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领事裁判权。

简述领事裁判权。


相关考题:

简述清末的领事裁判权制度。

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正式确立于( )。A.1841年B.1842年C.1843年D.1845年

“收回领事裁判权”是清末法律改革的()A.最终目的B.根本目的C.直接目的D.权宜之计

题干中描述的特权即领事裁判权,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是一种治外法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第13条的规定是领事裁判权制度在中国的开端,它承认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司法主权。自此以后,许多西方国家援引最惠国条款,也取得了在华的领事裁判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下列关于领事裁判权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A、领事裁判权最早确立于1843年7月22日在香港公布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B、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对非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提起诉讼时,适用被告主义原则C、非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对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提起诉讼时,由中国法院管辖D、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案件,一审由各国在华领事法院或法庭审理

下列关于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国人与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间的民事诉讼案件,均依被告主义原则适用法律B.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之间在中国发生诉讼案件,由所属国领事法院与中国司法官员一同审理C.不同国家侨民之间的争讼,由中国法院管辖D.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与非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侨民之间的争讼案件由中国法院管辖

清末宣布修订法律后,西方列强放弃了在华领事裁判权。 (  )

简论清末领事裁判权的主要内容及其确立的法律后果。

如何全面理解领事裁判权?

最能反映英国侵华本质目的的条款是()A、割香港岛B、赔款C、协议关税D、领事裁判权

领事裁判权

“在华领事裁判权”

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

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受到破坏,规定外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

外国人只在租界里享有领事裁判权。

首先提出领事裁判权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

简述领事裁判权侧度的主要内容。

清末中国司法权受践踏的表现是()。A、观审B、会审C、领事裁判权D、会审公廨

清末中国司法权受侵害,对领事裁判权与会审公廨的表述不正确的有:()A、观审制度是领事本人的专有权B、治外法权不同于领事裁判权C、领事裁判权即会审公廨D、会审公廨受理的案件的主体均是本国人

名词解释题领事裁判权

问答题如何全面理解领事裁判权?

名词解释题“在华领事裁判权”

多选题近年以来,在中国攫取领事裁判权的国家有()A英国B美国C日本D秘鲁E印度

单选题首先提出领事裁判权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

单选题清末中国司法权受侵害,对领事裁判权与会审公廨的表述正确的是(  )。A观审制度是领事本人的专有权B治外法权不同于领事裁判权C领事裁判权即会审公廨D会审公廨受理的案件的主体均是本国人

问答题简述领事裁判权侧度的主要内容。

问答题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受到破坏,规定外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