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车间报告期内工时消耗及产品产量的统计资料如下:合格品(Q1)9000件,非因员工过失而造成的废品(Q1')150件。基本定额(tn')2.0小时,追加定额(tn)0.5小时。实耗工时总数(t1)18000小时。试计算生产工人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和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

已知某车间报告期内工时消耗及产品产量的统计资料如下:


合格品(Q1)9000件,非因员工过失而造成的废品(Q1')150件。基本定额(tn')2.0小时,


追加定额(tn)0.5小时。实耗工时总数(t1)18000小时。


试计算生产工人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和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




参考解析

解析:

由题意,生产工人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 =22875/18000=127. 1%。



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Q1tn/t1=18000/18000=100.0%


相关考题:

已知某企业工人的劳动工时资料如下表: 项目单位人数或工时数工人平均人数人932制度工时工时1 871 456缺勤工时工时92 372停工工时工时38 285非生产工时工时104 382停工被利用工时工时436795.该企业的工人出勤率为( )。A.97.1%B.95.1%C.93.0%D.87.7%E.87.4%

已知某企业2003年~2008年的产品产量统计资料(单位:万件):请结合下列选题,给出正确答案。该企业近五年的平均年产量为( )万件。A.13987.6B.14379.5C.14489.2D.14516.3

某工厂生产两种产品S和K,受到原材料供应和设备加工工时的限制。单件产品的利润、原材料消耗及加工工时如下表所示。为获得最大利润,S应生产______件。A.7B.8C.9D.10

采用定额比例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涉及的主要的定额指标有:()A、产品产量定额B、工时定额消耗量C、材料定额消耗量D、材料定额费用

下列应采取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是()A. 已知各级工人的月工资水平和工资总额,求月平均工资B. 已知某工厂各车间废品率和废品量,求平均废品率C. 已知某工厂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量,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D. 假定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已知各组产量,求平均劳动生产率E. 已知某厂各种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

某企业设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10月份归集的劳务如下:供电车间为生产车间的产品生产提供11 000度电(企业单独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为生产车间一般耗用提供3 000度电、为企业行政部门提供6 000度电、为机修车间提供4 000度电;机修车间为生产车间提供5 000工时、为企业行政部门提供3 000工时、为供电车间提供2 000 工时。10月份辅助生产车问归集的费用如下:供电车间19 200元、机修车间60 000元。要求: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将分配过程列出计算式。

● 某工厂生产两种产品S和K,受到原材料供应和设备加工工时的限制。单件产品利润、原材料消耗及加工工时如下表。为获得最大利润,S应生产(68)件。(68)A. 7 B. 8 C. 9 D. 10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生产分为两步在两个车间内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加工为产成品。产成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采用定额比例法:材料费用按定额材料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该厂月末没有盘点在产品。甲产品定额资料如下:月初在产品本月投入产成品生产步骤单件定额总定额材料费用工时材料费用工时材料费用工时产量材料费用工时第一车间份额600002000180000300040085002000004000第二车间份额25005000145007000合计60000450018000080002220000011000第一车间甲产品成本计算单如下:直接材料费直接人项目产品产量定额实际定额工时工费用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5700050004000本月生产费用17100075006000合计分配率产成品中本步份额月末在产品第二车间甲产品成本计算单如下:直接材料费直接人项目产品产量定额实际定额工时工费用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75005000本月生产费用1500010000合计分配率产成品中本步份额月末在产品提供的产品、劳务数量辅助生交互分配前基本生产产车间发生费用额计量单位供电车问机修车间甲产品乙产品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合计供电32800度8000280002000018000800082000机修66500工时260014000240019000要求: (1)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费用; (2)假设各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度电0.5元,每机修工时3.6元,采用计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费用。

某工厂有三个车间,各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今年各车间出厂产量及对其它车间的消耗如下表所示. 表中第一列消耗系数0.1,0.2,0.5表示第一车间生产1万元的产品需分别消耗第一,二,三车间0.1万元,0.2万元,0.5万元的产品;第二列,第三列类同,求今年各车间的总产量

已知某车间报告期内工时消耗及产品产量的统计资料如下。(1)产品产量(件)1)合格品(Q’1)80002)非因员工过失而造成的废品(Q1′)160(2)工时定额(工时,件)1)基本定额(tn)2.02)追加定额(tn′)0.5(3)工时消耗1)实耗工时总数(t1)176802)停工工时总数(t2)12203)非生产工时总数(t3)4404)缺勤工时总数(t4)1456试计算该企业在劳动条件不正常和工时利用不充分时的劳动定额完成程度。

