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将都城迁至河南洛阳。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将都城迁至河南洛阳。


相关考题:

试述北魏洛阳城的布局特征及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

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将都城迁至:()A.运城B.平城C.平遥D.太原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其原因与孝文帝的哪方面的改革有关()A.迁都洛阳B.将鲜卑姓氏改为汉姓C.学说汉话D.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迁都洛阳及其进行一系列汉化政策,使都城洛阳经济繁荣,商业发达,成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京城贸易大都会。这位皇帝是()。A.汉光武帝B.北魏孝文帝

学者晁福林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把民族融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下列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②将都城迁往咸阳③鲜卑贵族必须说汉话④鼓励鲜卑人穿汉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④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为了适应经济中心南移的局势。 (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规模兴建佛寺,使得洛阳的佛寺数量剧增,佛寺竟达1367座,其中以规模最大的是()。A、永宁寺B、白马寺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始开凿()。A、龙门石窟B、莫高窟C、大足石刻D、云冈石窟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从平城迁都到洛阳,平城是今天的()。

迁都洛阳及其进行一系列汉化政策,使都城洛阳经济繁荣,商业发达,成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京城贸易大都会。这位皇帝是()。A、汉光武帝B、北魏孝文帝

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将都城迁至:()A、运城B、平城C、平遥D、太原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其原因与孝文帝的哪方面的改革有关()A、迁都洛阳B、将鲜卑姓氏改为汉姓C、学说汉话D、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开凿于()。A、北魏B、北周C、隋D、唐

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A、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B、成吉思汗——建立元朝C、汉武帝——修筑长城D、耶律阿保机——建立西夏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法错误的是()A、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B、迁都洛阳C、加速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D、不利于北魏经济的发展

学者晁福林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把民族融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下列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 ②将都城迁往咸阳 ③鲜卑贵族必须说汉话 ④鼓励鲜卑人穿汉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④

填空题河南的古代都城遗址有开封、洛阳、()、()、()

多选题商朝时,盘庚把都城迁到殷,“殷”位于现在的(  )。A河南商丘B河南安阳C河南洛阳D河南开封

单选题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A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B成吉思汗——建立元朝C汉武帝——修筑长城D耶律阿保机——建立西夏

单选题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将都城迁至:()A运城B平城C平遥D太原

单选题迁都洛阳及其进行一系列汉化政策,使都城洛阳经济繁荣,商业发达,成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京城贸易大都会。这位皇帝是()。A汉光武帝B北魏孝文帝

判断题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将都城迁至河南洛阳。A对B错

填空题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从平城迁都到洛阳,平城是今天的()。

单选题公元(  )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A490B491C492D493

单选题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其原因与孝文帝的哪方面的改革有关()A迁都洛阳B将鲜卑姓氏改为汉姓C学说汉话D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单选题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始开凿()。A龙门石窟B莫高窟C大足石刻D云冈石窟

判断题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为了适应经济中心南移的局势。( )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