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规定,轿厢与对重间的最小距离为()。A、300B、100C、80D、50

按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规定,轿厢与对重间的最小距离为()。

  • A、300
  • B、100
  • C、80
  • D、50

相关考题: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对于钢丝绳曳引电梯,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而曳引机按电梯上行方向旋转时,应不能提升空载轿厢。()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在底坑安装缓冲器时,缓冲器的中心线应与轿厢或对重上的碰板中心对正,允许偏差为()mm。A.10B.20C.30D.40

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用三根或三根以上钢丝绳悬挂轿厢和对重的乘客电梯,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6。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限速器是用来限制轿厢运行速度,使轿厢不可能超过额定速度运行。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轿厢缓冲器支座下的底坑地面应能承受()的作用力。A.至少5000NB.满载轿厢静载1.5倍C.满载轿厢静载1.25倍D.满载轿厢静载4倍

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轿厢安全钳动作后,轿厢上防止电梯再启动的电气安全装置是;()。A.超载开关B.检修开关C.停止开关D.安全钳开关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轿厢及其关联部件与对重(或平衡重)及其关联部件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mm。A.10B.50C.150

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附录M规定,曳引力公式T1/T2≤efα用于()工况。A、轿厢装载额定载荷的静载工况B、轿厢装载125%额定载荷的静载工况C、轿厢装载和紧急制动工况D、对重压在缓冲器上,曳引机向上方向旋转的电梯滞留工况

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附录M规定,曳引力公式≤用于()工况。A、轿厢装载和紧急制动工况B、轿厢装载125%额定载荷的静载工况C、对重压在缓冲器上,曳引机向上方向旋转的电梯滞留工况

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在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中,包括速度监控和减速元件,应能检测出上行轿厢的速度失控,其下限是电梯额定速度的(),上限是9.9.3规定的速度,并应能使轿厢制停,或至少使其速度降低至对重缓冲器的设计范围。A、95%B、115%C、125%

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中规定,轿厢和对重反绳轮应设有()。A、防护罩B、挡绳装置C、对重块压板D、对重块顶杆

依据《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8621-2012),对于曳引驱动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应安装在()。A、对重下面B、轿厢下面C、轿顶上面

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附录M规定,曳引力公式T1/T2≤efα用于()A、轿厢装载和紧急制动工况。B、轿厢装载125%额定载荷的静载工况。C、对重压在缓冲器上,曳引机向上方向旋转的电梯滞留工况。

按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规定,门刀与层门地坎,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间隙应为()mm。A、5~8B、5~10C、8~10D、6~8

按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规定,轿厢在两端站的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耗能型缓冲器应为()mm。A、150~400B、200~350C、200~400

DB11/419-2007《电梯安装维修作业安全规范》中规定,轿厢上行时轿顶与对重底部汇合前()在对重井道壁安装“对重接近,注意安全”的标志。A、1~2mB、2~3mC、3~4mD、4~5m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轿厢及其关联部件与对重(或平衡重)及其关联部件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mm。A、10B、50C、150

依据《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8621-2012),当采用有效措施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采用有孔的电梯井道壁B、轿厢及其关联部件与对重及其关联部件之间的距离可以缩小至20mmC、对重可以设置在与轿厢分离的井道内D、导向滑轮可以安装在井道顶部轿顶的投影内

单选题按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规定,轿厢与对重间的最小距离为()。A300B100C80D50

单选题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中规定,轿厢和对重反绳轮应设有()。A防护罩B挡绳装置C对重块压板D对重块顶杆

单选题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在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中,包括速度监控和减速元件,应能检测出上行轿厢的速度失控,其下限是电梯额定速度的(),上限是9.9.3规定的速度,并应能使轿厢制停,或至少使其速度降低至对重缓冲器的设计范围。A95%B115%C125%

单选题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附录M规定,曳引力公式T1/T2≤efα用于()A轿厢装载和紧急制动工况。B轿厢装载125%额定载荷的静载工况。C对重压在缓冲器上,曳引机向上方向旋转的电梯滞留工况。

单选题按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规定,门刀与层门地坎,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间隙应为()mmA5~8B5~10C8~10D6~8

单选题DB11/419-2007《电梯安装维修作业安全规范》中规定,轿厢上行时轿顶与对重底部汇合前()在对重井道壁安装“对重接近,注意安全”的标志。A1~2mB2~3mC3~4mD4~5m

单选题按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规定,轿厢在两端站的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耗能型缓冲器应为()mm。A150~400B200~350C200~400

单选题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附录M规定,曳引力公式T1/T2≤efα用于()工况。A轿厢装载额定载荷的静载工况B轿厢装载125%额定载荷的静载工况C轿厢装载和紧急制动工况D对重压在缓冲器上,曳引机向上方向旋转的电梯滞留工况

单选题依据《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8621-2012),对于曳引驱动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应安装在()。A对重下面B轿厢下面C轿顶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