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8岁,腹股沟斜疝术后,该患者术后第1天可采取何种体位A.患侧卧位B.平卧位C.半卧位D.曲膝仰卧位E.健侧卧位

患者,男,38岁,腹股沟斜疝术后,该患者术后第1天可采取何种体位

A.患侧卧位
B.平卧位
C.半卧位
D.曲膝仰卧位
E.健侧卧位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患者,男,25岁,搬运工人,腹股沟斜疝,疝修补术后。其可恢复正常工作的时问是A.术后至少5周B.拆线后至少3周C.术后体力恢复后D.术后至少2个月E.术后至少3个月

患者,男,58岁。右腹股沟科复性肿块9年。患者长期便秘史和吸烟史。肿块在站立时明显,平卧消失。体检发现右腹股沟区肿块,约locmX8cm大小,质软,可还纳,外环口可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透光试验阴性。准备为该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该患者术后下床活动的适宜时间是A.术后第5~7天B.术后第l~2天C.术后第2周D.术后第4周E.无限制

患者,女性,60岁,因胃溃疡出血行毕式Ⅱ式手术,术后7天患者出现切口不完全裂开,经保守处理后患者康复出院,今后患者可能发生的疝是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脐疝C.脑疝D.腹股沟直疝E.切口疝

刘某,男性,40岁,左腹股沟肿块10余年,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有时可降入阴囊,可还纳。查体:左腹股沟肿块,手拳大小还纳腹腔,外环容3指,压迫内环后肿块不再出现。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精索鞘膜积液B、腹股沟斜疝C、腹股沟直疝D、股疝E、先天性鞘膜积液该患者最佳手术方式为A、疝囊高位结扎B、紧缩内环C、疝囊高位结扎+紧缩内环+疝后壁修补术D、疝后壁修补术E、疝前壁修补术该患者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为A、嵌顿疝并绞窄性肠梗阻B、逆行性嵌顿C、急性肠梗阻D、感染性休克E、嵌顿疝针对此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错误的有A、术后避免增加腹压的因素B、术后用丁字带托起阴囊C、术后取平卧位,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微屈D、术后注意保暖E、早期下床活动

患者男,60岁。近半年发现站立时阴囊有肿块,呈梨形,平卧时消失。查体:外环扩大,嘱患者咳嗽时指尖有冲击感,平卧时手指压迫内环处再嘱患者站立咳嗽,肿块未再出现。患者术后宜采取的体位是A、去枕平卧B、平卧位,膝下垫软枕C、头低脚高位D、左侧卧位E、右侧卧位该患者的诊断应为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股疝D、脐疝E、腹内疝

患者男,38岁。腹股沟斜疝术后,该患者术后第1天可采取的体位是A、患侧卧位B、健侧卧位C、曲膝仰卧位D、平卧位E、半卧位

患者男,50岁。患腹股沟斜疝后行疝修补术。术后针对该患者的健康教育,错误的是A、注意保暖,防止受凉B、咳嗽时用手按压切口C、保持排便通畅D、嘱便秘者勿用力排便E、1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患者,男,74岁,左腹股沟可复性包块10年,不能回纳8小时,以左腹股沟斜疝嵌顿急诊手术,术中见部分嵌顿小肠肠管色暗,无蠕动。行部分肠切除,此时不宜行疝修补术的理由是A、术前准备不充分B、术后易出现腹胀C、患者年龄大,伤口愈合能力低D、术后易继发手术感染E、术后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患者,男,56岁。右侧腹股沟肿块,站立过久出现,平卧消失无痛,有时肿块可进入阴囊。检查发现右侧阴囊内梨形肿块10cm×8cm大小,可还纳,压内环腹压增加肿物不出现,透光实验阴性。初步诊断为A.可复性腹股沟直疝B.可复性腹股沟斜疝C.难复性腹股沟直疝D.难复性腹股沟斜疝E.右侧睾丸鞘膜积液术前灌肠的原因是A.防止术中呕吐B.防止术后腹痛、腹胀C.防止术后便秘D.防止术后刀口出血E.防止术后伤口裂开术前嘱患者将尿排尽的原因是A.防止术后尿潴留B.防止排尿在手术台上C.防止术后腹痛D.防止膀胱损伤E.防止术后尿失禁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疝修补手术麻醉前穿刺误穿硬脊膜。术后,采取去枕平卧6—8小时的原因是A.防止术后头疼B.防止术后呕吐C.防止术后伤口疼痛D.防止术后出血E.防止术后误吸下列属于腹外疝发生的后天因素有A.腹股沟三角B.腹股沟管C.脐环D.体弱、腹肌萎缩E.股环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患者男性,36岁,诊断为腹股沟斜疝,行疝修补术后,患者术后一周出现便秘,应鼓励患者多食() A.肉类B.牛奶C.鱼汤D.蔬菜E.鸡蛋

