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6岁,查体CT:右肝78mm×83mm巨大圆形均匀低密度影,边缘略分叶,分界清楚,无强化,CT值均为6HU。最可能的诊断为( )A、肝囊肿B、肝脓肿C、肝包虫病D、肝转移E、肝梗死

男,66岁,查体CT:右肝78mm×83mm巨大圆形均匀低密度影,边缘略分叶,分界清楚,无强化,CT值均为6HU。最可能的诊断为( )

  • A、肝囊肿
  • B、肝脓肿
  • C、肝包虫病
  • D、肝转移
  • E、肝梗死

相关考题:

典型肝脓肿CT表现包括()A、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病变B、中心区CT值略高于水低于正常肝组织C、密度均匀或不均匀D、病灶周围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形带E、环形带

脊髓空洞症的诊断要点有哪些()。A、CT平扫可见脊髓外形光滑,均匀膨大脊髓中央圆形低密度影B、CT平扫可见脊髓中央圆形低密度影C、CTM增强延迟扫描在空洞内见到高密度对比剂D、MRI可见髓内管状扩张影,信号均匀且与脑脊液相仿E、MRI可以发现有无合并其他病变

下述有关胆系CT横断面上描述哪几项是正确的是()A、正常肝内左、右胆管CT不能显示B、肝内胆管扩张呈树枝状低密度影C、肝门至胰头自上而下连续的环影是胆总管梗阻的表现D、胆管扩张常见于肿瘤、结石、炎症或外压性病变E、垂直走行的胆管扩张时呈柱形反之为圆形低密度影

CT横断面正常胆系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A、胆囊呈圆形、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光整B、胆囊的横经为2.5-4CM ,壁厚<3mmC、胆囊密度均匀,CT值0-15HUD、正常肝内胆管不显示E、肝总管位于肝门区 位于门静脉右后方的环形影

下列哪一项CT表现是错误的()A、胆囊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囊壁光整,CT值0-20HUB、脾脏近似新月状密度均匀CT值49HUC、肝实质密度均匀40-45HU,低于脾脏、胰腺和肾脏D、胰腺呈带状影密度均匀略低于肝脏,CT值40-50HUE、肾脏断面呈类圆形,轮廓光整密度均匀,CT值30-50HU

男,77岁,近来肝区不适,CT检查:肝左叶内可见3处小的圆形低密度影,增强CT扫描中央见无强化的低密度影,边缘强化呈高密度,外周有一稍低于肝密度的水肿带。门静脉完整通畅。应诊断为()。A、肝脓肿B、肝囊肿C、肝棘球蚴病D、肝结核E、肝转移瘤

典型肝脓肿CT可表现为()A、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B、中心区域CT值略高于水而低于正常肝组织C、密度均匀或不均匀D、病灶周围往往出现不同密度的环形带E、环状结构呈不同程度的增强

男,45岁。既往有肝硬化病史,CT提示肝右叶片块状低密度影,AFP800U/L。下列哪项诊断可能性最大()A、原发性肝癌B、海绵状血管瘤C、肝脓肿D、肝转移瘤E、肝脏腺瘤

脾梗死早期CT可表现为()A、三角形低密度影B、不规则形低密度影C、椭圆形低密度影D、圆形低密度影E、新月形低密度影

单选题男,66岁,查体CT:右肝78mm×83mm巨大圆形均匀低密度影,边缘略分叶,分界清楚,无强化,CT值均为6HU。最可能的诊断为( )A肝囊肿B肝脓肿C肝包虫病D肝转移E肝梗死

单选题男,77岁,近来肝区不适,CT检查:肝左叶内可见3处小的圆形低密度影,增强CT扫描中央见无强化的低密度影,边缘强化呈高密度,外周有一稍低于肝密度的水肿带。门静脉完整通畅。应诊断为()。A肝脓肿B肝囊肿C肝棘球蚴病D肝结核E肝转移瘤

单选题脾梗死早期CT可表现为()A三角形低密度影B不规则形低密度影C椭圆形低密度影D圆形低密度影E新月形低密度影

多选题患者男,42岁,因“肝区胀痛1年余,间断咳嗽1个月”来诊。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肝区可触及一包块,达右肋缘下6cm,质地如软骨,边界清,表面不平,移动性浊音(-)。目前考虑的诊断为()(提示: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AFP正常;HBsAg(-),抗HCV(-)。腹部CT:肝右叶及左内叶、尾状叶均为一巨大低密度影所占据,密度不均,直径约16cm,边界清楚,边缘有散在钙化灶,右叶中央为更低密度之液性区。胸部X线片:右肺上、下叶各一圆形高密度影,直径约2.5cm。)A肝癌B肝硬化C肝脓肿D肝海绵状血管瘤E肺癌F包虫病G肺脓肿

多选题典型肝脓肿CT表现包括()A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病变B中心区CT值略高于水低于正常肝组织C密度均匀或不均匀D病灶周围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形带E环形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