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真题)唐朝《选举令》规定:“诸职事官,年七十以上,听致仕。五品以上上表,六品以下申省奏闻。”这里“致仕”是指(  )。A.入仕做官B.年老退休C.居丧告假D.授予荣誉

(2007年真题)唐朝《选举令》规定:“诸职事官,年七十以上,听致仕。五品以上上表,六品以下申省奏闻。”这里“致仕”是指(  )。
A.入仕做官
B.年老退休
C.居丧告假
D.授予荣誉


参考解析

解析:解析:“致仕”即退休。

相关考题:

唐朝《选举令》规定:“诸职事官,年七十以上,听致仕。五品以上上表,六品以下申省奏闻”。这里“致仕”是指( )。A.入仕做官 B.年老退休 C.居丧告假 D.授予荣誉

《唐六典.刑部》规定:“开元二十五年敕……自今以后,有犯死刑,除十恶死罪、造伪头首、劫杀、故杀、谋杀外,宣令中书门下与法官等祥所犯轻罪,具状闻奏.”宋太祖诏令:“自今诸州大辟,录案闻奏,付刑部复视之.”《隋书.刑法志》规定:“开皇十五年制:死罪者,三奏而后决.”唐太宗时期规定:“凡决死刑,虽令则杀,乃三复奏.”以上材料规定的是何种制度,分析评价该制度.

唐朝的官吏管理制度包括( )。A.科举制度B.考课制度C.致仕制度D.轮换制度

隋代和唐初,每日朝参皇帝,称常参官的是指( )。A、文武五品以上职事官B、两省供奉官C、监察御史D、员外郎E、太常博士

唐律规定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为()。A.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B.年八十以上、十岁以下C.年九十以上、七岁以下D.年十五以上、七十以下

请说明下面文字的基本含义,并从中国传统法律的固有特点的角度进行评析。"诸八议者,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流罪以 下,减一等。诸犯私罪者,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若犯公罪者,各加一年当."

唐朝官员的致仕年龄为( )A.50B.60C.70D.80

在元朝,官员致仕的年龄是( )A.五十B.六十C.七十D.八十

唐朝将退休制度称为(  )。A.贡举B.致仕C.制举D.差遣

(2010年真题)规定“诸色人同类自相婚姻者,各从本俗法”的朝代是(  )。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

《唐律疏议·名例》中说:“诸八议者,犯死罪者,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流罪以下,减一等。……诸犯私罪者,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德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若犯公罪者,各加一年当。”请就此予以分析。

唐律规定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为()。A、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B、年八十以上、十岁以下C、年九十以上、七岁以下D、年十五以上、七十以下

明朝官员致仕后,可以留住京师或任所所在城市。

古文术语中“视事”表示(),“致仕”表示()

成语“下车伊始”中的“下车”最初是借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是官员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致仕”也有辞官或者退休的意思。

古代官吏致仕的年龄是()岁。A、70B、65C、60D、55

宋朝致仕官员,一律给半禄。

宋朝的致仕制度规定,文武官员年满()可以致仕,待遇特别优厚,往往加衔晋级。A、55B、60C、65D、70

宋代规定官员致仕的年龄是()A、60岁B、65岁C、70岁D、80岁

判断题宋朝致仕官员,一律给半禄。A对B错

单选题宋代规定官员致仕的年龄是()A60岁B65岁C70岁D80岁

判断题清朝致仕制度基本沿袭明制,官员退休年龄为70岁。A对B错

判断题明朝官员致仕后,可以留住京师或任所所在城市。A对B错

单选题宋朝的致仕制度规定,文武官员年满()可以致仕,待遇特别优厚,往往加衔晋级。A55B60C65D70

单选题致仕官员给俸之制,始于西汉末年。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定制:“天下吏比二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三分故禄,以一与之,终其身。”根据这一规定,只有()以上官员退休,才能领取原俸的三分之一以养老,一千石以下各级官员尚无法享受领取退休金的待遇。A千石B二千石C比二千石D中二千石

判断题成语“下车伊始”中的“下车”最初是借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是官员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致仕”也有辞官或者退休的意思。A对B错

单选题唐律规定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为()。A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B年八十以上、十岁以下C年九十以上、七岁以下D年十五以上、七十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