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20分)材料:据新华社2009年1 2月1 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1 8日下午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推动政法工作全面发展进步,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注*三项重点工作①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抓源头,清积案,建机制,强基层,努力化解老矛盾,有效预防新矛盾,进一步形成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社会环境。②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③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在提高执法能力、细化执法标准、强化执法管理监督、加强政法机关党的建设上取得新进步,进一步提高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的执法公信力,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请结合当前政法领域的三项重点工作,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依法治国基本内涵的理解。答题要求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2.无观点和论述,照搬材料原文不得分;3.不少于400字。


(本题20分)


材料:


据新华社2009年1 2月1 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1 8日下午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推动政法工作全面发展进步,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注*三项重点工作


①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抓源头,清积案,建机制,强基层,努力化解老矛盾,有效预防新矛盾,进一步形成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社会环境。②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③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在提高执法能力、细化执法标准、强化执法管理监督、加强政法机关党的建设上取得新进步,进一步提高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的执法公信力,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问题


请结合当前政法领域的三项重点工作,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依法治国基本内涵的理解。


答题要求


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


2.无观点和论述,照搬材料原文不得分;


3.不少于400字。




参考解析

解析:

(本题20分)


【参考答案(要点)】


1.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包括人民民主、法制完备,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和权力制约四个方面。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法制完备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


2.在政法领域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及当前社会矛盾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推进政法工作的关键环节。


3.在政法工作领域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巩固依法治国政治基础的关键环节。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满足社会发展客观要求,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创新实践。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是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规范、各项权力依法约束的必然遵循。


【考点】


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依法治国)


【详解】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包括人民民主、法制完备、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权力制约等内容。


第一,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相辅相成。依法治国的“法”应当是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而不是当权者的个人意志和工具,这就要求在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各个环节贯彻民主要求,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和法治的良好互动既是服务大局的要求和体现,也是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法制完备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制完备不仅是指形式意义上的完备,即法律制度的门类齐全,也是指实质意义上的完备,即法律制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符合公平正义的价值要求。当前,针对社会管理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法律上应及时做出回应,确保有法可依,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这也是完备法制的要求。


第三,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首先,宪法法律应该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达和体现,要形成依法有序表达诉求的畅通渠道,通过公众参与、民主立法实现科学立法。其次,宪法法律的运行应有利于有效解决问题,有利于公平正义的实现,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后,宪法法律的权威还要求树立和维护执法部门的权威,而执法部门的权威来自于公正廉洁执法,执法有了公信力,执法部门、宪法法律才有权威和公信力。


第四,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权力是一柄双刃剑,依法治国的关键就是要在发挥权力效能的同时,防止其滥用和扩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建立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通过权力制约权力,通过权利制约权力,实现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不断提高执法公信力和宪法法律权威。


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人民民主、法制完备、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权力制约等内容,这是回答的重点。题中难点和关键是要把这四个方面的内涵与政法三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


总体来说,两者的结合点主要包括,从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看,发扬人民民主有利于社会矛盾化解;法制完备要求法律与时俱进,及时回应社会管理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则不仅要求宪法法律本身是良法,也要求执法的公正廉洁,要求宪法法律的运行能有利于社会矛盾化解和权利保障;权力制约显然要求公正廉洁执法。从政法三项重点工作看,社会矛盾化解要求发扬人民民主;社会管理创新要求民主参与,要求法制完备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有法可依;公正廉洁执法要求树立宪法法律权威,要求权力制约。


回答角度和具体思路可以多样化,但要注意以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为主线,将政法三项重点工作与依法治国基本内涵的关联有机融入论述之中,不宜将重点放在三项工作上,本末倒置。


相关考题:

已知某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差额160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为-100亿美元,误差与遗漏为1o亿美元,则该国储备资产增减额为(  )。A.70亿元B.-70亿美元C.+60亿美元D.+27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