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O4基站(BTS30)为搬迁站,其合分路配置为1SCU+1CDU,采用2面全向天线。该基站开通后,局方反映,覆盖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感觉比原基站小。请回答以下问题:若纯粹想从改变合分路的配置来改善覆盖,请问可以采用什么比较简洁的办法?为什么?假设基站的发射功率已调到最大。

某O4基站(BTS30)为搬迁站,其合分路配置为1SCU+1CDU,采用2面全向天线。该基站开通后,局方反映,覆盖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感觉比原基站小。请回答以下问题:若纯粹想从改变合分路的配置来改善覆盖,请问可以采用什么比较简洁的办法?为什么?假设基站的发射功率已调到最大。


相关考题:

某边际网搬迁工程,原基站配置为O2站,载频输出功率为40W,合路器损耗为1dB,馈线损耗为3dB,天线增益为11dBi。此基站位于两省交界处一个小山上,天线挂高近百米,山上树木较多,且覆盖区内有铁路直线穿过。其中火车厢体损耗为15dB,覆盖区内铁路线最远处距基站的空间损耗为142dB。手机最大发射功率2W,手机接收灵敏度为-102dBm。若不考虑手机因素,要在覆盖区火车车厢内能保证通话,且搬迁时天馈利旧,请按照华为公司的产品特点给出其具体设备配置,并计算此时覆盖区铁路线最远处车厢内的接收电平是否满足最低通话要求。

某边际网搬迁工程,原基站配置为O2站,载频输出功率为40W,合路器损耗为1dB,馈线损耗为3dB,天线增益为11dBi。此基站位于两省交界处一个小山上,天线挂高近百米,山上树木较多,且覆盖区内有铁路直线穿过。其中火车厢体损耗为15dB,覆盖区内铁路线最远处距基站的空间损耗为142dB。手机最大发射功率2W,手机接收灵敏度为-102dBm。请计算原有基站的EiRP和覆盖区内铁路线最远处车厢内的接收电平各为多少?

某边际网搬迁工程,原基站配置为O2站,载频输出功率为40W,合路器损耗为1dB,馈线损耗为3dB,天线增益为11dBi。此基站位于两省交界处一个小山上,天线挂高近百米,山上树木较多,且覆盖区内有铁路直线穿过。其中火车厢体损耗为15dB,覆盖区内铁路线最远处距基站的空间损耗为142dB。手机最大发射功率2W,手机接收灵敏度为-102dBm。请根据该站实际环境特点给出如何进行天线选型、工程设计和网规参数设置?

关于天线应用原则,不正确的是() A.在以覆盖铁路、公路沿线为目标的基站,可以采用宽波束的定向天线。如果覆盖目标为公路及周围零星分布的村庄,可以考虑采用全向天线;B.对于局部热点,如较为偏远或者孤立的机场等地区,首先考虑全向天线是否能够解决覆盖和容量需求,其次可考虑功分器+定向天线,这样能够起到控制覆盖范围,同时增大系统抵抗拥塞的能力;C.由于市区基站一般不要求大范围的覆盖距离,因此建议选用中等增益的天线,这样天线垂直面波束可以变宽,可以增强覆盖区内的覆盖效果。D.对于农村,如果要求基站覆盖周围的区域,且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基站周围话务分布比较分散,此时建议采用全向基站覆盖。

以下不是目前建设的WLAN网络常用覆盖方式是()A.WLAN单独覆盖B.WLAN与覆盖延伸系统合路覆盖C.与基站天线合路覆盖D.与基站天线分路覆盖

下面哪条不是直放站引入后带来的主要影响() A.施主基站的底噪B.施主基站的容量C.施主基站的覆盖D.施主基站覆盖区下的终端发射功率

华为搬迁友商网络,站型S2/2/2。如友商理论机顶功率输出为44.5dBm,那么应采用何种基站配置可以保证理论上搬迁后覆盖不下降() A.40W载频+CDUB.60W载频+CDUC.40W载频+EDUD.PBU+40W载频+ECDU

目前大部分的基站发射功率定标为20W,基站发射功率过小会严重影响基站的()。A、天线增益;B、覆盖范围;C、网络优化;D、驻波比;

郊区可以根据需要的覆盖面积来估计天线类型,以下哪些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周边基站比较少时可以采用半功率角为32º的天线三扇区组网以增强小区间的覆盖场强。B、若基站密度适中可采用65º半功率角的天线C、当周围基站分布很密时,其天线选择应参考城区基站的原则D、在郊区一般建议不使用带固定电倾角的天线,但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考虑个别采用

