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场地软弱土层厚20m,采用水泥土桩进行地基加固,初步方案为面积置换率m= 0.2,桩径d = 0.5m,桩长l = 10m,水泥掺合量取18%,经计算后沉降约20cm,为将工后沉降控制在15cm以内,需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最有效。A .提高面积置换率m B .提高水泥掺合量 C .增加桩径d D .增加桩长l

某场地软弱土层厚20m,采用水泥土桩进行地基加固,初步方案为面积置换率m= 0.2,桩径d = 0.5m,桩长l = 10m,水泥掺合量取18%,经计算后沉降约20cm,为将工后沉降控制在15cm以内,需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最有效。
A .提高面积置换率m B .提高水泥掺合量 C .增加桩径d D .增加桩长l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69*某构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尺寸20m×20m,地基土为深厚黏土,要求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00kPa,沉降不大于100mm。某设计方案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桩长10m,计算结果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10kPa,沉降为180mm,为满足要求,问下列何种修改方案最为有效(  ) A. 搅拌桩全部改为CFG桩,置换率,桩长不变 B. 置换率、桩长不变,增加搅拌桩桩径 C. 总桩数不变,部分搅拌桩加长 D. 增加搅拌桩的水泥掺量提高桩身强度.

某建筑地基主要土层自上而下为:①素填土,厚2.2m;②淤泥,含水率为70%,厚5.0m;③粉质黏土,厚3.0m;④花岗岩残积土,厚5.0m;⑤强风化花岗岩,厚4.0m。初步设计方案为: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搅拌桩直径600mm,长9.0m,根据地基承载力要求算得桩间距为800mm,审查人员认为搅拌桩太密,在同等桩长情况下,改用以下哪个方案最合适?(  )A、石灰桩B、旋喷桩C、挤密碎石桩D、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某软土地基软土层厚30m,五层住宅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10m,桩径600mm,水泥掺入比18%,置换率20%,经估算工后沉降不能满足要求。为了满足控制工后沉降要求,问下列哪个选项的建议最合理?(  )A、增大桩径B、增加水泥掺合比C、减小桩距D、增加桩长

某场地软弱土层厚20m,采用水泥土粧进行地基加固,初步方案为面积置换率m= 0.2,桩径d=0.5m,桩长l= 10m,水泥掺合量取18%,经计算后沉降约20cm,为将工后沉降控制在15cm以内,需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问下列( )选项最有效。A.提高面积置换率m B.提高水泥掺合量C.增加桩径d D.增加桩长l

某大型油罐处在厚度为50m的均质软黏土地基上,设计采用15m长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0cm。现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工后沉降控制值为8.0cm,问下述思路哪一条最为合理?(A)增大素混凝土桩的桩径(B)采用同尺寸的钢筋混凝土桩作为增强体(C)提高复合地基置换率(D)增加桩的长度

某建筑物处在深厚均质软粘土地基上,筏板基础。承载力要求达到160kPa,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cm。初步方案采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主要设计参数为:桩长15.0m,桩径50cm,置换率为20%。经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58kPa,工后沉降达到22cm。为满足设计要求,问采取下述哪个选项的改进措施最为合理 ()A.桩长和置换率不变,增加桩径B.在水泥土桩中插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形成加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C.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和置换率不变D.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的部分水泥土桩改用较长的素混凝土桩,形成长短桩复合地基

某软土场地中,承台尺寸4.0m×4.0m,其下设四根灌注桩,桩径为0.5m,桩距为3.0m,桩长30m,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桩基沉降量为50mm,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为1.2,计算得桩基最终沉降量为( )mm。A. 9 B. 20 C. 30 D. 40

某工程要求地基加固后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55kPa,初步设计采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桩径取d=0.6m,桩长取l=10m,正方形布桩,桩中心距为1.5m,经试验得桩体承载力特征值IPk=450kPa,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未达到设计要求,问在桩径、桩长和布桩形式不变的情况下,桩中心距最大为何值时才能达到设计要求?()A. s= 1.30m B. s= 1.35mC. s = 1.40m D. s = 1.45m

某建筑场地剖面如图,拟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进行加固,已知基础埋深 2.0 m,(2FG桩长14 m,桩径500 mm,桩身强度fcu=20 MPa,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为0.8,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计算,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求达到180 kPa,则CFG桩面积置换率优应为()。(A) 10% (B) 12% (C) 15% (D) 18%

某工业厂房场地浅表为耕植土,厚0.50m ;其下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厚约18. 0m,承载力特征值fak=70kPa,水泥搅拌桩侧阻力特征值取9kPa。下伏厚层密实粉细砂层。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150kPa。假设有效桩长12. 00m,桩径中500,桩身强度折减系数η取0. 30,桩端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a取0. 50,水泥加固土试块90天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 0MPa,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取0. 75。试问初步设计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将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A. 13% B. 18% C.21% D.25%

某均质深厚软黏土地基,经方案比较决定采用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下述哪几项长桩和短桩的组合是合理的?()A、长桩和短桩都采用CFG桩B、长桩和短桩都采用搅拌水泥土桩C、长桩采用CFG桩,短桩采用搅拌水泥土桩D、长桩采用搅拌水泥土桩,短桩采用CFG桩

