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为了减轻工件表面压痕,电极接触面直径应不小于凸点直径的()。A一倍B两倍C三倍D四倍

单选题
为了减轻工件表面压痕,电极接触面直径应不小于凸点直径的()。
A

一倍

B

两倍

C

三倍

D

四倍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布氏硬度试验时,其压痕中心与式样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压痕直径的()。 A、1倍B、2倍C、2.5倍D、3倍

电阻焊接时可通过何种措施来减小电极和工件之间的接触电阻()。 A.干净的电极表面B.粗糙的工件表面C.减小接触面积D.提高电极压力E.降低电极压力

超短波电容场法治疗的两个电容电极对置时,极间距离应A、小于一个电极的直径B、等于一个电极的直径C、大于一个电极的直径D、等于两个电极的直径E、大于两个电极的直径

采用洛氏硬度计检测锚具硬度时,相邻面压痕中心间距离至少应为压痕平均直径的( ),并应不小于2mm。A:2.0倍B:2.5倍C:3.0倍D:4.0倍

采用洛氏硬度计检测锚具硬度时,相邻面压痕中心间距离至少应为压痕平均直径的( ),并应不小于2mm。A.2.0倍B.2.5倍C.3.0倍D.4.0倍

凸焊可以减轻另一工件外露表面上的压痕,电极电流密度小,散热好,电极磨损小。A对B错

在快走丝线切割加工中,电极丝张紧力的大小应根据()的情况来确定。A、电极丝的直径B、加工工件的厚度C、电极丝的材料D、加工工件的精度要求

电极接头直径越小,电极接触面电流密度()。A、越小B、越大C、没变化D、抛物线变化

布氏硬度试验的压痕中心距试样边缘应不小于()倍压痕直径。相邻两个压痕中心距不小于()倍压痕直径。

()硬度的实验方法是把规定直径的淬火钢球以一定的实验力压入被测材料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后,测量表面压痕直径,计算出压痕表面积。A、布氏B、洛氏C、维氏D、里氏

布氏硬度压痕中心距试样边缘应不小于压痕直径的()倍。A、2.5B、5C、10

布氏硬度试验中,应在两相互垂直的方向测量压痕直径,较大压痕直径d大与较小压痕直径d小应满足的条件是()。A、d大-d小≤0.02d小B、d大-d小≤0.02d大C、d小≤0.02(d大-d小)/2

带电作业绝缘工具试验,高压电极应使用直径不小于20mm的金属管。

高压电极应使用直径不小于30mm的金属管,被试品应垂直悬挂,接地极的对地距离为1.0~1.2m。接地极及接高压的电极(无金具时)处,以50mm宽金属铂缠绕。试品间距不小于()mm,单导线两侧均压球直径不小于200mm,均压球距试品不小于1.5m。A、100;B、300;C、500;D、250

车外圆时,切削速度计算式中的D一般是指()的直径。A、工件待加工表面B、工件加工表面C、工件已加工表面D、工件毛坯

电阻焊时可通过何种措施来减小电极和工件表面之间的接触电阻?()A、减小接触面积B、粗糙的工件表面C、干净的电极表面D、改变工件厚度

硬度试验中,洛氏硬度测量试样表面压痕直径大小。

洛氏硬度是根据()来计算硬度值的。A、压痕直径B、压痕表面积C、主载荷卸去后的残余压痕深度D、F/D

凸焊可以减轻另一工件外露表面上的压痕,电极电流密度小,散热好,电极磨损小。

为了减轻工件表面压痕,电极接触面直径应不小于凸点直径的()。A、一倍B、两倍C、三倍D、四倍

薄层板板点样时,其样点的直径应不超过(),每个样点间的距离应不小于()

填空题布氏硬度试验的压痕中心距试样边缘应不小于()倍压痕直径。相邻两个压痕中心距不小于()倍压痕直径。

填空题在几个凸模直径相差较大、距离又较近的情况下,为了能避免小直径凸模由于承受材料流动的侧压力而产生的折断或倾斜现象,凸模应采用()布置,即将()做短一些。这样可保证冲裁时,()凸模先冲。

单选题注射部位皮肤消毒的方法正确的是()A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旋转涂擦,直径不小于5cmB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外向内旋转涂擦,直径不小于5cmC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旋转涂擦,直径不小于2cmD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外向内旋转涂擦,直径不小于2cmE以穿刺点为中心,由上向下涂擦,直径不小于5cm

判断题凸焊可以减轻另一工件外露表面上的压痕,电极电流密度小,散热好,电极磨损小。A对B错

单选题电极接头直径越小,电极接触面电流密度()。A越小B越大C没变化D抛物线变化

单选题电阻焊时可通过何种措施来减小电极和工件表面之间的接触电阻?()A干净的电极表面B粗糙的工件表面C减小接触面积D改变工件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