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绿色化”一词,首次与原来倡导的“新四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提,成为“新五化”,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一朝一夕出现的,而是与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发展理念、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所以解决也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司长何炳光表示:“党和国家有坚定的意志,敢在最硬的约束、最短的短板上动土,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实现系统化的绿色变革。我们必将在国际上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之路,也可以为全球的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何炳光分析,《意见》中“绿色”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不应该小看“绿色化”这三个字,其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直观上的绿色和内涵上的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意见》通篇贯穿着“绿色化”的主线,把“绿色化”作为实现生态文明目标的一个重要抓手。 第二,动静结合,有机结合。“动”是指经济绿色化是一个过程,“静”是指我们最后享受绿水青山的结果。“绿色化”是按照生态文明理念和要求来改造国民经济存量,构建增量,大幅提高国民经济的绿色化程度。我国传统经济发展伴随着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代价比较大,形象地说是“黑色经济”或“褐色经济”,“绿色化”就是要“去黑存绿”,用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五化协同”的一个重要方面,“绿色化”至少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成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构建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空间和产业布局,合理布局和整治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建设绿色城市、绿色乡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引导绿色设计,生产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实质上是经济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的问题。绿色产业是为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提供技术基础和产业支撑的产业,根据《“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年底,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约相当于GDP的2%左右,不仅为生态文明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产业支撑,同时也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加快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倡绿色消费。这也是《意见》中一大亮点,要促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促进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绿色教育,形成人人、事事、处处、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前面的四大成效,多措并举,真正落实,才能得到共享的结果,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使绿色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阅读上述资料,在横线处补充五个短语,使整则材料语义完整。 要求:概括性强,准确、精练。不超过30字。

资料:“绿色化”一词,首次与原来倡导的“新四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提,成为“新五化”,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一朝一夕出现的,而是与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发展理念、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所以解决也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司长何炳光表示:“党和国家有坚定的意志,敢在最硬的约束、最短的短板上动土,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实现系统化的绿色变革。我们必将在国际上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之路,也可以为全球的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何炳光分析,《意见》中“绿色”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不应该小看“绿色化”这三个字,其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直观上的绿色和内涵上的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意见》通篇贯穿着“绿色化”的主线,把“绿色化”作为实现生态文明目标的一个重要抓手。 第二,动静结合,有机结合。“动”是指经济绿色化是一个过程,“静”是指我们最后享受绿水青山的结果。“绿色化”是按照生态文明理念和要求来改造国民经济存量,构建增量,大幅提高国民经济的绿色化程度。我国传统经济发展伴随着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代价比较大,形象地说是“黑色经济”或“褐色经济”,“绿色化”就是要“去黑存绿”,用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五化协同”的一个重要方面,“绿色化”至少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成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构建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空间和产业布局,合理布局和整治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建设绿色城市、绿色乡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引导绿色设计,生产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实质上是经济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的问题。绿色产业是为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提供技术基础和产业支撑的产业,根据《“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年底,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约相当于GDP的2%左右,不仅为生态文明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产业支撑,同时也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加快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倡绿色消费。这也是《意见》中一大亮点,要促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促进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绿色教育,形成人人、事事、处处、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前面的四大成效,多措并举,真正落实,才能得到共享的结果,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使绿色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阅读上述资料,在横线处补充五个短语,使整则材料语义完整。 要求:概括性强,准确、精练。不超过30字。


相关考题:

我国首次正式提出“会计电算化”一词是( )年。A.1981B.1989C.1993D.1974

自由一词在中国首次出现是在()(朝代)。

《经济论》首次提经济一词,把色诺芬的这本书称为()。

在我国,首次正式提出会计电算化一词是在()年。 A.1990B.1981C.1970D.1971

“公共关系”一词在()中被首次使用。A、《铁路文献年鉴》B、《原则宣言》C、《舆论明鉴》D、《公共关系与法律职责的责任》

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在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概念上,提升为“新五化”。这五化是()?A、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生态化、绿色化B、低碳化、绿色化、节能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C、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

首先使用“城市化”一词的著作是()A、《城市与城市化》B、《城市化》C、《城市的形成》D、《城市化基本理论》

作为第一个倡导心里测验的人,高尔顿在心理测验发展史上的贡献包括()A、提出“智力商数”的计算方法B、首次提出“心理测验”一词C、是使用评定量表和问卷法的先驱D、首次提出“智力年龄”一词

“信息化”一词是由()学者于1967年首次使用的。A、中国B、日本C、美国D、德国

()首次正式使用了系统工程一词。A、美国发展与研究广播电视系统B、美国Bell公司微波通讯系统C、曼哈顿计划D、阿波罗计划

首次提出实证一词的思想家是()A、孔子B、马克思C、孔德D、韦伯

所谓差前三期的自回归模型是指()A、将原来的各期资料为自变量B、将原来各期资料差后三期为自变量C、将原来各期资料差前三期为自变量D、将原来各期资料差前三期为因变

1919年美国人()首次使用“工业设计”一词。

体育一词首次出现于()年。

世界上首次提出“社区护理”一词的人是()

VIP客户首次或再次走访要求带回相关资料,以下不属于的是()。A、客户基本资料;B、个性化资料;C、业务登记表。

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首次提出“绿色化”,并强调“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生活方式绿色化可谓一个全新的话题,请你谈谈对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看法。

“信息化”一词由日本学者于1967年首次使用,直到1977年“信息化”才被世界其他国家普遍接受并使用至今。

填空题《经济论》首次提经济一词,把色诺芬的这本书称为()。

填空题“工业设计”一词由()在()年首次提出。

判断题“信息化”一词由日本学者于1967年首次使用,直到1977年“信息化”才被世界其他国家普遍接受并使用至今。A对B错

填空题世界上首次提出“社区护理”一词的人是()

填空题“工业设计”一词由()在1919年首次提出。

单选题“信息化”一词是由()学者于1967年首次使用的。A中国B日本C美国D德国

问答题康有为是哪年在中国首次引入并使用“科学”一词?

单选题首先使用“城市化”一词的著作是()A《城市与城市化》B《城市化》C《城市的形成》D《城市化基本理论》

多选题绿色化工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A原料绿色化B产品绿色化C催化剂绿色化D溶剂绿色化E助剂绿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