞浸润,后者核浆比高,可见核仁及核分裂象,首先考虑()。
A

星形细胞瘤

B

淋巴瘤

C

神经鞘瘤

D

生殖细胞瘤

E

室管膜瘤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亚急性甲状腺炎A.滤泡上皮嗜酸性变,间质淋巴、浆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B.滤泡破坏,异物型巨细胞围绕胶质碎片,间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C.滤泡增生,上皮柱状,小乳头形成,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可见淋巴滤泡形成D.滤泡破坏,上皮样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形成肉芽肿,伴干酪样坏死E.多个腺瘤样增生结节,结节内外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

弥漫毒性甲状腺肿A.滤泡上皮嗜酸性变,间质淋巴、浆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B.滤泡破坏,异物型巨细胞围绕胶质碎片,间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C.滤泡增生,上皮柱状,小乳头形成,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可见淋巴滤泡形成D.滤泡破坏,上皮样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形成肉芽肿,伴干酪样坏死E.多个腺瘤样增生结节,结节内外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

患者男,28岁,因“右侧肢体活动受限2个月”来诊。MRI:胼胝体占位。根据病史和影像学表现,诊断时不考虑的肿瘤是A、星形细胞瘤B、淋巴瘤C、神经鞘瘤D、生殖细胞瘤E、室管膜瘤镜下可见小型淋巴样细胞以及大型上皮样细胞浸润,后者核浆比高,可见核仁及核分裂象,首先考虑A、星形细胞瘤B、淋巴瘤C、神经鞘瘤D、生殖细胞瘤E、室管膜瘤可确诊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是A、GFAP(+)B、HMB-45(+)C、OCT3/4(+)D、AFP(+)E、CD20(+)

患者男,55岁,因“声嘶6年”来诊。患者有长期吸烟史。查体:无呼吸困难。喉镜检查:声带慢性充血,右侧声带可见菜花样新生物,右侧声带活动固定。如果病理检查镜下发现缺乏典型的鳞癌特征,大部分肿瘤组织由杂乱无章或交织呈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构成,核分裂活跃,局部伴有不等的瘤巨细胞。癌巢和肉瘤样组织间存在过渡和移行,则最有可能的诊断为()。A、肉瘤样癌B、喉疣状癌C、喉小细胞癌D、喉淋巴上皮癌E、喉腺癌

患者男,28岁,因“右侧肢体活动受限2个月”来诊。MRI:胼胝体占位。可确诊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是()。A、GFAP(+)B、HMB-45(+)C、OCT3/4(+)D、AFP(+)E、CD20(+)

患者男,28岁,因“右侧肢体活动受限2个月”来诊。MRI:胼胝体占位。根据病史和影像学表现,诊断时不考虑的肿瘤是()。A、星形细胞瘤B、淋巴瘤C、神经鞘瘤D、生殖细胞瘤E、室管膜瘤

患者女,因“左胸部皮肤出现红斑及成簇的小水疱,伴局部疼痛”来诊。光镜:表皮细胞气球样变性、网状变性和棘层松解,表皮内水疱形成;水疱内有蛋白性渗出物、炎细胞及松解细胞;水疱内及其周围上皮细胞的核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真皮乳头层轻度充血、水肿,血管周围见淋巴单核细胞浸润;小神经周围也见炎细胞浸润。最可能的诊断是()。A、天疱疮B、带状疱疹C、Hailey-Hailey病D、疱疹样皮炎E、类天疱疮

患者男,28岁,因“右侧肢体活动受限2个月”来诊。MRI:胼胝体占位。镜下可见小型淋巴样细胞以及大型上皮样细胞浸润,后者核浆比高,可见核仁及核分裂象,首先考虑()。A、星形细胞瘤B、淋巴瘤C、神经鞘瘤D、生殖细胞瘤E、室管膜瘤

患者男,33岁,因“腹胀、腹部不适3个月”来诊。肠镜检查发现回盲部病变而手术。病理标本大体检查:回肠末端一约5cm×4cm不规则溃疡型病变,周围肠黏膜肉眼观察尚正常。切面见坏死,周围肠壁质地偏韧。光镜:表面黏膜溃疡,肠壁大片坏死,周围纤维组织增生伴大量淋巴样细胞浸润,并可见少量上皮样细胞、朗格汉斯巨细胞聚集。最可能的诊断是()。A、肠结核B、溃疡性结肠炎C、淋巴瘤D、假膜性肠炎E、Crohn病

患者女,69岁,因“渐进性黄疸2年,伴腹痛、体重减轻”来诊。实验室检查:梗阻性黄疸;CT:胰头部占位。镜下:肿瘤组织内间质成分较少,由大量巨核或异型明显的梭形细胞构成,并可见少量破骨样多核巨细胞,最后诊断应为()。A、未分化癌B、髓样癌C、大细胞癌D、黏液性囊腺癌E、鳞状细胞癌

男,30岁,腹泻6个月。结肠镜示左半结肠弥散性浅溃疡,肠黏膜活检最有诊断意义的病理改变是()A、中性粒细胞浸润B、淋巴细胞浸润C、上皮样肉芽肿D、杯状细胞减少E、隐窝脓肿

