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根据SOLAS规定,允许在货船水密舱壁和内部甲板上开口。对于开口的要求应该是()A为开口设置的门应该是滑动水密门,并能从驾驶室遥控关闭B该门也能在其两侧都能关闭C每一个动力操作的滑动水密门应该有一个独立的手动机械操作装置D在控制位置应装设显示门是开启或关闭的指示器,并在关闭时发出声响报警

多选题
根据SOLAS规定,允许在货船水密舱壁和内部甲板上开口。对于开口的要求应该是()
A

为开口设置的门应该是滑动水密门,并能从驾驶室遥控关闭

B

该门也能在其两侧都能关闭

C

每一个动力操作的滑动水密门应该有一个独立的手动机械操作装置

D

在控制位置应装设显示门是开启或关闭的指示器,并在关闭时发出声响报警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不得设置在舱壁甲板以下的防撞舱壁上。()A.门B.人孔C.通道开口D.通风管道或任何其他开口

舱室门对于货船来说是指各层甲板上内部的一些舱门,也不包括甲板上外转壁上的水密门,和机舱内的水密闸门、网门等。()

在客货船上要求设有隔热(),以保证防火安全。A、水密舱壁B、油密舱壁C、防火舱壁

按照SOLAS74及修正案的要求,货船水密舱壁上的水密门的试验不应如下述那种方法进行()A、在该门安装前作水头高达干舷甲板的水压试验B、在该门装妥后,船舶投入营运前作水头高达干舷甲板的水压试验C、在该门装妥后作冲水试验

在某船厂建造中的700TEU集装箱船上,艏尖舱后舱壁(防撞舱壁)之后的空间是艏侧推器舱和空舱,该空间的通风风道被布置在防撞舱壁前面一侧的艏尖舱内,并向上延伸至主甲板以上。风道由10毫米厚钢板折成600X780毫米的“Π”形截面附在防撞舱壁前面一侧形成,并在防撞舱壁上开了若干通风开口。这显然违背了SOLAS第ⅠⅡ-1章第11条关于防撞舱壁上不得有任何开口之规定。而由于布置上的原因,已经没有可能将通风道向后移。请问在这种情况下,下列哪一种修改方案既能满足要求又切实可行?()A、取消该通风道,封闭防撞舱壁上所有开口B、加强“Π”形风道壁的结构,使其具有与防撞舱壁相当的强度。这样可将其视为防撞舱壁的一部分,因为SOLAS允许防撞舱壁具有“阶层或凹入”。但需事先得到认可批准C、调整该区域的布置,不计工本重新设计和返工D、封闭防撞舱壁上所有开口,在防撞舱壁后方艏侧推器舱和空舱的左右舷各安装一根直径200毫米左右的圆形通风管通到干舷甲板以上

不得设置在舱壁甲板以下的防撞舱壁上。()A、门B、人孔C、通道开口D、通风管道或任何其他开口

干舷甲板以上防撞舱壁延伸处能否开口?若能,有何要求?

干舷甲板以上防撞舱壁延伸部分可以开口。

某审图验船师在对一艘船长68m的一般干货船进行图纸审查时,要求设计公司进行以下修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机舱前壁应设置为水密舱壁B、机舱后壁应设置为水密舱壁C、水密舱壁高度要延伸到干舷甲板或首尾升高甲板D、船首的水密舱壁位置距首垂线距离不超过6.8m

按照SOLAS74公约及修正案的规定,货船应设置防撞舱壁,该舱壁应水密延伸到干舷甲板,但该舱壁设置的具体位置则由设计人员根据船舶布置情况来确定,公约不作强制规定。

根据《河船法定建造检验技术规程》(2011)的要求,简述在电缆贯穿水密舱壁和甲板时,应如何检查?

在计算船舶稳性时,应计及进水角的影响;下述表述正确的有()A、船舶横倾至舷外水能从未封闭开口处进入船体内部时的最小横倾角称为船舶的进水角。B、布置在干舷甲板以下的甲板落水管排舷外口应视为进水角开口。C、干舷甲板上的双层底舱的空气管可不视作进水角开口。D、干舷甲板下的水密舷窗可视作是进水角开口。

对于按照MSC266(84)决议通过的2008SPS规则及其修正案进行检验发证的特种用途船舶,关于稳性与分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完整稳性应符合《2007年完整稳性规则》B部分第2.5节的规定。B、载运240人以上时,应将其视为客船且特殊人员视为乘客而适用SOLAS第II-1章的相应条款。C、载运240人以上时,应满足SOLAS第II-1章关于客船分舱载重线的核定和勘划要求。D、无论载运人数多少,均应视为客船满足SOLAS第II-1章关于舱壁甲板以下水密舱壁上的开口的要求。

