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280名学生中恒牙有龋人数是120人,有龋和因龋补牙的人数是25人,有龋和因龋失牙的人数为5人;未治龋齿数为350颗,因龋失牙数为5颗,因龋充填牙数为45颗。该年级学生的龋均为A.1.2B.113C.1.4D.1.5E.1.6

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280名学生中恒牙有龋人数是120人,有龋和因龋补牙的人数是25人,有龋和因龋失牙的人数为5人;未治龋齿数为350颗,因龋失牙数为5颗,因龋充填牙数为45颗。

该年级学生的龋均为
A.1.2
B.113
C.1.4
D.1.5
E.1.6

参考解析

解析:3.本题考查对龋病流行病学的掌握及应用能力。患龋率=(患龋患者数/受检人数)×100%,龋均=(龋、失、补牙之和/受检人数)。代入公式,得出正确答案为1.D;2.C。根据WHO对12岁儿童龋病流行程度的评价标准:龋均0.0~1.1属\"很低\",1.2~2.6属\"低\",2.7~4.4属\"中\",4.5~6.5属\"高\",6.6以上属\"很高\"。本题中龋均为1.4,所以,正确答案是3.B。

相关考题:

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280名学生中恒牙有龋人数是120人,有龋和因龋补牙的人数是25人,有龋和因龋失牙的人数为5人;未治龋齿数为350颗,因龋失牙数为5颗,因龋充填牙数为45颗。该年级学生的患龋率为A、43%B、45%C、52%D、54%E、56%该年级学生的龋均为A、1.2B、1.3C、1.4D、1.5E、1.6根据WHO的评价标准,该群体龋病流行程度属于A、很低B、低C、中D、高E、很高

DMF指数统计应包括A、因龋失牙数及因龋补牙数的总和B、龋齿数C、因龋补牙数D、龋齿数、补牙数的总和E、龋齿数、因龋失牙数及因龋补牙数的总和

对某小学五年级12岁年龄组350名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发现学生中患龋220人:未治疗龋齿数为160颗、龋面220个,因龋充填牙数为80颗、龋面100个,无因龋失牙。该年级学生的患龋率为( )A.58%B.60%C.63%D.65%E.70%

对某学校进行抽样调查:五年级(11岁年龄组)300名学生中恒牙有龋、失、补的人数为180人,未治龋齿数为382个,因龋失牙数为2个,因龋充填牙数为55个。该年级学生的龋均为( )A.1.3B.1.5C.1.5D.1.6E.1.7

对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300名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发现学生中患龋150人。未治龋齿数为120颗、龋面180个,因龋充填牙数为60颗、龋面60个,无因龋失牙。该年级学生的龋均为A、0.3B、0.4C、0.5D、0.6E、0.7该群体患龋率为A、20%B、30%C、40%D、50%E、60%这些学生的龋面充填构成比是A、25%B、30%C、35%D、40%E、45%

某校6年级(12岁年龄组)280名学生中恒牙有龋、失、补的人数为150人,未治龋齿数为354个,因龋失牙数为1个,因龋充填牙数为45个。该年级学生的患龋率为A. 54%B. 46%C. 56%D. 44%E. 50%

某校6年级(12岁年龄组)280名学生中恒牙有龋、失、补的人数为150人,未治龋齿数为354个,因龋失牙数为1个,因龋充填牙数为45个。该年级学生的龋均为A. 1.2B. 1.3C. 1.4D. 1.5E. 1.6

某校6年级(12岁年龄组)280名学生中恒牙有龋、失、补的人数为150人,未治龋齿数为354个,因龋失牙数为1个,因龋充填牙数为45个。该年级学生的“补”的构成比为A. 11%B. 13%C. 16%D. 30%E. 50%

某校6年级(12岁年龄组)280名学生中恒牙有龋、失、补的人数为150人,未治龋齿数为354个,因龋失牙数为1个,因龋充填牙数为45个。根据WHO的评价标准,该群体龋病流行程度属于A.很低B.低C.中D.高E.很高