女性患者,41岁,右侧乳腺肿块,直径5cm,边界不清,切面鱼肉样,镜下见小印戒样细胞,间质明显黏液样,形成“肺水肿”样结构,并有丰富的枝芽状毛细血管。此“小印戒样细胞”为()A、脂肪母细胞B、假脂肪母细胞C、透明细胞D、淋巴细胞E、上皮样平滑肌细胞

患者男,2岁,因“左侧面瘫2个月”来诊。MRI:左小脑脑桥角巨大占位。根据病史和影像学表现,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畸胎瘤B、神经鞘瘤C、脑膜瘤D、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E、血管母细胞瘤

单选题患者男,2岁,因“左侧面瘫2个月”来诊。MRI:左小脑脑桥角巨大占位。根据病史和影像学表现,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畸胎瘤B神经鞘瘤C脑膜瘤D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E血管母细胞瘤

单选题患者女,27岁,因“发热伴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1个月”来诊。MRI:双侧额叶各有2个囊性占位病变,注射对比剂后囊壁可见环形强化。镜下可见囊壁表层有坏死和多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中层可见慢性炎性肉芽组织,深层可见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和反应性增生的星形细胞。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细菌性脑脓肿B结核瘤C脑内毛霉菌感染D脑内曲霉菌感染E胶质瘤囊性变

单选题患者男,55岁,因“声嘶6年”来诊。患者有长期吸烟史。查体:无呼吸困难。喉镜检查:声带慢性充血,右侧声带可见菜花样新生物,右侧声带活动固定。如果病理检查镜下发现缺乏典型的鳞癌特征,大部分肿瘤组织由杂乱无章或交织呈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构成,核分裂活跃,局部伴有不等的瘤巨细胞。癌巢和肉瘤样组织间存在过渡和移行,则最有可能的诊断为()A肉瘤样癌B喉疣状癌C喉小细胞癌D喉淋巴上皮癌E喉腺癌

多选题患者男,54岁,因“胃部不适6个月”来诊。胃镜:胃体大弯后侧壁见一黏膜皱襞肥大区,呈脑回状,表面颗粒样粗糙不平,面积约30mm×40mm。结合大体形态及镜下改变,可能的病变有()。(提示光镜下:黏膜固有层内见大量小到中等大的淋巴样细胞浸润,形成模糊的结节或弥漫片状分布,浸润和破坏邻近的腺体,形成淋巴上皮病变。)A滤泡性淋巴瘤B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套细胞淋巴瘤DBurkitt淋巴瘤EMALT淋巴瘤FT细胞淋巴瘤G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单选题患者男,62岁,因“声音嘶哑,咳嗽痰中带血”来诊。初诊为慢性咽喉炎,治疗3个月后,声音依然嘶哑不见好转,发音也越来越困难,病情明显加重,再次入上级医院诊治。患者吸烟40年。喉镜:左侧声带前有一菜花状肿物,质脆,触之易出血。提示若显微镜下见在原位癌或浸润癌的背景下,出现一些细胞密集的浸润性小细胞岛,细胞岛周边的癌细胞呈栅栏状排列,似基底细胞样。最有可能的诊断为()A鳞状细胞癌B疣状癌C小细胞癌D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E淋巴上皮癌F肉瘤样癌G腺癌

单选题患者男,28岁,因“右侧肢体活动受限2个月”来诊。MRI:胼胝体占位。可确诊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是()。AGFAP(+)BHMB-45(+)COCT3/4(+)DAFP(+)ECD20(+)

单选题患者女,因“左胸部皮肤出现红斑及成簇的小水疱,伴局部疼痛”来诊。光镜:表皮细胞气球样变性、网状变性和棘层松解,表皮内水疱形成;水疱内有蛋白性渗出物、炎细胞及松解细胞;水疱内及其周围上皮细胞的核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真皮乳头层轻度充血、水肿,血管周围见淋巴单核细胞浸润;小神经周围也见炎细胞浸润。最可能的诊断是()。A天疱疮B带状疱疹CHailey-Hailey病D疱疹样皮炎E类天疱疮

单选题患者男,30岁,因“前臂伸侧皮肤红斑”来诊。患者前臂伸侧皮肤出现环状暗红斑、界限清楚,边缘高起,中央部分色素减退。该病例的病理诊断为()。(提示镜下:表皮萎缩,真皮内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形成,含多核巨细胞,围以密集的淋巴细胞;皮肤附属器有炎细胞浸润并破坏;皮肤神经也见炎细胞浸润及破坏,并见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形成;抗酸染色阴性。)A寻常狼疮B皮肤肉样瘤C真菌病D皮肤麻风E红斑性狼疮F皮肤淋巴瘤

单选题患者男,28岁,因“右侧肢体活动受限2个月”来诊。MRI:胼胝体占位。根据病史和影像学表现,诊断时不考虑的肿瘤是()。A星形细胞瘤B淋巴瘤C神经鞘瘤D生殖细胞瘤E室管膜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