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两个关系:职工(职工号,职工名,性别,职务,工资)设备(设备号,职工号,设备名,数量)其中“职工号”和“设备号”分别为职工关系和设备关系的关键字,则两个关系的属性中,存在一个外部关键字为()。

已知两个关系:职工(职工号,职工名,性别,职务,工资)设备(设备号,职工号,设备名,数量)其中“职工号”和“设备号”分别为职工关系和设备关系的关键字,则两个关系的属性中,存在一个外部关键字为()。


相关考题:

第(30)-(35)题使用如下三个表:部门.DBF:部门号C(8),部门名C(12),负责人C(6),电话C(16)职工.DBF:部门号C(8),职工号C(10),姓名C(8),性别C(2),出生日期D工资.DBF:职工号C(10),基本工资N(8.2),津贴N(8.2),奖金N(8.2),扣除N(8.2)第30题:查询职工实发工资的正确命令是A.SELECT 姓名,(基本工资+津贴+奖金-扣除)AS 实发工资 FROM 工资B.SELECT 姓名,(基本工资+津贴+奖金-扣除)AS 实发工资 FROM 工资;WHERE 职工.职工号=工资.职工号C.SELECT 姓名,(基本工资+津贴+奖金-扣除)AS 实发工资;FROM 工资;职工 WHERE 职工.职工号=工资.职工号D.SELECT 姓名, (基本工资+津贴+奖金-扣除)AS 实发工资;FROM 工资;JOIN 职工 WHERE 职工.职工号=工资. 职工号

在下面所列的几种关系中,不可以作为关系型数据库的关系是( )。A.R1(职工号,职工名,性别)B.R2(职工号,职工名,部门名)C.R3(职工号,职工名,工龄)D.R4(职工号,职工名,工作简历)

设有关系模式R(职工号,职工姓名,项目号,项目名,工资)如果规定,每个职工可参加多个项目,各领一份工资;每个项目可又多名职工完成。关系模式R的主码是______。A) 职工号B) 项目号C) (职工号,项目号)D) (职工号,项目号,工资)A.B.C.D.

有职工(职工号,职工名,部门号,职务)和部门(部门号,部门名,部门人数)两个关系,其中职工号是职工关系的主键,部门号是部门关系的主键,某个职工归属某个部门。在职工和部门这两个关系的属性中,只有一个属性是外键(或称外来键,外码,外来码)。它是A.职工关系的“职工号”B.部门关系的“部门号”C.职工关系的“部门号”D.职工关系的“职工号”+“部门号”

下列符合第三范式的关系是()。A.教师(教师号,教师姓名,课程号,课程名,成绩)B.教师(教师号,教师姓名,性别,课程号,课程名,成绩)C.职工(职工号,职工姓名,性别,籍贯,所属部门编号,所属部门名称)D.职工(职工号,职工姓名,性别,籍贯,所属部门编号)

在下面的两个关系中,职工号和部门号分别为职工关系和部门关系的主关键字。职工(职工号、职工名、部门号、职务、工资)部门(部门号、部门名、部门人数、工资总额)在这两个关系的属性中,只有一个属性是外关键字,它是()。 A、职工关系的“职工号”B、职工关系的“部门号”C、部门关系的“部门号”D、部门关系的“部门名”

有“仓库”表和“职工”表,检索仓库中基本工资大于3000元的职工姓名和他们所在的仓库名A.SELECT姓名,仓库名FROM职工; WHERE基本工资>3000B.SELECT姓名,仓库名FROM仓库; WHERE基本工资>3000C.SELECT姓名,仓库名FROM职工,仓库; WHERE(基本工资>3000)OR(职工.仓库号=仓库.仓库号)D.SELECT姓名,仓库名FROM职工,仓库; WHERE(基本工资>3000)AND(职工.仓库号=仓库.仓库号)

