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抛物线形竖曲线时,每20m竖曲线长度的变坡率,凸形应不大于()。A、O.5‰B、1‰C、1.5‰D、2‰

采用抛物线形竖曲线时,每20m竖曲线长度的变坡率,凸形应不大于()。

  • A、O.5‰
  • B、1‰
  • C、1.5‰
  • D、2‰

相关考题:

采用圆曲线形竖曲线时,凡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时须设计竖曲线。

采用抛物线形竖曲线时,每20m竖曲线长度的变坡率,凸型应不大于()。

采用抛物线形竖曲线时,每20m竖曲线长度的变坡率,凹型应不大于()。

采用抛物线形竖曲线时,凡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时须设计竖曲线。

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线路,采用抛物线形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应设置竖曲线。 A.1‰B.2‰C.3‰D.4‰

采用抛物线型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2‰采用圆曲线型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3‰,应设置竖曲线。()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采用抛物线型竖曲线时,每20m竖曲线长度的变坡率,凸型应不大于()。 A、0.5‰B、1‰C、1.5‰D、2‰

采用抛物线形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时须设计竖曲线。 A、1‰B、2‰C、3‰D、4‰

采用抛物线型竖曲线时,每20mm竖曲线长度的变坡率,凹型应不大于()。 A、2‰B、1.5‰C、1‰D、0.5‰

道路的纵断面线形中,竖曲线有凹形竖曲线和()竖曲线。 A、直线形B、抛物线形C、凸形D、螺旋线形

采用抛物线型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2‰采用圆曲线型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3‰,应设置竖曲线。

采用抛物线形竖曲线时,每20mm竖曲线长度的变坡率,凹形应不大于()。A、2‰B、1.5‰C、1‰D、0.5‰

竖曲线分()两种。A、凸形竖曲线、凹形竖曲线B、突起竖曲线、低洼竖曲线C、横形竖曲线、直形竖曲线D、倾斜竖曲线、水平竖曲线

关于竖曲线,正确的有()。A、各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置竖曲线B、四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可不设置竖曲线C、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抛物线D、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圆曲线E、竖曲线的形式可采用抛物线或圆曲线

路线纵断面设计是在路线纵断面图上决定变坡点位置和标高,在变坡点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一般采用形式为()。A、三次抛物线B、双曲线C、对数曲线D、二次抛物线形式

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线路,采用抛物线形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应设置竖曲线。A、1‰B、2‰C、3‰D、4‰

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线路,采用抛物线型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1‰,应设置竖曲线。

在纵断面设计中,凸形竖曲线与凹形竖曲线的设计指标相同的是()。A、极限最小半径B、一般最小半径C、转坡角D、竖曲线最小长度

填空题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线路,采用抛物线形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时,应设置竖曲线。

单选题为保持行车视距,同等级道路的()。A凸形竖曲线半径应比凹形竖曲线半径小B凸形竖曲线半径应比凹形竖曲线半径大C凸形竖曲线半径与凹形竖曲线半径应相同D凹形竖曲线半径应比凸形竖曲线半径大

单选题路线纵断面设计是在路线纵断面图上决定变坡点位置和标高,在变坡点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一般采用形式为()。A三次抛物线B双曲线C对数曲线D二次抛物线形式

多选题关于道路竖曲线,正确的有()A竖曲线因坡段转折处是凸形或凹形的不同而分为凸形竖曲线和凹形竖曲线两种B为转折角,其大小等于两相交坡段线的倾斜角之差C值为正,变坡点在曲线上方;ω为负,变坡点在曲线下方D凸形竖曲线设置的目的在于缓和纵坡转折线,保证汽车的行驶视距

单选题采用抛物线形竖曲线时,每20mm竖曲线长度的变坡率,凹形应不大于()。A2‰B1.5‰C1‰D0.5‰

单选题采用抛物线形竖曲线时,每20m竖曲线长度的变坡率,凸形应不大于()。AO.5‰B1‰C1.5‰D2‰

单选题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线路,采用抛物线形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应设置竖曲线。A1‰B2‰C3‰D4‰

多选题关于线形组合设计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有下列哪些选项?(  )A半径小的圆曲线曲中点,不宜接近或设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B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宜同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C应避免在长下坡路段、长直线路段或大半径圆曲线路段的末端接小半径圆曲线的组合D长直线不宜与坡陡或半径小且长度短的竖曲线组合

单选题道路的纵断面线形中,竖曲线有凹形竖曲线和()竖曲线。A直线形B抛物线形C凸形D螺旋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