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取消中书省,开始实行的中央政体是()。A、二府三司制B、三省六部制C、一省制D、内阁制

明太祖取消中书省,开始实行的中央政体是()。

  • A、二府三司制
  • B、三省六部制
  • C、一省制
  • D、内阁制

相关考题:

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取消了中书省和丞相()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元朝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中书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政治性分权的特点有()。A. 中央当局和与中央当局不存在优劣关系的地方政体之间的权限分离B. 宪法是地方政体权限的司法基础C. 自主财政D. 相对于中央政府的独立政体

我国是在( )年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A.1992B.1993C.1994D.1995

( )年,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A.1992B.1993C.1994D.1995

中书省始设于(),成为总揽中央机要的秘书部门,是王朝的中央秘书厅。A、秦朝B、汉朝C、魏晋D、隋唐

唐朝中央政府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有政策“设计厅”之功能的是()。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行中书省

宋代政体的一大特色是行二府三司制。二府是中书省与()。A、尚书省B、门下省C、太尉府D、枢密院

元朝在中央设置的中书省职能相当于唐朝的()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吏部

明太祖废丞相,撤行中书省的目的是()A、健全地方职能B、厉行思想控制C、监视官吏百姓D、强化君主专制

洪武四年(1371)十二月,鉴于东南沿海海盗(包括与明敌对的方国珍、张士诚势力的残余)和倭寇的猖獗,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海禁政策开始实行。

元朝的中央政府称为()。A、府B、郡C、中书省D、州

通过“杯酒释兵权”来加强中央集权的皇帝是()A、明太祖B、宋太祖C、唐太宗

明太祖时,全国重大军政事务都由他亲自处理,忙得不可开交。这是因为他废除了()A、锦衣卫B、行中书省C、三司D、丞相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

三省六部制是隋代开始实行的中央官制。

1377年,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喉舌之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A、弥补废除丞相出现的权力空白B、进一步完善中央政权机构C、提高中央政权机构的行政效率D、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

“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文中的“朕”是指()A、汉武帝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

2003年明太祖的陵墓——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下列史实与明太祖有关的是() ①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设立六部 ②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③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 ④大兴文字狱⑤设立军机处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

隋唐以后,中央机构三省六部中的三省指的是()。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B、中书省、元外省、门下省C、门下省、尚书省、元外省D、元外省、中书省、尚书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993年我国预算管理体制进入重大改革时期,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B、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以1993年为基准年核定C、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在转移支付总额中占60%以上D、采用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资金是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发展方向

《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君主专制C、提高行政效率D、实现权力制衡

单选题明太祖取消中书省,开始实行的中央政体是()。A二府三司制B三省六部制C一省制D内阁制

单选题1377年,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喉舌之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A弥补废除丞相出现的权力空白B进一步完善中央政权机构C提高中央政权机构的行政效率D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

单选题明太祖时,全国重大军政事务都由他亲自处理,忙得不可开交。这是因为他废除了()A锦衣卫B行中书省C三司D丞相

单选题宋代政体的一大特色是行二府三司制。二府是中书省与()。A尚书省B门下省C太尉府D枢密院

单选题2003年明太祖的陵墓——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下列史实与明太祖有关的是() ①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设立六部 ②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③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 ④大兴文字狱⑤设立军机处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