使用如下3个表:部门.DBF:部门号C(8),部门名C(12),负责人C(6),电话C(16)职工.DBF:部门号C(8),职工号C(10),姓名C(8),性别C(2),出生日期D部门.DBF:部门号C(10),基本工资N(8.2),津贴N(8.2),奖金N(8.2),扣除N(8.2)查询职工实发工资的正确命令是A.SELECT姓名,(基本工资+津贴+奖金-扣除)AS实发工资FROM工资B.SELECT姓名,(基本工资+津贴+奖金-扣除)AS实发工资FROM工资 WHERE职工.职工号=工资.职工号C.SELECT姓名,(基本工资+津贴+奖金-扣除)AS实发工资; FROM工资,职工WHERE职工.职工号=工资.职工号D.SELECT姓名,(基本工资+津贴+奖金-扣除)AS实发工资; FROM工资JOIN职工WHERE职工.职工号=工资.职工号

在下面的两个关系中、职工号和部门号分别为职工关系和部门关系的主键(或称主码)。 职工(职工号、职工名、部门号、职务、工资) 部门(部门号、部门名、部门人数、工资总额) 在这两个关系的属性中,只有一个属性是外键(或称外来键、外码、外来码)。它是______。A.职工关系的“职工号”B.职工关系的“部门号”C.部门关系的“部门号”D.部门关系的“部门名”

使用如下三个表,回答下列各题: 部门.dbf:部门号C(8),部门名C(12),负责人C(8) 职工.dbf:职工号C(10),部门号C(8),姓名C(8),性别C(2),出生日期D(8) 工资.dbf:职工号C(10),基本工资N(8,2),津贴N(8,2),奖金N(8,2),扣除N(8,2) {TS}查询职工实发工资的正确命令是( )。A. SELECT姓名,(基本工资+津贴+奖金一扣除)As实发工资FROM工资B. SELECT姓名,(基本工资+津贴+奖金一扣除)As实发工资FROM工资; WHERE职工.职工号=工资.职工号C. SELECT姓名,(基本工资+津贴+奖金一扣除)AS实发工资; FROM工资,职工WHERE职工.职工号=工资.职工号D. SELECT姓名,(基本工资+津贴+奖金一扣除)AS实发工资; FROM工资JOIN职工WHERE职工.职工号=工资.职工号

●现有如下两个关系表: 职工(职工号,姓名,性别,年龄,职务,基本工资,职务津贴) 男职工(职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工资)要求修改男职工的工资信息,工资为职工表中对应职工的基本工资和职务津贴的和,以下SQL语句正确的是( )。( )A.UPDATE 男职工 SET 工资=职工.基本工资+职工.职务津贴 FROM 职工 WHERE 职工.职工号=男职工.职工号B.UPDATE 男职工 SET 工资=基本工资+职务津贴C.UPDATE 男职工, 职工 SET 工资=职工.基本工资+职工.职务津贴 WHERE 职工.职工号=男职工.职工号D.UPDATE 男职工 SET 工资=职工.基本工资+职工.职务津贴 FROM 男职工, 职工

现有如下关系: 职工(职工号,姓名,性别,职务)部门(部门编号,部门名称,职工号,姓名,部门地址,电话)其中,部门关系的外键是(63)。A.部门编号B.姓名C.职工号D.(职工号,姓名)

在下面两个关系中,职工号和部门号分别为职工关系和部门关系的主键。 职工(职工号,职工名,部门号,职务,工资)部门(部门号,部门名,部门人数)在这两个关系的属性中,只有一个属性是外键,( )是外部关键字。A.职工关系的“职工号”B.部门关系的“部门名”C.职工关系的“部门号”D.部门关系的“部门号”

职工(职工号,职工名,部门号,职务,工资)关系中职工号是主键,部门(部门号,部门名,部门人数,工资总额)关系中部门号是主键,在这两个关系的属性中,还有且只有一个属性是外键,这个外键是( )。A.职工关系的“职工名”B.职工关系的“部门号”C.部门关系的“部门名”D.部门关系的“部门号”

职212(职工号,职工名,部门号,职务,工资)关系中职工号是主键,部门(部门号,部门名,部门人数,工资总额)关系中部门号是主键,在这两个关系的属性中,还有且只有一个属性是外键,这个外键是( )。A.职工关系的“职工名”B.职工关系的“部门号”C.部门关系的“部门名”D.部门关系的“部门号”

