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加重的常见诱因是()A、劳累B、呼吸道感染C、大量利尿剂D、使用支气管扩张剂E、扩血管药物的使用

慢性肺心病加重的常见诱因是()

  • A、劳累
  • B、呼吸道感染
  • C、大量利尿剂
  • D、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 E、扩血管药物的使用

相关考题:

男性患者41岁,左侧颈部肿块、无疼痛、发热、可扪及质软的结节,CT检查示甲状腺左叶占位性病变。甲状腺核素显像示左叶"冷"结节。"冷"结节在出现下列改变时应考虑该结节恶性病变的可能性较大()A、"冷"结节所在的侧叶无肿大B、分布缺损区横贯一侧叶呈断裂样改变C、一侧叶整体呈分布缺损区,且向对侧扩展D、无痛性结节近期增大E、以上都对

治疗消化道出血较为理想的栓塞剂是()A、钢圈B、自体血凝块C、PVAD、明胶海绵E、氧化纤维素

肾动脉疾病介入治疗的步骤,以下错误的是()A、腹主动脉-肾动脉造影B、球囊扩张C、支架植入术:在静脉肝素化后,采用多种导管、导丝技术,使治疗导丝越过狭窄段,直至肾动脉远端分支D、支架的近端要超出肾动脉开口2mm以上E、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

男性患者,46岁,幼年曾患麻疹。反复咳嗽、咳痰10年,常于晨起或夜间睡眠时咳大量黄痰,此次咳嗽加重,痰量增多,伴有发热,间断咯血5次,每次咯血量约30毫升,查体:体温38℃,脉搏100次/分,双下肺可闻及粗湿啰音,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1×109/L,中性粒细胞85%。下一步最有效的处置是()A、加大吸氧浓度B、静脉注射呼吸兴奋剂C、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D、拍击健侧背部E、刺激患者咽部F、增加止血药物的使用

患者女,20岁,反复发热3个月,并出现面部蝶形红斑,活动后气促,ANA1∶320,胸部X线片示斑片状阴影,HRCT示毛玻璃样改变。诊断首先考虑()A、肺部感染B、皮肌炎C、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D、系统性红斑狼疮E、硬皮病

男性,19岁,发热、体温最高39℃,干咳6天,伴咳痰3天,咳少量白色黏痰,偶有痰中带血。查体:面部潮红,右肺肩胛下区可闻及少许小水泡音。胸片示右侧肺野中内带可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该患者可能的诊断为()A、COPDB、葡萄球菌肺炎C、肺炎球菌肺炎D、军团菌肺炎E、支原体肺炎F、肺结核G、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下列有关"相位分析"的描述,选择正确的概念。像素区相位频率分布图,纵坐标表示像素计数的高低,横坐标表示相位角的度数()A、时相图B、振幅图C、时相直方图D、时相电影E、相关分析图

Seldinger法术前准备中,以下不妥的是()A、术前检测血、尿、便常规及出凝血时间B、必要时查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C、常规做青霉素及碘过敏试验D、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治疗过程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E、术前禁食,术前静脉注射镇静药

短寿命的放射性废物的半衰期应小于()A、12小时B、24小时C、2天D、5天E、15天

常用的肝胆显像剂是()A、99mTc-EHIDAB、99mTc-SCC、99mTc-MAAD、99mTc-GHE、99mTc-PYP

18F-FDGPET肿瘤显像时,常以标准化摄取值(SUV)作为衡量病灶是否为恶性病变的重要标志,通常其标准是()A、SUV≥3.0B、SUV≥2.5C、2.0≤SUV2.5D、SUV2.0E、以上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