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地下水位埋深2.0m,未打桩前的液化判别等级如表9-7所示,采用打入式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为400mm×400mm,桩长l=15m,桩间距s=1.6m,桩数20×20根,置换率ρ=0.063,打桩后液化指数由原来的12.9降为( )。A. 2.7 B. 4. 5 C. 6.8 D. 8.0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地下水位埋深2.0m,未打桩前的液化判别等级如表9-7所示,采用打入式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为400mm×400mm,桩长l=15m,桩间距s=1.6m,桩数20×20根,置换率ρ=0.063,打桩后液化指数由原来的12.9降为( )。

A. 2.7 B. 4. 5 C. 6.8 D. 8.0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第4. 4. 3条和第4. 3. 5条,
已知打桩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计算公式为:N1=NP+100ρ(1-e-0.3NP),则可得:
深度4m处,N1=5+100×0.063×(1-2.718-0.3×5)=9.89;
深度5m处,N1=9+100×0.063×(1-2.718-0.3×9)=14.88;
深度7m处,N1=6+100×0.063×(1-2.718-0.3×6)=11.26;
打桩后5m处实际系数大于临界系数,则液化点只有4m及7m两个,液化指数为:

相关考题:

某场地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地震设计分组为第三组。地下水位在-1.000m,地基土层分布及有关参数情况见题21~22图。经判定,②层粉砂为液化土层。为了消除②层土液化,提高其地基承载力,拟采用直径400mm振动沉管砂石桩进行地基处理。 假定,砂石桩的置换率m=11%,桩按等边三角形布置。试问,桩的中心距s(m),与下列何项最为接近(  )A. 1.00B. 1.15C. 1.25D. 1.40

某场地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地震设计分组为第三组。地下水位在-1.000m,地基土层分布及有关参数情况见题21~22图。经判定,②层粉砂为液化土层。为了消除②层土液化,提高其地基承载力,拟采用直径400mm振动沉管砂石桩进行地基处理。 假定,筏板基础底面标高为-2.500m,砂石桩桩长7m,砂石桩与土的应力比n=3,要求经处理后的基底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spk不小于138kPa。试问,初步设计时,砂石桩的最小面积置换率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根据地区经验,地基处理后,②层土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可提高10%。A. 6%B. 9%C. 10%D. 16%

某工程采用400mm×400mm、长26m(有一个接头)的钢筋混凝土打入式预制桩。设计中采取了下列设计参数,其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Ⅱ,桩中心距0.8m;Ⅲ.桩底进入硬质土层1.2m;Ⅳ.配筋率0.8%A.Ⅰ、ⅡB.Ⅲ、ⅣC.Ⅰ、ⅢD.Ⅱ、Ⅳ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的规定,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抗震验算时,打入式预制桩,当平均桩距为3倍桩径且桩数为6×6时,当打桩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达到不液化的要求时,对桩尖持力层作强度校核时,桩群外侧的应力扩散角应取为( )。A. 0° B. 10° C. 25° D. 30°

某建筑工程场地地质资料为:0?-5m为黏土,qsik=30kPa,-5~-15m为粉土,黏粒含量2.5%,qsik=20kPa,-15~-30m为密砂,qsik=50kPa,qpk =3510kPa。建筑物采用预制方桩,桩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桩长16.5m,桩顶离地面-1.5m,桩承台底面离地面-2.0m,桩顶0.5m嵌入桩承台,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下-3.0m,场地位于8度地震区。试求:(2)地表下-10.0m处实际标贯锤击数为7击,临界标贯锤击数10击时,按桩承受全部地震作用,单桩竖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是( )kN。A. 452 B. 565 C. 653 D. 950

在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中的低承台群桩基础,若打桩前该液化土层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为10击,打入式预制桩的面积置换率为3.3%,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计算,试问打桩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 ) A. 10 击 B.18 击 C. 13 击 D. 30 击

某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其地层如下:①层黏土,可塑,层厚8m,②层粉砂,层厚4m,稍密状,在其埋深9.0m处标贯击数为7击,场地地下水位埋深2.0m。拟采用正方形布置,截面为300mm×300mm预制桩进行液化处理,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问其桩距至少不少于下列哪一选项时才能达到不液化?(  )A、800mmB、1000mmC、1200mmD、1400mm

在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中的低承台群桩基础,若打桩前该液化土层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为10击,打入式预制桩的面积置换率为3.3%,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计算,试问打桩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A) 10 击 (B) 18 击(C) 13 击 (D) 30 击

某一高层建筑物箱形基础建于天然地基上,基底标高-6.0m,地下水埋深-8.0m,如图所示: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为判定液化等级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如图所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01)计算液化指数并划分液化等级,下列()是正确的。

某一建筑物按抗震要求为乙类建筑,条形基础宽度b=2.0m,埋深d=2.0m,地基剖面如图5所示,基础底面下各层土的厚度、土性指标等如表2所示,荷载按地震效应组合计算,作用在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标准值Fk=450kN。对液化土层进行砂石桩挤密处理,砂石桩直径400mm,正方形排列,要求将孔隙比从0.9降低到0.7,则砂石桩间距为(  )m。A.1.2B.1.5C.1.68D.2.1

某民用建筑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8 m黏土,可塑; ② 8~12 m细砂土,稍密; ③ 12~18 m泥岩中风化。 地下水位2.0 m,在9 m及11 m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分别为5和8,场地地震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物采用打入式桩基础,桩截面为250 mm×250 mm,桩距为1.0 m,砂土层侧摩阻力为40 kPa,进行桩基抗震验算时砂土层的侧阻力宜取( )kPa。A 13B 20C 27D 40