以下不是目前建设的WLAN网络常用覆盖方式是()A、WLAN单独覆盖B、WLAN与覆盖延伸系统合路覆盖C、与基站天线合路覆盖D、与基站天线分路覆盖

链路预算的结果是得到了()A、基站的覆盖小区范围B、基站的发射功率C、最大各向同性路径损耗D、基站的接收功率

计算题:请计算为什么在GSM系统中(近海覆盖基站算法除外),基站的最大覆盖范围是35公里。

从机顶发射功率角度考虑,SDR基站较传统基站具有的优势的根本原因是()。A、SDR基站发射功率远远大于传统基站B、SDR基站的射频模块支持多载波,在大站型配置下,无需合分路,无插损C、SDR基站采用基带和射频分离D、CPRI接口损耗小

双密度基站载频工作模式中,发射部分有不合路,(),(),发分集;接收部分有接收分路,接收独立,()。对于一般城市的郊区,S444配置的基站,建议发射部分配置为:宽带合路,接收部分配置为()。

下列哪个不属于解决覆盖问题的办法?()A、抬高天线角度B、加大基站发射功率C、选址加站D、对基站扩容

若某基站的发射功率为40dBm,则其对应的功率为()。

关于天线应用原则,不正确的是()A、在以覆盖铁路、公路沿线为目标的基站,可以采用宽波束的定向天线。如果覆盖目标为公路及周围零星分布的村庄,可以考虑采用全向天线;B、对于局部热点,如较为偏远或者孤立的机场等地区,首先考虑全向天线是否能够解决覆盖和容量需求,其次可考虑功分器+定向天线,这样能够起到控制覆盖范围,同时增大系统抵抗拥塞的能力;C、由于市区基站一般不要求大范围的覆盖距离,因此建议选用中等增益的天线,这样天线垂直面波束可以变宽,可以增强覆盖区内的覆盖效果。D、对于农村,如果要求基站覆盖周围的区域,且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基站周围话务分布比较分散,此时建议采用全向基站覆盖。

基站采用的天线增益越高,其覆盖效果越好。

进行海面远距离覆盖时,华为工程中推荐基站的硬件、天馈选择如下配置()A、选用大功率功放;B、高增益的双极化天线;C、EDU合路方式;D、采用定向小区,配置塔放。

通过一些操作,我们可以增加基站覆盖范围,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适当的增加基站的发射功率B、降低手机接入网络的最低电平值C、安装基站合路器D、安装塔顶放大器

下面哪条不是直放站引入后带来的主要影响()A、施主基站的底噪B、施主基站的容量C、施主基站的覆盖D、施主基站覆盖区下的终端发射功率

某O4基站(BTS30)为搬迁站,其合分路配置为1SCU+1CDU,采用2面全向天线。该基站开通后,局方反映,覆盖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感觉比原基站小。请回答以下问题:请写出SCU、CDU的最大插入损耗。

【BTS3X:网络综合分析】某局有一正常运行的BTS20基站,站型配置为S2/2/2,为了优化网络的需要,其SACCH复帧数设置为31。由于工程要求,需要把此BTS20基站更换成BTS30基站,站型配置不变,BTS30基站的软件版本为G3BTS32.30000.03.0529A。为了使该基站的BSC数据改动最少,请问该改哪些数据?为什么?

假设一个GSM900M基站TRX最大发射功率为40W,合路损耗为5.5dB,馈线损耗为2.01dB,使用的定向天线增益为13dB,则该基站天线有效辐射功率EIRP=()dBm。

单选题链路预算的结果是()A基站的覆盖小区范围B基站的发射功率C最大各向同性路径损耗D基站的接收功率

问答题某O4基站(BTS30)为搬迁站,其合分路配置为1SCU+1CDU,采用2面全向天线。该基站开通后,局方反映,覆盖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感觉比原基站小。请回答以下问题:若纯粹想从改变合分路的配置来改善覆盖,请问可以采用什么比较简洁的办法?为什么?假设基站的发射功率已调到最大。

问答题某O4基站(BTS30)为搬迁站,其合分路配置为1SCU+1CDU,采用2面全向天线。该基站开通后,局方反映,覆盖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感觉比原基站小。请回答以下问题:请写出SCU、CDU的最大插入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