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油罐处在厚度为50m的均质软黏土地基上,设计采用15m长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0cm。现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工后沉降控制值为8.0cm,问下述思路哪一条最为合理?(A)增大素混凝土桩的桩径(B)采用同尺寸的钢筋混凝土桩作为增强体(C)提高复合地基置换率(D)增加桩的长度

某大型油罐处在厚度为50m的均质软黏土地基上,设计采用15m长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0cm。现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工后沉降控制值为8.0cm,问下述思路哪一条最为合理?
(A)增大素混凝土桩的桩径
(B)采用同尺寸的钢筋混凝土桩作为增强体
(C)提高复合地基置换率
(D)增加桩的长度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69*某构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尺寸20m×20m,地基土为深厚黏土,要求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00kPa,沉降不大于100mm。某设计方案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桩长10m,计算结果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10kPa,沉降为180mm,为满足要求,问下列何种修改方案最为有效(  ) A. 搅拌桩全部改为CFG桩,置换率,桩长不变 B. 置换率、桩长不变,增加搅拌桩桩径 C. 总桩数不变,部分搅拌桩加长 D. 增加搅拌桩的水泥掺量提高桩身强度.

某油罐拟建在深厚均质软粘土地基上,原设计采用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2. 0cm。现业主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工后沉降控制值改为8.0cm。修改设计时采用下列哪一选项的措施最为有效?(A)提高低强度桩复合地基置换率 (B)提高低强度桩桩体的强度 (C)增加低强度桩的民度 (D)增大低强度桩的桩径

某场地软弱土层厚20m,采用水泥土粧进行地基加固,初步方案为面积置换率m= 0.2,桩径d=0.5m,桩长l= 10m,水泥掺合量取18%,经计算后沉降约20cm,为将工后沉降控制在15cm以内,需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问下列( )选项最有效。A.提高面积置换率m B.提高水泥掺合量C.增加桩径d D.增加桩长l

根据《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关于软土地基上路基的设计,下列哪些说法不符合该规范的要求?(  )A、泥炭土地基的总沉降量等于瞬时沉降和主固结沉降之和B、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路桥过渡段与路基普通段相同C、地基沉降计算时,压缩层厚度按附加应力等于0.1倍自重应力确定D、任意时刻的沉降量计算值等于平均固结度与总沉降计算值的乘积

某软土地基上建设2~3层别墅(筏板基础、天然地基),结构封顶时变形观测结果显示沉降较大且差异沉降发展较快,需对房屋进行地基基础加固以控制沉降,下列哪种加固方法最合适?(  )A、树根桩法B、加深基础法C、换填垫层法D、增加筏板厚度

在深厚均质软黏土地基上建一油罐,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原设计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0cm。现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工后沉降要求小于8.0cm,问下述思路哪一条比较合理?(  )A、提高复合地基置换率B、增加搅拌桩的长度C、提高搅拌桩的强度D、增大搅拌桩的截面

某均质深厚软黏土地基,经方案比较决定采用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下述长桩和短桩的组合合理的是( )。A.长桩和短桩都采用低强度混凝土桩B.长桩和短桩都采用水泥土桩C.长桩采用水泥土桩,短桩采用低强度混凝土桩D.长桩采用低强度混凝土桩,短桩采用水泥土桩

某均质深厚软黏土地基,经方案比较决定采用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长桩和短桩的组合是合理的。A.长桩和短桩都采用低强度混凝土桩B.长桩和短桩都采用水泥土桩C.长桩采用水泥土桩,短桩采用低强度混凝土桩 D.长桩采用低强度混凝土桩,短桩采用水泥土桩

某建筑物处在深厚均质软粘土地基上,筏板基础。承载力要求达到160kPa,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cm。初步方案采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主要设计参数为:桩长15.0m,桩径50cm,置换率为20%。经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58kPa,工后沉降达到22cm。为满足设计要求,问采取下述哪个选项的改进措施最为合理 ()A.桩长和置换率不变,增加桩径B.在水泥土桩中插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形成加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C.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和置换率不变D.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的部分水泥土桩改用较长的素混凝土桩,形成长短桩复合地基

某工程要求地基加固后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55kPa,初步设计采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桩径取d=0.6m,桩长取l=10m,正方形布桩,桩中心距为1.5m,经试验得桩体承载力特征值IPk=450kPa,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未达到设计要求,问在桩径、桩长和布桩形式不变的情况下,桩中心距最大为何值时才能达到设计要求?()A. s= 1.30m B. s= 1.35mC. s = 1.40m D. s = 1.45m

某软土地基采用堆载预压法加固,原地面标高为+5.0m,地面设计使用标高为+6.0m,设计要求加固后地基的承载力为80kPa,预计加固后的地面沉降量为1.0m,问从原地面算起最终的加固堆载料高度为多少?(堆载料按1.6t/m3计)

在应用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时,下述哪项意见是错误的?()A、采用碎石桩加固砂性土地基,具有较好的抗液化作用B、采用碎石桩加固砂性土地基,主要是振密、挤密作用,增加桩长对提高承载力意义不是很大C、采用碎石桩加固饱和黏土地基,主要是置换作用,为了提高承载力,可通过增加桩长来实现D、采用碎石桩加固饱和黏土地基,工后沉降往往偏大,应慎用

