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24年,西汉武帝批准了董仲舒的奏请,创办了()。A、太学B、四门学C、国子学D、弘文馆

公元前124年,西汉武帝批准了董仲舒的奏请,创办了()。

  • A、太学
  • B、四门学
  • C、国子学
  • D、弘文馆

相关考题:

庙号封建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始于西汉武帝即位之年的“建元”(公元前140年)。()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建( )县,为盐城置县之始。

中国古代“文治政府”的“仁义治民、强调礼乐教化”的基本框架是西汉初的()提出来的。 A、贾谊B、董仲舒C、汉武帝D、汉文帝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自此()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

(2)秦朝时,秦始皇对儒家采取了什么措施?西汉时,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从此确立了儒学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

秦朝与西汉王朝的疆域出现变化与哪一历史名人有直接关联()A.秦始皇B.汉武帝C.董仲舒D.张骞

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A.君权神授思想 B.大一统思想C.民主思想 D.理学思想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的正式设立。

董仲舒说:“圣人之性,不可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由此可见()A、董仲舒的人性论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B、董仲舒的人性论为其“天人感应”说奠基C、西汉武帝时期社会上出现道德信仰的危机D、这种人性论的新思想违背了正统儒家思想

汉武帝问策贤良,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一《汉书·董仲舒传》()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A、汉朝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B、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到法律C、董仲舒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D、汉武帝废除了同态复仇原则

汉武帝即位,采纳了董仲舒的“()”的建议,从此儒家学说逐步成为西汉中后期的统治思想。

()礼法结合的法律思想的出现,为西汉武帝时接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儒家法律思想的正统地位,奠定了理论基础。A、荀子B、孔子C、陆贾D、贾谊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等儒生的建议,设立中央官学的最高学府()。A、私学B、辟雍C、泮宫D、太学

到汉武帝时,西汉进入到全盛时期.()公元前 112 年西汉政府设立了在我国音乐历史上有名的音乐机构———()。

秦朝与西汉王朝的疆域出现变化与哪一历史名人有直接关联()A、秦始皇B、汉武帝C、董仲舒D、张骞

西汉武帝时期,提倡“春秋决狱”断狱方式的是()。A、董仲舒B、萧何C、张汤D、张释之

西汉时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并得到汉武帝认可的是()A、庄子B、孔子C、董仲舒D、朱熹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发生在西汉()时期。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填空题汉武帝即位,采纳了董仲舒的“()”的建议,从此儒家学说逐步成为西汉中后期的统治思想。

填空题到汉武帝时,西汉进入到全盛时期.()公元前 112 年西汉政府设立了在我国音乐历史上有名的音乐机构———()。

填空题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

单选题西汉武帝时期,提倡“春秋决狱”断狱方式的是()。A董仲舒B萧何C张汤D张释之

填空题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的正式设立。

单选题秦朝与西汉王朝的疆域出现变化与哪一历史名人有直接关联()A秦始皇B汉武帝C董仲舒D张骞

单选题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发生在西汉()时期。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