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桁架,在结点C处沿水平方向受P力作用。各杆的抗拉刚度相等。若结点C的铅垂位移以Vc表示,BC杆的轴力以Nbc表示,则:A. Nbc=0,Vc=0B. Nbc=0,Vc≠0C. Nbc≠0,Vc=0D. Nbc≠0,Vc≠0

图示桁架,在结点C处沿水平方向受P力作用。各杆的抗拉刚度相等。若结点C的铅垂位移以Vc表示,BC杆的轴力以Nbc表示,则:

A. Nbc=0,Vc=0
B. Nbc=0,Vc≠0
C. Nbc≠0,Vc=0
D. Nbc≠0,Vc≠0


参考解析

解析:提示:由零件判别法可知BC杆为零杆,Nbc = 0。但是AC杆受拉伸长后与BC杆仍然相连,由杆的小变形的威利沃特法(williot)可知变形后C点位移到C'点,如解图所示。

相关考题:

结点单杆具有的性质:() A、结点单杆的内力,可以由该结点的平衡条件直接求出B、当结点单杆上无荷载作用时,单杆的内力必为零C、如果依靠拆除单杆的方法可以将整个桁架拆完,则此桁架可以应用结点法将各杆的内力求出,计算顺序应按照拆除单杆的顺序

图示桁架,在结点C处沿水平方向受P力作用。各杆的抗拉刚度相等。若结点C的铅垂位移以Vc表示,BC杆的轴力以NBC表示,则:A. NBC=0,Vc=0B. NBC=0,Vc≠0C. NBC≠0,Vc=0D. NBC≠0,Vc≠0

匀质杆质量为m,长OA=l,在铅垂面内绕定轴o转动。杆质心C处连接刚度系数是较大的弹簧,弹簧另端固定。图示位置为弹簧原长,当杆由此位置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杆上A点的速度为VA,若杆落至水平位置的角速度为零,则vA的大小应为:

如图所示,结构由AB、BC、CE三杆铰接而成,A处为固定端,杆重不计,铰C上作用一铅垂力P,则二力杆为(  )。A.AB、BC、CEB.BC、CEC.ABD.均不是二力杆

如图所示直角杆CDA和T字形杆BDE在D处铰接,并支承如图。若系统受力偶矩为m的力偶作用,不计各杆自重,则支座A约束力的方向为(  )。A.FA的作用线沿水平方向B.FA的作用线沿铅垂方向C.FA的作用线平行于D、B连线D.FA的作用线方向无法确定

图示结构在斜杆CD的中心作用一铅垂向下的力P,杆AB水平,各杆的自重不计,铰支座A的反力RA的作用线应该是( )。A.RA.沿水平线B.RA.沿铅垂线C.RA.沿A.、D.连线D.无法判断

图示桁架,在结点C处沿水平方向受P力作用。各杆的抗拉刚度相等。若结点C的沿垂位移以VC表示,BC杆的轴力以NBC表示,则:

图示桁架,在结点C处沿水平方向受P力作用。各杆的抗拉刚度相等。 若结点C的铅垂位移以Vc表示,BC杆的轴力以Nbc表示,则:A. Nbc=0,Vc=0 B. Nbc=0,Vc0C. Nbc0,Vc=0 D. Nbc0,Vc0

图示组合结构,梁AB的抗弯刚度为EI,二力杆的抗拉刚度都为EA。DG杆的轴力为(  )。 A、0 B、P,受拉 C、P,受压 D、2P,受拉

图示刚架,各杆线刚度相同,则结点A的转角大小为(  )。

图示桁架中a杆的轴力Na为:A. +P B. -P

下面关于支座与结点的论述,哪项错误?( )A.铰支座A表示结构可以绕A点转动,但A点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被限制B.滚轴支座A表示允许结构绕A点转动,又允许结构沿平行支承面方向滑动,但A点处垂直支承面的移动则被限制C.刚性支座的特征是支座处各杆之间可以相互传递弯矩D.铰结点的特征是结点处各杆都可以绕铰结点自由转动