控制路基沉降的工程措施据地基条件、填土高度,计算工后沉降值,不满足要求时采取()等地基加固措施。A、CFG桩复合地基B、强夯或强夯置换C、旋喷桩D、预压

某油罐拟建在深厚匀质软黏土地基上,原设计采用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20mm,现业主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工后沉降控制值改为80mm。修改设计时采用下列哪一选项的措施最为有效?()A、提高低强度桩桩体的强度B、增大低强度桩的桩径C、增加低强度桩的长度D、提高低强度桩复合地基置换率

某软土地基软土层厚30m,五层住宅拟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10m,桩径600mm,水泥掺入比18%,置换率20%,经估算,工后沉降不能满足要求,为了满足控制工后沉降要求,问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建议最合理?()A、增大桩径B、增加水泥掺和比C、减小桩距D、增加桩长

某场地软弱土层厚20m,采用水泥土桩进行地基加固,初步方案为面积置换率m=0.2,桩径d=05m,桩长L=10m,水泥掺合量取18%,经计算后沉降约20cm,为将工后沉降控制在15cm以内,需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问下列( )选项最有效。A、提高面积置换率mB、提高水泥掺合量C、增加桩径dD、增加桩长L

单选题某油罐拟建在深厚均质软黏土地基上,原设计采用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2.0cm。现业主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工后沉降控制值改为8.0cm。修改设计时采用下列哪一选项的措施最为有效?()A提高低强度桩复合地基置换率B提高低强度桩桩体的强度C增加低强度桩的长度D增大低强度桩的桩径

单选题某软土地基软土层厚30m,五层住宅拟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10m,桩径600mm,水泥掺入比18%,置换率20%,经估算,工后沉降不能满足要求,为了满足控制工后沉降要求,问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建议最合理?()A增大桩径B增加水泥掺和比C减小桩距D增加桩长

单选题在深厚均质软黏土地基上建一油罐,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原设计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0cm。现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工后沉降要求小于8.0cm,问下述思路哪一条比较合理?(  )[2013年真题]A提高复合地基置换率B增加搅拌桩的长度C提高搅拌桩的强度D增大搅拌桩的截面

单选题在一正常固结软黏土地基上建设堆场。软黏土层厚10.0m,其下为密实砂层。采用堆载预压法加固,砂井长10.0m,直径0.30m。预压荷载为120kPa,固结度达0.80时卸除堆载。堆载预压过程中地基沉降1.20m,卸载后回弹0.12m。堆场面层结构荷载为20kPa,堆料荷载为100kPa。预计该堆场工后沉降最大值将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注:不计次固结沉降。)(  )[2008年真题]A20cmB30cmC40cmD50cm

单选题某大型油罐处在厚度为50m的均质软黏土地基上,设计采用15m长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0cm。现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工后沉降控制值为8.0cm,问下述思路哪一条最为合理?(  )[2012年真题]A增大素混凝土桩的桩径B采用同尺寸的钢筋混凝土桩作为增强体C提高复合地基置换率D增加桩的长度

单选题某场地软弱土层厚20m,采用水泥土桩进行地基加固。初步方案为:置换率m取0.2,桩径采用0.5m,桩长10m,水泥掺合量取18%。经计算工后沉降约20cm,为了将工后沉降控制在15vm以内,需初步方案进行修改。问下列哪项措施最为有效?()A提高符合地基置换率B提高水泥掺合量C增加桩径D增加桩长

单选题某建筑物处在深厚均质软黏土地基上,筏板基础。承载力要求达到160kPa,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cm。初步方案采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主要设计参数为:桩长15.0m,桩径50cm,置换率为20%。经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58kPa,工后沉降达到22cm。为满足设计要求,采取()的改进措施最为合理。A桩长和置换率不变,增加桩径B在水泥土桩中插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形成加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C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和置换率不变D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的部分水泥土桩改用较长的素混凝土桩,形成长短桩复合地基

单选题在应用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时,下述哪项意见是错误的?()A采用碎石桩加固砂性土地基,具有较好的抗液化作用B采用碎石桩加固砂性土地基,主要是振密、挤密作用,增加桩长对提高承载力意义不是很大C采用碎石桩加固饱和黏土地基,主要是置换作用,为了提高承载力,可通过增加桩长来实现D用碎石桩加固饱和黏土地基,工后沉降往往偏大,应慎用

单选题厚层软黏土地基,初步设计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经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但沉降计算不满足要求,超过了限值。为了有效减少复合地基沉降量,采取哪种措施最为有效?()A增加桩长B扩大桩径C提高复合地基置换率D提高水泥掺入比

多选题控制路基沉降的工程措施据地基条件、填土高度,计算工后沉降值,不满足要求时采取()等地基加固措施。ACFG桩复合地基B强夯或强夯置换C旋喷桩D预压

单选题某软土地基软土层厚30m,五层住宅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10m,桩径600mm,水泥掺入比18%,置换率20%,经估算工后沉降不能满足要求。为了满足控制工后沉降要求,问下列哪个选项的建议最合理?(  )[2011年真题]A增大桩径B增加水泥掺合比C减小桩距D增加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