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合理划分发承包双方的合同风险,施工合同中应当约定一个基准日,对于基准日之后发生的、承包人在招标投标阶段不可能合理预见的风险,应当由( )。A、承包人B、发包人C、监理人D、政府

为了合理划分发承包双方的合同风险,施工合同中应当约定一个基准日,对于基准日之后发生的、承包人在招标投标阶段不可能合理预见的风险,应当由( )。

A、承包人
B、发包人
C、监理人
D、政府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建工程价款结算和合同价款的调整。为了合理划分发承包双方的合同风险,施工合同中应当约定一个基准日,对于基准日之后发生的、承包人在招标投标阶段不可能合理预见的风险,应当由发包人承担。

相关考题:

根据2017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通用合同条款,关于基准日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准日期”是判断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和法律变化风险归属方的分界日期B.法律变化的风险原则上在基准日期之前由承包人承担,在基准日期以后由发包人承担C.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在基准日期之前一般由承包人承担,在基准日期后由发包人承担D.由发包人承担的风险导致费用增加或者工期延长的,承包人有权根据合同约定要求发包人承担费用或者顺延工期

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中,对有经验的承包商在( )前不能合理预见到的风险,归业主承担。A.合同签字日B.下达开工令C.基准日D.风险事件发生日

由于法律法规变化,发承包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调整合同价款。对于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一般以()前28天作为基准日。A.投标截止日B.中标通知书发出C.合同签订D.招标截止日

为合理划分发承包双方的合同风险,对于招标工程。在施工合同中约定的基准日期一般为( )。A: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的第28天B: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的第42天C: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28天D: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42天

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引起的价款调整,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发包人应当承担基准日之前发生的、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包人在招标投标阶段不可能合理预见的风险B.如果有关价格(如人工、材料和工程设备等价格)的变化已经包含在物价波动事件的调价公式中,则不再考虑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引起的价款调整C.因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发生变化影响合同价款的风险,发承包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由承包人承担。D.承包人的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在工程延误期间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造成合同价款增加的,合同价款可以调整

采用FIDIC合同条件的设备工程合同,“不可预见”被定义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在( )前不能合理预见”。A.提交投标书日期B.基准日期C.实施工程D.进入现场

为了合理划分发承包双方的合同风险,施工合同中应当约定一个基准日,对于基准日之后发生的风险,应当由( )承担。A.承包人B.发包人C.监理人D.咨询人

FIDIC《施工合同条件》是以(  )来划分风险责任的归属。A.承包商投标时能否合理预见B.承包商投标时能合理预见C.投标人投标时能否合理预见D.投标人投标时能合理预见

所谓“不可预见”,指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前不能合理预见的风险。A.基准日B.在提交投标书日期C.开标D.递交投标保证金

(2017年真题)关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物价浮动合同价格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有( )。A.通用条款规定的基准日期指投标截止日前第28天B.承包人以基准日期前的市场价格编制工程报价,长期合同中调价公式中的可调因素价格指数来源于基准日的价格C.合同履行期间市场价格浮动对施工成本造成的影响是否允许调整合同价格,要视合同成本高低来决定.D.适用于工期在12个月以内的《简明施工合同》的通用条款应设有调价条款E.工期12个月以上的施工合同,由于承包人在投标阶段不可能合理预测一年以后的市场价格变化,因此应设有调价条款,由发包人和承包人共同分担市场价格变化的风险

(2019年真题)关于《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施工合同文本通用合同条款规定的“基准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有( )。A.承包人以基准日期前的市场价格编制工程报价B.长期合同中调价公式中的可调因素价格指数以基准日的价格为准C.承包人以基准日期后的市场价格编制工程报价D.基准日期后,因法律政策、规范标准的变化,导致承包人工程成本发生约定以外的增减,相应调整合同价款E.基准日期即为投标截止日

根据《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及格式》,对于施工中遇到的不可预见物质条件风险,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A.由发包人承担风险B.在合同中明确风险承担方C.由承包人承担风险D.由合同双方共担风险

根据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业主与承包商划分合同风险的“基准日”为()。A、发布招标公告之日B、承包商提交投标文件之日C、投标截止日前第28天D、签订施工合同后第28天

根据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业主与承包商划分合同风险的“基准日”为(  )。A.发布招标公告之日B.承包商提交投标文件之日C.投标截止日前第28天D.签订施工合同后第28天

关于《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施工合同文本通用合同条款规定的“基准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有( )。A:承包人以基准日期前的市场价格编制工程报价 B:长期合同中调价公式中的可调因素价格指数以基准日的价格为准 C:承包人以基准日期后的市场价格编制工程报价 D:基准日期后,因法律政策、规范标准的变化,导致承包人工程成本发生约定以外的增减,相应调整合同价款 E:基准日期即为投标截止日

为了合理划分发承包双方的合同风险,施工合同中应当约定一个基准日。对于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一般以施工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的第( )天作为基准日。A.7 B.14C.15 D.28

为合理划分发承包双方的合同风险,对于招标工程,在施工合同中约定的基准日期一般为( )。A.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的第28 天B.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的第42 天C.施工合同签订前第28 天D.施工合同签订前第42 天

为合理划分发承包双方的合同风险,对于招标工程,在施工合同中约定的基准日期一般为()。A.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的第28天B.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的第42天C.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28天D.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42天

为合理划分发承包双方的合同风险,对于招标工程,在施工合同中约定的基准日期一般为( )。A、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的第28天 B、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的第42天 C、施工合同签订前第28天 D、施工合同签订前第42天

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引起的价款调整,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发包人应当承担基准日之前发生的.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包人在招标投标阶段不可能合理预见的风险B.如果有关价格(如人工.材料和工程设备等价格)的变化已经包含在物价波动事件的调价公式中,则不再考虑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引起的价款调整C.对于不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一般以建设工程开工前的第28 天作为基准日D.承包人的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在工程延误期间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造成合同价款增加的,合同价款可以调整

为了正确区分合同风险的责任归属,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中定义的“基准日”是指()。A、投标截止日B、风险事件发生日C、投标截止日前第28天D、承包商接到中标通知书日

为了合理划分发承包双方的合同风险,施工合同中应当约定一个基准日。对于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一般以()前的第 28 天作为基准日。A、投标截止时间B、招标截止日C、中标通知书发出D、合同签订

根据《湖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总承包招标投标活动管理暂行规定》,招标文件合同条款应当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约定招标人和承包人双方承担的风险以及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

单选题为了合理划分发承包双方的合同风险,施工合同中应当约定一个基准日,对于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的基准日为( )。A发放施工招标文件前的第28天B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的第28天C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28天D建设工程开工前的第28天

单选题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引起的价款调整,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发包人应当承担基准日之前发生的、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包人在招标投标阶段不可能合理预见的风险B如果有关价格(如人工、材料和工程设备等价格)的变化已经包含在物价波动事件的调价公式中,则不再考虑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引起的价款调整C对于不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一般以建设工程开工前的第28天作为基准日D承包人的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在工程延误期间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造成合同价款增加的,合同价款可以调整

单选题为了合理划分承发包双方的合同风险,对于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一般以()为基准日。A施工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的第42天B施工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的第28天C工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合同签订时间前的第28天D施工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合同签订时间前的第42天

单选题为了合理划分发承包双方的合同风险,施工合同中应当约定一个基准日。对于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一般以()前的第 28 天作为基准日。A投标截止时间B招标截止日C中标通知书发出D合同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