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载试验沉降测定宜在桩顶200mm以下位置,测点应牢固的固定于()。A、基准梁B、千斤顶C、桩身D、承压板
荷载试验沉降测定宜在桩顶200mm以下位置,测点应牢固的固定于()。
- A、基准梁
- B、千斤顶
- C、桩身
- D、承压板
相关考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下列关于建筑桩基中性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性点以下,桩身的沉降小于桩侧土的沉降B、中性点以上,随着深度增加桩身轴向压力减少C、对于摩擦型桩,由于承受负摩阻力桩基沉降增大,其中性点位置随之下移D、对于端承型桩,中性点位置基本不变
计算题:某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边宽500mm,桩长36m。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拟定最大加载量6000kN。试验加载拟采用型号、规格相同的320t油压千斤顶若干台。为防止基准梁在试验过程中发生移动,将其两端焊接在基准桩上。在距试桩桩顶250mm位置对称安装2个位移测试仪表。采用1.5级压力表测定油压,并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请问:(1)需要几台油压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2)上述操作中有哪些错误?(3)如果在试验过程中突然发生停电事故应如何处理?
下列关于桩侧摩阻力和中性点的论述中,哪个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A、中性点处桩与土没有相对位移B、中性点位置仅取决于桩顶荷载C、中性点截面以下桩身轴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D、中性点深度随桩的沉降增大而增大
下列关于桩侧负摩阻力和中性点的论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中性点处桩与土没有相对位移B、中性点位置仅取决于桩顶荷载C、中性点截面以下桩身轴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D、中性点深度随桩的沉降增大而增大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其试验步骤应符合以下规定()A、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B、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60min测读一次。C、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D、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60min,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
下列关于承台与桩连接的说法中,()是正确的。A、水平荷载要求桩顶与承台连接的抗剪强度不低于桩身抗剪强度B、弯矩荷载要求桩顶与承台铰接连接,且抗拉强度不低于桩身抗拉强度C、竖向下压荷载要求桩锚人承台的作用在于能传递部分弯矩D、竖向上拔荷载要求桩顶嵌入承台的长度小于竖向下压荷载要求桩顶嵌入承台的长度
单选题下列关于桩侧负摩阻力和中性点的论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中性点处桩与土没有相对位移B中性点位置仅取决于桩顶荷载C中性点截面以下桩身轴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D中性点深度随桩的沉降增大而增大
多选题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其试验步骤应符合以下规定()A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B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60min测读一次。C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D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60min,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
多选题进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位移测量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桩顶上拔量测平面必须在桩顶或桩身位置,安装在桩顶时应尽可能远离主筋B严禁在混凝土桩的受拉钢筋上设置位移观测点,避免因钢筋变形导致上拔量观测数据失实。C试桩、反力支座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的规定与单桩抗压静载试验相同。D在采用天然地基提供支座反力时,为防止支座处地基沉降对基准梁的影响,一是应使基准桩与反力支座、试桩各自之间的间距按单桩竖向抗压试验要求执行;二是基准桩需打入试坑地面以下一定深度(一般不小于1m)。
单选题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沉降测定平面宜在()部位。A千斤顶B荷载板上C桩顶D桩顶以下2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