DMF指数统计应包括 ( )A.因龋补牙数B.龋齿数、补牙数的总和C.龋齿数、因龋失牙数及因龋补牙数的总和D.因龋失牙数及因龋补牙数的总和E.龋齿数

共用题干对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300名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发现学生中患龋150人。未治龋齿数为120颗、龋面180个,因龋充填牙数为60颗、龋面60个,无因龋失牙。该群体患龋率为A、20%B、30%C、40%D、50%E、60%

共用题干对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300名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发现学生中患龋150人。未治龋齿数为120颗、龋面180个,因龋充填牙数为60颗、龋面60个,无因龋失牙。该年级学生的龋均为A、0.3B、0.4C、0.5D、0.6E、0.7

共用题干对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300名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发现学生中患龋150人。未治龋齿数为120颗、龋面180个,因龋充填牙数为60颗、龋面60个,无因龋失牙。这些学生的龋面充填构成比是A、25%B、30%C、35%D、40%E、45%

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280名学生中恒牙有龋人数是120人,有龋和因龋补牙的人数是25人,有龋和因龋失牙的人数为5人;未治龋齿数为350颗,因龋失牙数为5颗,因龋充填牙数为45颗。根据WHO的评价标准,该群体龋病流行程度属于()A、很低B、低C、中D、高E、很高

龋、失、补牙数(DMFT)中,M=2,说明()A、2颗已龋坏尚未充填的牙B、2颗因龋已做填充的牙C、2颗因龋丧失的牙D、因龋丧失的牙和已做填充的牙共2颗E、因龋丧失的牙和已龋坏尚未充填的牙共2颗

DMFT中F是指()A、因龋而未做充填的牙数B、因龋已做充填但同时伴有继发龋的牙数C、因龋已做充填的牙数D、因非龋疾病已做充填的牙数E、因龋坏而需要做充填的牙数

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280名学生中恒牙有龋人数是120人,有龋和因龋补牙的人数是25人,有龋和因龋失牙的人数为5人;未治龋齿数为350颗,因龋失牙数为5颗,因龋充填牙数为45颗。该年级学生的患龋率为()A、43%B、45%C、52%D、54%E、56%

单选题下列公式不正确的是(  )。A龋患率=龋、失、补人数÷受检人数×100%B龋均=龋、失、补牙只数÷受检人数×100%C患者龋均=龋、失、补牙只数÷患龋人数×100%DDMFT构成=龋牙只数÷龋失补牙只总数×100%E牙别患龋数=某牙齿患龋只数÷调查某牙齿的总只数×100%

单选题DMF指数统计应包括()A因龋失牙数及因龋补牙数的总和B龋齿数C因龋补牙数D龋齿数、补牙数的总和E龋齿数、因龋失牙数及因龋补牙数的总和

单选题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280名学生中恒牙有龋人数是120人,有龋和因龋补牙的人数是25人,有龋和因龋失牙的人数为5人;未治龋齿数为350颗,因龋失牙数为5颗,因龋充填牙数为45颗。该年级学生的龋均为()A1.2B1.3C1.4D1.5E1.6

单选题对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300名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发现学生中患龋150人。未治龋齿数为120颗、龋面180个,因龋充填牙数为60颗、龋面60个,无因龋失牙。该年级学生的龋均为()A0.3B0.4C0.5D0.6E0.7

单选题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280名学生中恒牙有龋人数是120人,有龋和因龋补牙的人数是25人,有龋和因龋失牙的人数为5人;未治龋齿数为350颗,因龋失牙数为5颗,因龋充填牙数为45颗。根据WHO的评价标准,该群体龋病流行程度属于()A很低B低C中D高E很高

单选题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280名学生中恒牙有龋人数是120人,有龋和因龋补牙的人数是25人,有龋和因龋失牙的人数为5人;未治龋齿数为350颗,因龋失牙数为5颗,因龋充填牙数为45颗。该年级学生的患龋率为()A43%B45%C52%D54%E56%

单选题对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300名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发现学生中患龋150人。未治龋齿数为120颗、龋面180个,因龋充填牙数为60颗、龋面60个,无因龋失牙。该群体患龋率为A20%B30%C40%D50%E60%

单选题对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300名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发现学生中患龋150人。未治龋齿数为120颗、龋面180个,因龋充填牙数为60颗、龋面60个,无因龋失牙。这些学生的龋面充填构成比是A25%B30%C35%D40%E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