患者,男性,50岁,因腹股沟斜疝行疝修补术,正常情况下,此患者术后第2天的饮食为A.禁食、禁水B.禁食可进水C.流食D.半流食E.普食

患者男,65岁。近半年发现站立时阴囊有肿块,呈梨形,平卧时消失。查体:外环扩大,嘱患者咳嗽时指尖有冲击感。平卧时手指压迫内环处再嘱患者站立咳嗽,肿块未再出现。该患者的诊断应为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股疝D、脐疝E、腹内疝为患者行手术后第2天的饮食应当是A、禁食B、流质C、半流质D、软食E、普食

患者,男性,25岁,搬运工人,腹股沟斜疝,疝修补术后。其可恢复正常工作的时间是A、术后至少5周B、拆线后至少3周C、术后体力恢复后D、术后至少2个月E、术后至少3个月

患者,男性,62岁。右腹股沟可复性肿块10年。患者有长期便秘史和吸烟史。肿块在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可还纳。体检发现右腹股沟区肿块,约10cm×8cm大小,质软,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透光试验阴性。准备为该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前准备措施不包括A、皮肤准备B、积极处理腹内压增高因素C、戒烟D、局部热敷E、安慰患者,以免紧张护理评估时必须询问的内容不包括A、慢性咳嗽史B、慢性便秘史C、尿频、尿急史D、工作单位E、工作种类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股疝D、睾丸鞘膜积液E、精索静脉曲张该患者术后下床活动的适宜时间是A、术后第1~2天B、术后第5~7天C、术后第2周D、术后第4周E、无限制

患者男,25岁。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恰当的术后饮食护理是A: 术后应禁食48小时B: 术后即进普通饮食C: 术后应胃肠减压D: 术后应静脉供给营养3天E: 若术后6小时无恶心即可进流质饮食

患者男,38岁。腹股沟斜疝术后,该患者术后第1天可采取的体位是A.患侧卧位B.健侧卧位C.曲膝仰卧位D.平卧位E.半卧位

患者,男性,50岁,因腹股沟斜疝行疝修补术,正常情况下,此患者术后第2天的饮食为()。A、禁食、禁水B、禁食,可进水C、流食D、半流食E、普食

患者,男,38岁,腹股沟斜疝术后,该患者术后第1天可采取何种体位()。A、患侧卧位B、健侧卧位C、曲膝仰卧位D、平卧位E、半卧位

患者男,49岁,李金斯坦术后左腹股沟复发疝1年,复发疝最可能是()A、斜疝B、直疝C、马鞍疝D、股疝E、耻骨旁疝

患者,女性,60岁,因胃溃疡出血行毕式Ⅱ式手术,术后7天患者出现切口不完全裂开,经保守处理后患者康复出院。今后患者可能发生的疝是()。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脐疝C、脑疝D、腹股沟直疝E、切口疝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因腹股沟斜疝行疝修补术,正常情况下,此患者术后第2天的饮食为()。A禁食、禁水B禁食,可进水C流食D半流食E普食

单选题患者,男,38岁,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第1天护士对该患者进行术后指导,正确的是A限制患肢活动B局部切口给予沙袋压迫C嘱禁食D嘱禁饮E指导下床进行室内活动

单选题患者,男,74岁,左腹股沟可复性包块10年,不能回纳8小时,以左腹股沟斜疝嵌顿急诊手术,术中见部分嵌顿小肠肠管色暗,无蠕动。行部分肠切除,此时不宜行疝修补术的理由是()A术前准备不充分B术后易出现腹胀C患者年龄大,伤口愈合能力低D术后易继发手术感染E术后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单选题患者,男,55岁,6年来站立或腹压增高时反复出现右阴囊肿块,平卧安静时用手将肿块向腹腔推送,肿块回纳消失,入院查体后诊断为右腹股沟斜疝,予无张力疝修补术,以下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术后第2天予沙袋压迫伤口处B术后第2天嘱患者床边活动C术后第2天嘱患者多饮水D嘱患者注意保暖E予丁字带将患者阴囊托起

单选题患者,男,72岁,因下腹部可复性包块3年余,加重2个月入院,该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吸烟史,在站立时腹股沟内侧出现一半球形肿块,但不疼痛,平卧时可自行回纳。护士为其病情判断结果最有可能的是A腹股沟直疝B绞窄性股疝C易复性腹股沟斜疝D绞窄性腹股沟斜疝E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单选题患者男,49岁,李金斯坦术后左腹股沟复发疝1年,复发疝最可能是()。A斜疝B直疝C马鞍疝D股疝E耻骨旁疝

单选题患者,男,38岁,腹股沟斜疝术后,该患者术后第1天可采取何种体位()。A患侧卧位B健侧卧位C曲膝仰卧位D平卧位E半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