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色底物法一般产色物质选用对硝基苯胺(PNA),游离的PNA呈黄色,测定波长为A.405nmB.255nmC.805nmD.105nmE.340nm

发色底物法一般产色物质选用对硝基苯胺(PNA),游离的PNA呈黄色,测定波长为

A.405nm
B.255nm
C.805nm
D.105nm
E.340nm

参考解析

解析:发色底物法主要是利用测定产色物质的吸光度变化来推算所测定物质的含量。一般产色物质选用对硝基苯胺(PNA),游离的PNA呈黄色,测定波长为405nm,而连接PNA的化合物为无色。利用该法检测的物质有AT-Ⅲ、PLG、PC、PS等。

相关考题:

发色底物法一般产色物质选用对硝基苯胺(PNA),游离的PNA呈黄色,测定波长为A、405nmB、205nmC、805nmD、105nmE、900nm

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AT-Ⅲ活性,其显色的深浅A.与AT-Ⅲ活性呈负相关B.与AT-Ⅲ活性呈正相关C.与剩余的凝血酶呈负相关D.与剩余凝血酶的量无关E.与释放出的显色基团(PNA)多少无关

关于pNa测定,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 A.测定用的高纯水或溶液都要加入碱化剂B.电池的电动势与溶液 pNa值符合能斯特方程C.在用一种 pNa值的溶液定位后,测第二种溶液的 pNa值时,误差应在 0.05之内D.已知某待测溶液的 pNa值为5,最好选用 pNa2和pNa4标准溶液来校准仪器

pH、pNa测量都属直接电位法,测量前 ( ) A.测pH要加碱化剂B.测pNa要加碱化剂C.测pH、pNa都要加碱化剂D.测pH、pNa都不加碱化剂

发色底物法一般产色物质选用对硝基苯胺(PNA),游离的PNA呈黄色,测定波长为A.405nmB.255nmC.805nmD.105nmE.900nm

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AT一Ⅲ活性,其显色的深浅A.与AT~Ⅲ活性呈负相关B.与AT~Ⅲ活性呈正相关c.与剩余的凝血酶呈负相关D.与剩余凝血酶的量无关E.与释放出的显色基团(PNA)多少无关

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抗凝血酶活性检测的有关理论 ( )A、在该试验中,加入过量的凝血酶,使其与受检者血浆中的抗凝血酶形成1:1复合物B、剩余的凝血酶作用于的带有对硝基苯胺(PNA)显色基团的发色底物S-2238C、裂解出的PNA呈颜色变化D、剩余的凝血酶越多,裂解产生的PNA越多,显色越深E、显色越深,表明抗凝血酶活性越高

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抗凝血酶的过程中,剩余的凝血酶作用于发色底物释出的显色基团是A、硝普钠B、硝酸铵C、对硝基苯酚D、二硝基苯胺E、二硝基氯苯

采用发色底物法进行血浆纤溶酶原活性测定,需要向受检血浆中加入A、对硝基苯胺和链激酶B、对硝基苯胺和发色底物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发色底物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链激酶E、链激酶和发色底物

作用于发色底物Chromozym PCA,释放显色基团PNA的物质是A、PCB、PSC、TFPID、t-PAE、APC

IFCC推荐测定ALP的底物为A.对硝基酚磷酸盐B.2-氨基-2-甲基丙醇C.对硝基苯酚D.磷酸对硝基苯胺E.对硝基苯胺

耦联过氧化物酶(POD)作为工具酶的反应中,如显色底物为邻联甲苯胺(OT),最后呈色颜色为A:蓝色B:黄色C:红色D:紫色E:棕色

测PNa时,为防止H+对Na+测定干扰,应向溶液中加()。

简述PNa电极法测定水中Na+的原理。

水质PNA值的测定,可选用的参比电极是()。A、玻璃电极B、标准氢电极C、甘汞电极D、PNA电极

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抗凝血酶活性检测的有关理论()A、在该试验中,加入过量的凝血酶,使其与受检者血浆中的抗凝血酶形成1:1复合物B、B.剩余的凝血酶作用于的带有对硝基苯胺(PN显色基团的发色底物S-2238C、裂解出的PNA呈颜色变化D、剩余的凝血酶越多,裂解产生的PNA越多,显色越深E、显色越深,表明抗凝血酶活性越高

关于pNa测定,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测定用的高纯水或溶液都要加入碱化剂B、电池的电动势与溶液pNa值符合能斯特方程C、在用一种pNa值的溶液定位后,测第二种溶液的pNa值时,误差应在0.05之内 D、已知某待测溶液的pNa值为5,最好选用pNa2和pNa4标准溶液来校准仪器

pH、pNa测量都属直接电位法,测量前()A、 测pH要加碱化剂B、 测pNa要加碱化剂C、 测pH、pNa都要加碱化剂D、 测pH、pNa都不加碱化剂

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抗凝血酶活性检测的有关理论()。A、在该试验中,加入过量的凝血酶,使其与受检者血浆中的抗凝血酶形成1:1复合物B、B.剩余的凝血酶作用于带有对硝基苯胺(PN显色基团的发色底物S-2238C、裂解出的PNA呈颜色变化D、剩余的凝血酶越多,裂解产生的PNA越多,显色越深E、显色越深,表明抗凝血酶活性越低

以邻硝基苯酚-β-吡喃半乳糖苷(ONPG)作为反应系统的底物,经过β-半乳糖苷酶作用后,释放出硝基酚(ONP),后者呈()色。在()处有吸收峰,也可进行比色测定。酶活力(),释放出的硝基酚越多,黄色越深。

利用碱性磷酸酶催化对硝基酚磷酸酯(无色色原)水解生成对硝基酚(黄色色原),测定光吸收的变化在()A、340nm波长B、405nm波长C、505nm波长D、610nm波长E、510nm波长

pNa测定时,碱化剂也可用氨水。

单选题利用碱性磷酸酶催化对硝基酚磷酸酯(无色色原)水解生成对硝基酚(黄色色原),测定光吸收的变化在()A340nm波长B405nm波长C505nm波长D610nm波长E510nm波长

填空题以邻硝基苯酚-β-吡喃半乳糖苷(ONPG)作为反应系统的底物,经过β-半乳糖苷酶作用后,释放出硝基酚(ONP),后者呈()色。在()处有吸收峰,也可进行比色测定。酶活力(),释放出的硝基酚越多,黄色越深。

单选题发色底物法一般产色物质选用对硝基苯胺(PNA),游离的PNA呈黄色,测定波长为()A405nmB255nmC805nmD105nmE900nm

单选题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抗凝血酶活性检测的有关理论( )A在该试验中,加入过量的凝血酶,使其与受检者血浆中的抗凝血酶形成1:1复合物B剩余的凝血酶作用于的带有对硝基苯胺(PNA)显色基团的发色底物S-2238C裂解出的PNA呈颜色变化D剩余的凝血酶越多,裂解产生的PNA越多,显色越深E显色越深,表明抗凝血酶活性越高

单选题pH、pNa测量都属直接电位法,测量前()A 测pH要加碱化剂B 测pNa要加碱化剂C 测pH、pNa都要加碱化剂D 测pH、pNa都不加碱化剂

单选题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抗凝血酶活性检测的有关理论?(  )A在该试验中,加入过量的凝血酶,使其与受检者血浆中的抗凝血酶形成1:1复合物B剩余的凝血酶作用于带有对硝基苯胺(PNA)显色基团的发色底物S-2238C裂解出的PNA呈颜色变化D剩余的凝血酶越多,裂解产生的PNA越多,显色越深E显色越深,表明抗凝血酶活性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