A.上弦杆受压且其轴力随桁架高度h增大而减小B.下弦杆受拉且其轴力随桁架高度h增大而减小C.斜腹杆受拉且其轴力随桁架高度h增大而减小D.竖腹杆受压且其轴力随桁架高度h增大而减小

如图5-11所示桁架,在节点C处沿水平方向受力F作用。各杆的抗拉刚度相等。若结点C的铅垂位移以sC表示,BC杆的轴力以FNBC表示,正确的为()。A. FNBC= 0, sC= 0 B. FNBC= 0, sC≠ 0 C. FNBC≠ 0, sC= 0 D. FNBC≠ 0, sC≠ 0

两直角刚杆ACD,BEC 在C处铰接,并支承如图4-21所示。若各杆重不计,则支座A处约束力的方向为( )。A. FA的作用线沿水平方向 B. FA的作用线沿铅垂方向C. FA的作用线平行于B、C连线 D. FA的作用线方向无法确定

图4-8所示结构在斜杆CD的中点作用一铅垂向下的力F,杆AB水平,各杆的自重不计,铰支座A的约束力FA的作用线应该是( )。A.沿水平方向 B.沿铅垂方向 C.沿A、D连线 D.无法判断

下面关于支座与结点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A.铰支座A表示结构可以绕A点转动,但A点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被限制B.滚轴支座A表示允许结构绕A点转动,又允许结构沿平行支撑面方向滑动,但A点处垂直支撑面的移动则被限制C.刚支座的特征是结点处各杆之间可以相互传递弯矩D.铰节点的特征是结点处各杆都可以绕铰结点自由转动

求图示桁架结点B的竖向位移,已知桁架各杆的EA=21×104kN。

平面刚架两杆刚结点处没有集中力偶作用时,两杆的杆端()值相等。A、弯矩B、剪力C、轴力D、扭矩

刚结点的各杆不能绕结点作相对转动,受力时,杆端会有()。A、静力B、动力C、弯矩D、剪力E、轴力

桁架中的铰结点能()。A、传递轴力B、传递切力C、承受弯矩D、限制所连接杆件的移动E、限制所连接杆件的转动

零杆判断规律有()A、二元体结点上不受外力时,两杆均为零杆B、二元体结点上受外力时,两杆均为零杆C、二元体结点上受一外力作用,且外力沿其中一杆,则该杆有轴力,且轴力的绝对值等于该外力的大小,另一杆必为零杆D、三杆汇交的结点不受外力时,若其中两杆共线,则第三杆必为零杆E、三杆汇交的结点受外力时,若其中两杆共线,则第三杆必为零杆

单元刚度矩阵表示的是()A、杆端力与荷载之间的刚度关系B、杆端力与杆端位移之间的刚度关系C、杆端力与结点力之间的刚度关系D、杆端力与结点位移之间的刚度关系

以轴向拉压为主的是()。A、梁B、板C、二力杆D、刚架中各杆E、理想桁架中各杆

单选题如图所示桁架,在结点C沿水平方向受P力作用。各杆的抗拉刚度相等。若结点C的铅垂位移以VC表示,BC杆的轴力以NBC表示,则()。A NBC=0,Vc=0B NBC=0,VC≠OC NBC≠O,VC=OD NBc≠0,VC≠0

判断题增加各杆刚度,则结构的结点位移就一定减少。A对B错

多选题刚结点的几何特征是各杆不能绕结点作相对转动,受力时,由于结点能阻止杆件之间发生相对转角,因此杆端有()。A临界力B轴力C弯矩D拉应力E剪力

单选题直角杆CDA和T字形杆BDE在D处铰接,并支承如图所示。若系统受力偶矩为M的力偶作用,不计各杆自重,则支座A约束力的方向为:()A FA的作用线沿水平方向B FA的作用线沿铅垂方向C FA的作用线平行于D、B连线D FA的作用线方向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