某均匀深厚软黏土地基,经方案比较决定采用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下述哪个长桩和短桩的组合是不合理的?()A、长桩和短桩都采用低强度混凝土桩B、长桩和短桩都采用水泥土桩C、长桩采用水泥土桩,短桩采用低强度混凝土桩D、长桩采用低强度混凝土桩,短桩采用水泥土桩

某软土地基软土层厚30m,五层住宅拟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10m,桩径600mm,水泥掺入比18%,置换率20%,经估算,工后沉降不能满足要求,为了满足控制工后沉降要求,问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建议最合理?()A、增大桩径B、增加水泥掺和比C、减小桩距D、增加桩长

某建筑地基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方案,经估算,复合地基承载力可满足要求,但最终沉降量不满足要求。为了最有效地减少复合地基最终沉降量,可采取()。A、扩大桩径B、增加桩长C、提高置换率D、提高水泥掺入量

某场地软弱土层厚20m,采用水泥土桩进行地基加固,初步方案为面积置换率m=0.2,桩径d=05m,桩长L=10m,水泥掺合量取18%,经计算后沉降约20cm,为将工后沉降控制在15cm以内,需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问下列( )选项最有效。A、提高面积置换率mB、提高水泥掺合量C、增加桩径dD、增加桩长L

单选题某油罐拟建在深厚均质软黏土地基上,原设计采用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2.0cm。现业主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工后沉降控制值改为8.0cm。修改设计时采用下列哪一选项的措施最为有效?()A提高低强度桩复合地基置换率B提高低强度桩桩体的强度C增加低强度桩的长度D增大低强度桩的桩径

单选题某软土地基软土层厚30m,五层住宅拟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10m,桩径600mm,水泥掺入比18%,置换率20%,经估算,工后沉降不能满足要求,为了满足控制工后沉降要求,问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建议最合理?()A增大桩径B增加水泥掺和比C减小桩距D增加桩长

单选题某场地软弱土层厚20m,采用水泥土桩进行地基加固,初步方案为面积置换率m=0.2,桩径d=0.5m,桩长l=10m,水泥掺合量取18%,经计算后沉降约20cm,为将工后沉降控制在15cm以内,需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问下列(  )选项最有效。A提高面积置换率mB提高水泥掺合量C增加桩径dD增加桩长l

单选题某均质深厚软黏土地基,经方案比较决定采用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下列哪一个长桩和短桩的组合是不合理的?()A长桩和短桩都采用低强度混凝土桩B长桩和短桩都采用水泥土桩C长桩采用水泥土桩,短桩采用低强度混凝土桩D长桩采用低强度混凝土桩,短桩采用水泥土桩

单选题某建筑地基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方案,经估算,复合地基承载力可满足要求,但最终沉降量不满足要求。为了最有效地减少复合地基最终沉降量,可采取()。A扩大桩径B增加桩长C提高置换率D提高水泥掺入量

单选题某大型油罐处在厚度为50m的均质软黏土地基上,设计采用15m长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0cm。现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工后沉降控制值为8.0cm,问下述思路哪一条最为合理?(  )[2012年真题]A增大素混凝土桩的桩径B采用同尺寸的钢筋混凝土桩作为增强体C提高复合地基置换率D增加桩的长度

单选题某场地软弱土层厚20m,采用水泥土桩进行地基加固。初步方案为:置换率m取0.2,桩径采用0.5m,桩长10m,水泥掺合量取18%。经计算工后沉降约20cm,为了将工后沉降控制在15vm以内,需初步方案进行修改。问下列哪项措施最为有效?()A提高符合地基置换率B提高水泥掺合量C增加桩径D增加桩长

单选题某场地软弱土层厚20m,采用水泥土桩进行地基加固,初步方案为面积置换率m=0.2,桩径d=0.5m,桩长l=10m,水泥掺合量取18%,经计算后沉降约20cm,为将工后沉降控制在15cm以内,需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问下列哪个选项最有效?()A提高水泥掺合量B提高面积置换率C增加桩长D增加桩径

单选题某建筑物处在深厚均质软黏土地基上,筏板基础。承载力要求达到160kPa,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cm。初步方案采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主要设计参数为:桩长15.0m,桩径50cm,置换率为20%。经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58kPa,工后沉降达到22cm。为满足设计要求,采取()的改进措施最为合理。A桩长和置换率不变,增加桩径B在水泥土桩中插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形成加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C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和置换率不变D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的部分水泥土桩改用较长的素混凝土桩,形成长短桩复合地基

单选题某场地软弱土层厚20m,采用水泥土桩进行地基加固,初步方案为面积置换率m=0.2,桩径d=0.5m,桩长l=10m,水泥掺合量取18%,经计算后沉降约20cm,为将工后沉降控制在15cm以内,需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问下列哪个选项最有效?()A提高水泥掺合量B提高面积置换率C增加桩长lD增加桩径

单选题厚层软黏土地基,初步设计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经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但沉降计算不满足要求,超过了限值。为了有效减少复合地基沉降量,采取哪种措施最为有效?()A增加桩长B扩大桩径C提高复合地基置换率D提高水泥掺入比

单选题某软土地基软土层厚30m,五层住宅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10m,桩径600mm,水泥掺入比18%,置换率20%,经估算工后沉降不能满足要求。为了满足控制工后沉降要求,问下列哪个选项的建议最合理?(  )[2011年真题]A增大桩径B增加水泥掺合比C减小桩距D增加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