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伸梁受载荷如图5-46 (a)所示,其挠曲线的大致形状有图5-46 (b)所示A、 B、C、D四种,正确答案为( )。

外伸梁受载荷如图5-46 (a)所示,其挠曲线的大致形状有图5-46 (b)所示A、 B、C、D四种,正确答案为( )。



参考解析

解析:提示:挠曲线上没有尖角,通过计算答案是A。

相关考题:

简支梁受均布荷载作用如图所示,求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画Q、M图,确定最大剪力和弯矩。

图 a、b所示梁为等效力系,则两梁的()A.最大正应力相等B.支反力相同С.内力方程相同D.挠曲轴大致形状相同

有如图所示简支梁,其抗弯刚度EI为常数。该梁的挠曲线方程为()。A.B.C.D.

悬臂梁的自由端作用横向力P,若各梁的横截面分别如图a)~h)所示,该力P的作用线为各图中的虚线,则梁发生平面弯曲的是:A.图a)、图g)所示截面梁B.图c)、图e)所示截面梁C.图b)、图d)所示截面D.图f)、图h)所示截面

如图所示悬臂梁,其正确的弯矩图应是:A.图 a)B.图 b)C.图 c)D.图 d)

电路如图a)所示,iL(t)的波形为图b)中的哪个图所示?

承受均布载荷的简支梁如图a)所示,现将两端的支座同时向梁中间移动l/8,如图b)所示,两根梁的中点l/2处)弯矩之比Ma/Mb为:A. 16B. 4C. 2D. 1

简支梁受力如图所示,梁的正确挠曲线是图示四条曲线中的(  )A.图(A)B.图(B)C.图(C)D.图(D)

简支梁受分布荷载作用如图所示。支座A、B的约束力为:

如图所示梁的正确挠曲线大致形状为(  )。A.(b)(d)B.(b)(c)C.(a)(c)D.(a)(d)

已知简支梁受如图所示荷载,则跨中点C截面上的弯矩为:

—铸铁梁如图所示,已知抗拉的许用应力[σt]c],则该梁截面的摆放方式应如何图所示?

简支梁受荷载如图所示,在支座A处的约束反力为(  )。

悬臂梁受载如图所示,则其弯矩图为( )。

某外伸梁如图所示,F=qa/2,M=2qa2。已知q、a画受力图如图(b)所示。其中,均布载荷q简化为作用于D点的一个集中力FQ,FA、FBy和为三个待求的未知。由∑Fx=0可得:FBx=(\t)。A.qaB.2qaC.3qaD.O

如图所示,用力法且采用图(b)所示的基本体系计算图(a)所示梁,Δ1P为(  )。

如图所示梁受集中力P作用,其弯矩图形状正确的是( )。A.B.C.D.

如图5-41所示两简支梁的材料、截面形状及梁中点承受的集中载荷均相同,而两梁的长度l1/l2=1/2,则其最大挠度之比为( )。

就正应力强度而言,如图5-31所示的梁,以下哪个图所示的加载方式最好的为( )。

如图5-27所示两根梁,它们的答案为( )。A. FS、M图都相同 B. FS、M图都不相同C. FS图相同,M图不同 D. M图相同, FS图不同

如图5-47所示外伸梁,A截面的剪力为( )。 A. 0 B. 3/2ml C. m/l D. -m/l

卧式布置的容器其受力情况可简化为()A、受均布载荷的简支梁B、受集中载荷作用的简支梁C、受均布载荷的外伸梁D、受集中载荷作用的外伸梁

单选题(2012)梁ABC的弯矩如图所示,根据梁的弯矩图,可以断定该梁B点处:()A无外载荷B只有集中力偶C只有集中力D有集中力和集中力偶

单选题卧式布置的容器其受力情况可简化为()A受均布载荷的简支梁B受集中载荷作用的简支梁C受均布载荷的外伸梁D受集中载荷作用的外伸梁

单选题图所示简支梁中m 2>m 1其剪力图和弯矩图分别如图Ⅰ和图Ⅱ所示,对其形状判断对错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图Ⅰ是正确的B 只有图Ⅱ是正确的C 图Ⅰ与图Ⅱ都正确D 图Ⅰ与图Ⅱ都不正确

单选题如图5-41所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形状分别为()。A 斜直线与二次曲线B 水平线与斜直线C 都是斜直线D 水平线与二次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