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君主专制C、提高行政效率D、实现权力制衡
《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 B、强化君主专制
- C、提高行政效率
- D、实现权力制衡
相关考题:
(二)不计人过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选自司马光《涑水见闻》) 注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朝中官员。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佯:____________________ (2)悔不穷问 穷:___________________
唐袭隋制,中枢机构仍为三省。中书省主出命,长官为中书令,正二品。门下省主封驳,长官为侍中,正三品。尚书省主执行,长官为尚书令,正二品。为避忌讳,尚书省的实际长官为(),皆为从二品。A、左右仆射B、同三品C、参知政事D、同平章事
元朝中枢机构为中书省,三省制最终转变为一省制。中书省置中书令一人,常由皇太子兼领,真正实行宰相权的是中书令下属的(),由于元朝尚右,所以右丞相地位高于左丞相。A、左右丞相B、平章事C、参知政事D、左右仆射
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通判负责监督知州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C、通判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单选题唐袭隋制,中枢机构仍为三省。中书省主出命,长官为中书令,正二品。门下省主封驳,长官为侍中,正三品。尚书省主执行,长官为尚书令,正二品。为避忌讳,尚书省的实际长官为(),皆为从二品。A左右仆射B同三品C参知政事D同平章事
单选题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通判负责监督知州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C通判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多选题宋代设置枢密院掌军事,负责管理军籍、武官升迁调转、军事机密、边防布置及作战计划等。长官为枢密使、副,或知枢密院事,副职枢密副使或同知院事。枢密院长官的地位略低于同平章事,与()等统称执政官,与“同平章事”并称“宰执”。A参知政事B门下侍郎C中书侍郎D尚书左右丞
多选题元朝中枢机构为中书省,三省制最终转变为一省制。中书省置中书令一人,常由皇太子兼领,真正实行宰相权的是中书令下属的(),由于元朝尚右,所以右丞相地位高于左丞相。A左右丞相B平章事C参知政事D左右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