设有关系:工资范围(职务,最低工资,最高工资),职工(职工号,职务,工资),要求任一职工,其工资值必须在其职务对应的工资范围之内,实现该需求的方法是(54)。A.建立职工.职务向工资范围.职务的参照完整性约束B.建立工资范围.职务向职工.职务的参照完整性约束C.建立职工表上的触发器程序审定该需求D.建立工资范围表上的触发器程序审定该需求

在下面的两个关系中,职工号和部门号分别为职工关系和部门关系的主键(或称主码)。 职212(职工号、职工名、部门号、职务、工资) 部门(部门号、部门名、部门人数、工资总额) 在这两个关系的属性中,只有一个属性是外键(或称外来键、外码、外来码)。它是 ( )。A.职工关系的“职工号”B.职工关系的“部门号”C.部门关系的“部门号”D.部门关系的“部门名”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职务、所属部门;一个是职工工资表,有字段:职工编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职务、所属部门;一个是职工工资表,有字段:职工编号、姓名、职务、所属部门、基本工资,那么连接两个表的公共字段应该是()。号、姓名、职务、所属部门、基本工资,那么连接两个表的公共字段应该是()。A、姓名B、职工编号C、职务D、D、所属部门所属部门

设有两个关系模式: 职工(职工号,姓名,性别,年龄,职务,工资,部门号); 部门(部门号,部门名称,经理名,地址,电话)试用SQL语句删除年龄大于70岁的职工信息。

职工的部门、职工号在“职工”表中,津贴在“工资”表中,两个表的公共字段是职工号,列出职工的部门、职工号和津贴等信息的SQL语句是:SELECT 职工.部门,职工.职工号,工资.津贴 FROM 职工,工资()。

下列符合第三范式的关系是()。A、教师(教师号,教师姓名,课程号,课程名,成绩)B、教师(教师号,教师姓名,性别,课程号,课程名,成绩)C、职工(职工号,职工姓名,性别,籍贯,所属部门编号,所属部门名称)D、职工(职工号,职工姓名,性别,籍贯,所属部门编号)

下列符合第三范式的关系是()。A、教师(教师号,教师姓名,课程号,课程名,成绩)B、教师(教师号,教师姓名,性别,课程号,课程名,成绩)C、职工(职工号,职工姓名,性别,籍贯,部门编号,部门名称)D、职工(职工号,职工姓名,性别,籍贯,部门编号)

下面的两个关系中,职工号和设备号分别为职工关系和设备关系的关键字:职工(职工号,职工名,部门号,职务,工资),设备(设备号,职工号,设备名,数量),两个关系的属性中,存在一个外键为()。A、设备关系的“职工号”B、设备关系的“设备号”C、职工关系的“设备号”D、职工关系的“职工号”

单选题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职务、所属部门;一个是职工工资表,有字段:职工编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职务、所属部门;一个是职工工资表,有字段:职工编号、姓名、职务、所属部门、基本工资,那么连接两个表的公共字段应该是()。号、姓名、职务、所属部门、基本工资,那么连接两个表的公共字段应该是()。A姓名B职工编号C职务DD、所属部门所属部门

单选题下面的两个关系中,职工号和设备号分别为职工关系和设备关系的关键字:职工(职工号,职工名,部门号,职务,工资),设备(设备号,职工号,设备名,数量),两个关系的属性中,存在一个外键为()。A设备关系的“职工号”B设备关系的“设备号”C职工关系的“设备号”D职工关系的“职工号”

问答题设有两个关系模式: 职工(职工号,姓名,性别,年龄,职务,工资,部门号); 部门(部门号,部门名称,经理名,地址,电话)试用SQL语句删除年龄大于70岁的职工信息。

填空题职工的部门、职工号在“职工”表中,津贴在“工资”表中,两个表的公共字段是职工号,列出职工的部门、职工号和津贴等信息的SQL语句是:SELECT 职工.部门,职工.职工号,工资.津贴 FROM 职工,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