某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物采用筏形基础,埋深为3m,场地为砂土场地,地下水位为4.0m,在5.0m、10.0m、 16.0m处的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分别为7、12、18,如在筏形基础下采用混凝土预制桩基础,桩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桩长为17m,桩间距为1.6m,正方形布桩,桩数为16×32根,打桩后可能发生液化的点有( )个。A.0B.1C.2D.3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地下水位于地表下3m,某钻孔揭示的地层及标贯资料如表所示。经初判,场地饱和砂土可能液化,试计算该钻孔的液化指数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为简化计算,表中试验点数及深度为假设)(  ) A. 0 B. 1.6 C. 13.7 D. 19

某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所采用条形基础宽度b=2.0m,埋深2.0m,地基剖面如图9-5所示,场地土层勘察资料如表9-10所示。作用在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标准值为Fk=450kN,荷载按地震效应组合计算。(3)对液化土层进行砂石桩挤密处理,砂石桩直径400mm,正方形排列,要求将孔隙比从0.9降低到0.7,则砂石桩间距为( )m。A. 1.2 B. 1.5 C. 1.68 D. 2. 1

某建筑场地为砂土场地,砂层厚10.0 m,10.0 m以下为卵石土,在6.0 m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为16击,地下水埋深为2.0 m,拟采用打入式桩箱基础,正方形布桩,桩径为250 mm×250 mm,桩距为1.0 m,桩数为51×119=6069根,场地处于8度烈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为0.30 g,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相关要求,打桩后桩间土的液化性应判定为( )。 A 液化 B不液化 C不能判断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2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地下水位埋深6.0m,地层资料见下表,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用标准贯入试验进行进一步液化判别,该场地液化等级为下列哪个选项(  )A. 轻微B. 一般C. 中等D. 严重

某公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其联合柱下桩基采用边长为400mm预制方桩.承台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柱及承台下桩的布置、地下水位、地基土层分布及相关参数如题图所示。该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该建筑物为对水平位移不敏感建筑。单桩水平静载试验表明地面处水平位移为10mm,所对应的水平荷载为32kN。假定,作用于承台顶面的弯矩较小,承台侧向土水平抗力效应系数ηl=1.27,桩顶约束效应系数ηr=2.05。试问,当验算地震作用桩基的水平承载力时,沿承台长方向,群桩基础的基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Rh(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①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②Sa/d计算中,d可取为方桩的边长。n1=3,n2=2。 A. 60 B. 75 C. 90 D. 105

某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其柱下桩基采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桩),桩外径400mm,壁厚95mm,桩尖为敞口形式。有关地基各土层分布情况、地下水位、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桩侧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及桩的布置、柱及承台尺寸等,如图5-12所示。该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细中砂层土初步判别认为需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土层厚度中心A点的标准贯入锤击数实测值N为6。试问,当考虑地震作用,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计算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时,细中砂层土的液化影响折减系数ψl,应取下列何项数值?(A)0 (B)1/3 (C)2/3 (D)1.0

某高层住宅,采用筏板基础,基底尺寸为21m×30m,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地基处理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桩直径为400mm。地基土层分布及相关参数如图5-14所示。假定CFG桩面积置换率m为6%,桩按等边三角形布置。试问,CFG桩的间距s(m),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A)1.45 (B)1.55 (C)1.65 (D)1.95

某公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其联合柱下桩基采用边长为400mm预制方桩.承台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柱及承台下桩的布置、地下水位、地基土层分布及相关参数如题图所示。该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假定,②层细砂在地震作用下存在液化的可能,需进一步进行判别。该层土厚度中点的标准贯入锤击数实测平均值N=11。试问,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有关规定,基桩的竖向受压抗震承载力特征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⑤层粗砂不液化。 A. 1300 B. 1600 C. 1700 D. 2600

某公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其联合柱下桩基采用边长为400mm预制方桩.承台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柱及承台下桩的布置、地下水位、地基土层分布及相关参数如题图所示。该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假定,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承台的有效高度h0=1400mm。试问,承台受角桩1冲切的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3200 B. 3600 C. 4000 D. 4400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上地区,建筑桩基不宜采用()。A、打入预制桩B、预应力混凝土管桩C、沉管灌注桩D、冲孔挤扩灌注桩

单选题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上地区,建筑桩基不宜采用()。A打入预制桩B预应力混凝土管桩C沉管灌注桩D冲孔挤扩灌注桩

单选题某民用建筑场地地层资料如下:①0~8m,黏土,可塑;②8~12m,细砂土,稍密;③12~18m,泥岩,中风化。地下水位2.0m,在9m及11m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分别为5和8,场地地震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物采用打入式桩基础,桩截面为250mm×250mm,桩数为6×6=36(根),桩距为1.0m,砂土层侧摩阻力为40kPa,进行桩基抗震验算时砂土层的侧阻力宜取()kPa。()A13B20C27D40

单选题某建筑物处在深厚均质软黏土地基上,筏板基础。承载力要求达到160kPa,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cm。初步方案采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主要设计参数为:桩长15.0m,桩径50cm,置换率为20%。经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58kPa,工后沉降达到22cm。为满足设计要求,采取()的改进措施最为合理。A桩长和置换率不变,增加桩径B在水泥土桩中插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形成加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C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和置换率不变D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的部分水泥土桩改用较长的素混凝土桩,形成长短桩复合地基

单选题某建筑的低承台群桩基础存在液化土层,若打桩前该液化土层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为10击,打入击式预制桩的面积置换率为4.3%。试问:打桩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鼓(击)最接近下列()项。A12B14C18D25

单选题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的规定,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抗震验算时,打入式预制桩,当平均桩距为3倍桩径且桩数为6×6时,当打桩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达到不液化的要求时,对桩尖持力层作强度校核时,桩群外侧的应力扩散角应取为(  )。A0°B10°C25°D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