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甲和张某一起实施盗窃行为,盗得大量钱财,后被家人发现,在家人的劝说下,甲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供述了自己盗窃大量钱财的事实,但出于保护张某的目的,对张某盗窃的事实只字不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行为不能视为自首B、甲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自首C、对于甲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对于甲应当从重处罚

假定甲和张某一起实施盗窃行为,盗得大量钱财,后被家人发现,在家人的劝说下,甲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供述了自己盗窃大量钱财的事实,但出于保护张某的目的,对张某盗窃的事实只字不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的行为不能视为自首
  • B、甲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自首
  • C、对于甲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D、对于甲应当从重处罚

相关考题:

甲乙共同实施盗窃犯罪,盗得财物后,甲离去。乙发现屋内有一熟睡的少女,顿起歹意,将少女强奸,对于强奸少女案的处理()。 A、甲乙构成共同犯罪B、甲构成未遂,乙构成即遂C、甲构成中止,乙构成既遂D、由乙单独负刑事责任

关于自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深夜盗窃他人摩托车一辆,但是无法发动车,便将摩托车推往住处,路上遇到民警巡逻,警察见其深夜推车而不骑车,觉得可疑,便拦住盘问,甲见瞒不住,便主动交代了盗窃事实。甲的行为是自首B.甲实施绑架罪被公安机关抓获,羁押期间,甲又主动交待其曾伙同别人另外实施的一起抢劫案(未过诉讼时效),甲的行为是自首C.张某盗窃价值15000元的财物后逃到外地,因害怕从重处罚,就向原居住地的公安封信,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物隐藏地点。后张某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逮捕。张某的行为是自首D.甲、乙共同盗窃,甲被拘留后,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甲属自首

1987年7月,甲某因实施暴力抢劫而被人民法院依法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后其服刑表现不错,1999年7月被假释。2001年3月的一天,甲某盗窃一辆价值8万元多元的轿车而未被发现。2003年4月,甲某因参与敲诈勒索被逮捕,其后交代了自己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盗窃汽车的行为。(1)对甲某适用假释是否合法?为什么?(2)对甲某是否还需要撤销假释?为什么?(3)对甲某上述盗窃行为应如何处理?(4)对甲某上述敲诈高校钱财的行为应如何处理?(5)对甲某最后的刑罚应当如何确定?(6)假设甲某在假释考验期间并没有实施新的犯罪行为,而表现正常。现2003年4月,其因参与敲诈钱财行为而被逮捕,在侦查羁押期间发现甲某其实真实姓名为“贾某”,因为在1981年的春节期间曾经实施了一起重大爆炸案件,公安机关在全省发布通缉令而成为被通缉重大嫌疑犯,为了逃避侦查而改名为“甲某”。请问在此种情形下对其依法如何处理?为什么?

假定甲准备对富人丙家实施盗窃,多次到丙家门外进行观察,打探丙家人的行踪、活动规律,有一次甲正在观望时因形迹可疑被丙发现而被告发,则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不构成犯罪

张某从上候车室盗得一军人提包(本意是盗窃钱财),打开一看有人民币12000元,并有“五四”式手枪一支,子弹5发。张某将盗得的枪支弹药藏匿在自己家中,准备作为以后进行犯罪的工具。张某的行为构成()。A.盗窃罪B.盗窃罪和盗窃枪支弹药罪C.盗窃罪和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D.盗窃罪、盗窃枪支弹药罪和私藏枪支弹药罪

行为人盗窃了某一老太太的全部钱财,该老太太自杀。财物损失和老太太自杀是认定行为人构成盗窃罪的危害结果。

甲现年15岁,某晚潜入居民小区盗得100元财物后随即骑摩托车正欲离开,此时被小区保安乙发现,上前拦住甲的去路,甲为了逃跑,即强行冲撞乙,将其撞倒后逃走。经鉴定,乙构成重伤。甲的行为构成( )。A.由于甲没有达到法定年龄,因此无罪B.故意伤害罪C.抢劫罪D.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并罚

甲、乙共同实施盗窃,盗得财物后,甲离去。乙发现屋内有一熟睡少女,顿起歹意,将少女强奸,对于强奸少女的案件( )A.甲、乙构成共同犯罪B.由乙单独负刑事责任C.甲构成终止,乙构成既遂D.甲构成未遂,乙构成既遂

甲在实施盗窃行为之前,请乙代为销赃。甲盗得财物后,乙如约销赃,获赃款2000元。甲、乙二人平分了赃款。乙的行为( )。A 构成盗窃罪B 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C 构成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应当数罪并罚D 不构成犯罪

甲在盗窃之前,请乙代为销赃。甲盗得财物后,乙如约销赃,获赃款2000元。甲、乙二人平分了赃款。乙的行为( )。A.构成盗窃罪B.构成销售赃物罪C.构成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二罪D.不构成犯罪

甲教唆某仓库保管员乙为其提供一些仓库货物信息,后潜入仓库,盗得大批财物,销赃后分了一部分赃款给乙。甲、乙的行为性质是A.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乙的行为构成贪污罪B.两人的行为构成盗窃共同犯罪C.甲是盗窃罪主犯,乙是盗窃罪从犯D.两人的行为构成贪污共同犯罪

甲在盗窃之前,请乙代为销赃。甲盗得财物后,乙如约销赃,获赃款2 000元。甲、乙二人平分了赃款。乙的行为()。A.构成盗窃罪B.构成销售赃物罪C.构成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二罪D.不构成犯罪