某零件C工序加工原定额为14工分/件,已知其实耗工时统计资料为11、13、14、12、10、9工分/件。试根据这些资料求出平均先进值和先进平均值。

某石油机械工业公司下属机加工车间在报告期内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产品,每种产品的劳动定额完成情况以及相关出勤率指标,如表2所示。 注:生产工人平均出勤率为95%  根据表2中的已知数据计算出以下指标,并填写表2的空栏。  (1)计算甲、乙、丙、丁四种产品与该车间整体的劳动定额完成率。  (2)如计划期的产品产量将在报告期的基础上各提高10%,请根据报告期的整体劳动定额完成率、出勤率等指标,核算计划期内生产工人的定员人数。

(2015年11月)某石油机械工业公司下属机加工车间在报告期内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产品,每种产品的劳动定额完成情况及相关出勤率指标,如表1所示。表1 报告期机加工车间产品生产与工时统计表根据表1中的已知数据,计算出以下指标并填写表1中的空栏。1、计算甲、乙、丙、丁四种产品与该车间整体的劳动定额完成率。(12分) 2、如计划期的产品产量将在报告期的基础上提高10%,请根据报告期的整体定额完成率、出勤率等指标,核算计划期内生产工人的定员人数。(6分)

已知某车间报告期内工时消耗及产品产量的统计资料如下:?试计算生产工人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和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

下列计算公式,错误的是()。A:土地生产率=农产品产量或产值/土地面积B:劳动生产率=产品产量或产值/活劳动消耗量C:劳动盈利率=(产品产量-生产成本)/活劳动消耗量D:增产增收率=报告期产量的增量/基期的产量

某工厂生产两种产品S和K,受到原材料供应和设备加工工时的限制。单件产品的利润、原材料消耗及加工工时如下表。为获得最大利润,S应生产 ( ) 件。 A.7 B.8 C.9 D.10

已知某长丝生产车间当日纸管消耗为80只/吨,同期产量75吨,定重丝饼重量为15kg,其中非定重产品数量为1150只,求定重产品的数量和纸管消耗。

下列需要分配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是()。A、某产品直接消耗的主要材料B、车间消耗的主要材料C、车间消耗的辅助材D、多个产品共同消耗的主要材料

辅助材料消耗定额中,与产品产量成正比的辅助材料,其消耗定额是按()来计算的。A、单位产品B、主要原材料消耗量的一定比例C、设备开动时间或工作日D、统计资料或实际耗用量

某产品产量在一段时期内发展变化的速度,平均来说是增长的,因此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也是年年上升的。()

直接人工预算可以反映预算期内人工工时的消耗水平和人工成本。()

报告期内产品产量除以劳动消耗量是()A、劳动生产率的正指标B、劳动生产率的逆指标C、总量指标D、相对指标

若要对影响生产某产品的原材料消耗额的原价格、产品质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三者进行因素分析,依据连锁替换法的要求,所应采用的因素分解关系式为()。A、消耗额=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原材料价格B、消耗额=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产品产量×原材料价格C、消耗额=产品产量×原材料价格×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D、消耗额=原材料价格×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

单选题下列关于制造费用的分配,不正确的是(  )。A常用的有按生产工时、定额工时、机器工时、直接人工费等比例分配方法B制定有比较准确的产品工时定额的车间里,可采用按产品定额工时的比例分配C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中,可按直接人工费比例分配D在具有产品实用工时统计资料的车间里,可按生产工时的比例分配

单选题辅助材料消耗定额中,与产品产量成正比的辅助材料,其消耗定额是按()来计算的。A单位产品B主要原材料消耗量的一定比例C设备开动时间或工作日D统计资料或实际耗用量

单选题某企业掩盖耗能情况,在上报2013年能源报表时,故意不提供确已消耗的汽油数据,仅提供水、电消耗数据,该企业行为属于()。A提供不完整统计资料B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C虚报统计资料D瞒报统计资料

多选题下列现象应采用调和平均数计算的有()A已知各组工人月工资和相应的工资总额,求平均工资B已知某企业各车间废品率和废品量,求平均废品率C已知各车间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量,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D已知各车间工人劳动生产率和产品产量,求平均工人劳动生产率E已知某企业各产品的产量和单位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