多选题对于按照MSC266(84)决议通过的2008SPS规则及其修正案进行检验发证的特种用途船舶,关于稳性与分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完整稳性应符合《2007年完整稳性规则》B部分第2.5节的规定。B载运240人以上时,应将其视为客船且特殊人员视为乘客而适用SOLAS第II-1章的相应条款。C载运240人以上时,应满足SOLAS第II-1章关于客船分舱载重线的核定和勘划要求。D无论载运人数多少,均应视为客船满足SOLAS第II-1章关于舱壁甲板以下水密舱壁上的开口的要求。

单选题下列有关水密舱壁设置要求描述正确的是()。 Ⅰ水密防撞舱壁应通至干舷甲板; Ⅱ水密尾尖舱舱壁应通至舱壁甲板; Ⅲ机舱位于船中部时,其前后端均应设置水密舱壁。AⅠ、Ⅱ、ⅢBⅠ、ⅡCⅠ、ⅢDⅡ、Ⅲ

单选题以下为水密装置的是:() ①、水密舱壁上开口的关闭设备; ②、船壳板上开口的关闭设备; ③、舱壁甲板以上的水密装置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多选题一艘船长为45m的一般干货船,在京杭运河航行时与一艘拖轮发生碰撞事故,造成该干货船首部破损进水沉没。打捞后发现该干货船首部水密防撞舱壁上有0.2左右平米的开口,是造成该船沉没的主要原因。问:船舶水密舱壁的设置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A船舶应在船首设置水密防撞舱壁和在船尾设置水密防撞舱壁;B船长大于30m的船舶的机舱前后壁以及船长小于或等于30m的船舶的机舱前舱壁应设置为水密舱壁;C水密舱壁高度至少延伸到干舷甲板或首升高甲板或尾升高甲板;D防撞舱壁上禁止开门或人孔。

单选题下列对舱壁甲板以上开口的水密装置的要求哪些正确()。Ⅰ.露天甲板上的所有开口都应可以关闭;Ⅱ.露天甲板以上第一层甲板以下的所有舷窗都应保证水密;Ⅲ.舱壁甲板上的排水孔应能在任何气候条件下将水迅速排出舷外。AⅠ、ⅡBⅡ、ⅢCⅠ、ⅢDⅠ~Ⅲ

多选题不得设置在舱壁甲板以下的防撞舱壁上。()A门B人孔C通道开口D通风管道或任何其他开口

问答题干舷甲板以上防撞舱壁延伸处能否开口?若能,有何要求?

问答题根据《河船法定建造检验技术规程》(2011)的要求,简述在电缆贯穿水密舱壁和甲板时,应如何检查?

单选题在某船厂建造中的700TEU集装箱船上,艏尖舱后舱壁(防撞舱壁)之后的空间是艏侧推器舱和空舱,该空间的通风风道被布置在防撞舱壁前面一侧的艏尖舱内,并向上延伸至主甲板以上。风道由10毫米厚钢板折成600X780毫米的“Π”形截面附在防撞舱壁前面一侧形成,并在防撞舱壁上开了若干通风开口。这显然违背了SOLAS第ⅠⅡ-1章第11条关于防撞舱壁上不得有任何开口之规定。而由于布置上的原因,已经没有可能将通风道向后移。请问在这种情况下,下列哪一种修改方案既能满足要求又切实可行?()A取消该通风道,封闭防撞舱壁上所有开口B加强“Π”形风道壁的结构,使其具有与防撞舱壁相当的强度。这样可将其视为防撞舱壁的一部分,因为SOLAS允许防撞舱壁具有“阶层或凹入”。但需事先得到认可批准C调整该区域的布置,不计工本重新设计和返工D封闭防撞舱壁上所有开口,在防撞舱壁后方艏侧推器舱和空舱的左右舷各安装一根直径200毫米左右的圆形通风管通到干舷甲板以上

单选题SOLAS公约规定,为确保在海上使用的内部开口的水密完整性而设置的门须是滑动水密门,该门能从()遥控关闭,也能从舱壁的每一边就地操纵。A机舱B驾驶室C船长室D舵机室

多选题在计算船舶稳性时,应计及进水角的影响;下述表述正确的有()A船舶横倾至舷外水能从未封闭开口处进入船体内部时的最小横倾角称为船舶的进水角。B布置在干舷甲板以下的甲板落水管排舷外口应视为进水角开口。C干舷甲板上的双层底舱的空气管可不视作进水角开口。D干舷甲板下的水密舷窗可视作是进水角开口。

判断题按照SOLAS74公约及修正案的规定,货船应设置防撞舱壁,该舱壁应水密延伸到干舷甲板,但该舱壁设置的具体位置则由设计人员根据船舶布置情况来确定,公约不作强制规定。A对B错

单选题通风管不得穿过:()A舱壁甲板以上的水密舱壁B舱壁甲板以下的水密舱壁C甲板室的水密舱壁D强力甲板

多选题某审图验船师在对一艘船长68m的一般干货船进行图纸审查时,要求设计公司进行以下修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机舱前壁应设置为水密舱壁B机舱后壁应设置为水密舱壁C水密舱壁高度要延伸到干舷甲板或首尾升高甲板D船首的水密舱壁位置距首垂线距离不超过6.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