甲乙共同实施盗窃犯罪,盗得财物后,甲离去。乙发现屋内有一熟睡的少女,顿起歹意,将少女强*,对于强*少女案的处理: A. 甲乙构成共同犯罪B. 甲构成犯罪未遂.乙构成犯罪既遂C. 甲构成犯罪中止,乙构成犯罪既遂D. 由乙单独负刑事责任

甲在盗窃之前,请乙代为销赃。甲盗得财物后,乙如约销赃,获赃款2000元。甲、乙二人平分了赃款。乙(  )。A.构成盗窃罪B.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C.构成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二罪D.不构成犯罪

甲现年15岁,某晚潜入居民小区盗得1000元财物后随即离开,此时被小区保安乙发现,由于甲身体强壮,乙没有上前将其抓住,而是尾随甲,待甲走到小区大门时,用对讲机呼叫其他保安前来抓住,此时,被甲发现,为了抗拒抓捕,将乙打成重伤,然后逃走。甲的行为构成()A、由于甲没有达到法定年龄,因此无罪B、故意伤害罪C、抢劫罪D、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并罚

甲入户盗窃,被乙发现后将甲打成轻伤,则甲的行为()。A、构成盗窃罪B、构成盗窃罪,但可以免予刑事处罚C、不构成犯罪D、构成故意伤害罪

甲在盗窃之前,请乙代为销赃。甲盗得财物后,乙如约销赃,获赃款2000元。甲.乙二人平分了赃款。乙的行为()。A、构成盗窃罪B、构成销售赃物罪C、构成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二罪D、不构成犯罪

李某多次向张某传授盗窃技能,张某一直未付诸实施,则李某的行为不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

甲现年15周岁。某晚潜入居民小区盗得1000元财物后随即离开,此时被小区保安乙发现。甲为了抗拒抓捕,将乙打成重伤后逃走。甲的行为()。A、由于甲没有达到法定年龄,因此无罪B、构成故意伤害罪C、构成抢劫罪D、构成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

张某从上候车室盗得一军人提包(本意是盗窃钱财),打开一看有人民币12000元,并有“五四”式手枪一支,子弹5发。张某将盗得的枪支弹药藏匿在自己家中,准备作为以后进行犯罪的工具。张某的行为构成()。A、盗窃罪B、盗窃罪和盗窃枪支弹药罪C、盗窃罪和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D、盗窃罪、盗窃枪支弹药罪和私藏枪支弹药罪

假定甲准备对富人丙家实施盗窃,多次到丙家门外进行观察,打探丙家人的行踪、活动规律,有一次甲正在观望时因形迹可疑被丙发现而被告发,则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不构成犯罪

甲某晚潜入乙家盗得面值100万元的记名支票一张,在乙挂失之前甲使用该支票从银行提出现金100万元,对于甲的行为定性错误的是()。A、构成盗窃罪B、构成票据诈骗罪C、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D、构成金融诈骗罪

多选题下列对犯罪未遂形态的认定,不正确的是________。A甲绑架乙后,向其家长勒索财物。乙家长报警后将乙救出。甲的行为未得逞,构成绑架罪未遂B甲骑摩托车抢夺乙的一只耳环,价值2万元,后甲感觉一只耳环用处不大,遂将其扔掉。甲的行为构成抢夺罪未遂C乙欲盗汽车,向甲借得盗车钥匙。乙盗车时发现该钥匙不管用,遂用其他工具盗得汽车。甲属于盗窃罪未遂D甲在黄金首饰柜台偷拿了一枚金戒指后迅速逃离,由于慌乱,金戒指掉落到电梯里,甲离开商场后才发现金戒指不见了。甲属于盗窃罪未遂

单选题甲、乙共同实施盗窃,盗得财物后,甲离去。乙发现屋内有一熟睡少女,顿起歹意,将少女强奸,对于强奸少女的案件()A甲、乙构成共同犯罪B由乙单独负刑事责任C甲构成终止,乙构成既遂D甲构成未遂,乙构成既遂

单选题甲入户盗窃,被乙发现后将甲打成轻伤,则甲的行为()。A构成盗窃罪B构成盗窃罪,但可以免予刑事处罚C不构成犯罪D构成故意伤害罪

多选题关于故意犯罪形态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3年真题]A甲绑架幼女乙后,向其父勒索财物。乙父佯装不管乙安危,甲只好将乙送回。甲虽未能成功勒索财物,但仍成立绑架罪既遂B甲抢夺乙价值1万元项链时,乙紧抓不放,甲只抢得半条项链。甲逃走60余米后,觉得半条项链无用而扔掉。甲的行为未得逞,成立抢夺罪未遂C乙欲盗汽车,向甲借得盗车钥匙。乙盗车时发现该钥匙不管用,遂用其他工具盗得汽车。乙属于盗窃罪既遂,甲属于盗窃罪未遂D甲在珠宝柜台偷拿一枚钻戒后迅速逃离,慌乱中在商场内摔倒。保安扶起甲后发现其盗窃行为并将其控制。甲未能离开商场,属于盗窃罪未遂

单选题2006年7月15日,某乙教唆某甲(哑巴)实施盗窃,甲成功盗窃一路人钱财50元。下述情形中()表述正确。A对乙应以盗窃行为论处,并应从重处罚B由于甲并非是又聋又哑的人,因此公安机关在询问甲时不应需要有通晓手语人帮助C由于甲是受他人教唆而实施实施治安管理行为,据此对甲应减轻处罚或不予处罚D对乙的行为以“教唆盗窃”行为论处,并应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