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沿直线轨道按照x=3t3+t+2的规律运动(x以m计,t以s计).则当t=4s时,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A、 x=54m,v=145m/s,a=18m/s2B、 x=198m,v=145m/s,a=72m/s2C、 x=198m,v=49m/s,a=72m/s2D、 x=192m,v=145m/s,a=12m/s2

一车沿直线轨道按照x=3t3+t+2的规律运动(x以m计,t以s计).则当t=4s时,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

A、 x=54m,v=145m/s,a=18m/s2
B、 x=198m,v=145m/s,a=72m/s2
C、 x=198m,v=49m/s,a=72m/s2
D、 x=192m,v=145m/s,a=12m/s2

参考解析

解析:当t=4s时,点的位移:x=3×43+4+2=198m;位移对时间取一阶导数得速度:v=9t2+1,则t=4s时,v=145m/s;速度对时间取一阶导数得加速度,解得:a=18t,则当t=4s时,a=72m/s2。

相关考题:

质点从t=0时刻开始由静止沿x轴运动,其加速度a=2ti(SI),则当t=2s时该质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点的运动由关系式S=t^43t^3+2t^28决定(S以m计,t以s计)。则t=2s时的速度和加速度为(  )。 A. 4m/s,16m/s^2 B. 4m/s,12m/s^2 C. 4m/s,16m/s^2 D. 4m/s,16m/s^2

已知质点沿半径为40cm的圆做圆周运动,其运动规律为:s=20t(s以cm计,t以s计),若t=1s,则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大小为( )。A.B.C.D.

动点A和B在同一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分别为其中x、y以cm计,t以s计,则两点相遇的时刻为(  )。 A、 t=1s B、 t=0、5s C、 t=2s D、 t=1、5s

一车沿直线轨道按照x=3t3+t+2的规律运动(x以m计,t以s计).则当t=4s时,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A、 x=54m,v=145m/s,a=18m/s2B、 x=198m,v=145m/s,a=72m/s2C、 x=198m,v=49m/s,a=72m/s2D、 x=192m,v=145m/s,a=12m/s2

已知质点沿半径为40cm的圆周运动,其运动规律为s=20t(s以cm计,t以s计)。若t=1s,则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大小为:

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坐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为x=4t-2t3,式中x,t分别以m,s为单位,试计算:(1)在最初2s内的位移和平均速度;(2)2s末的瞬时速度:(3)3S末的瞬时加速度。

物体作定轴转动的运动方程为φ=4t-3t2(φ以rad计,t以s计)此物体内,转动半径r=0.5m的一点在to=0时的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大小为()。A.2 m/s,8 m/s2B.3 m/s,3 m/s2C.2 m/s,8.54m/s2D.0.8 m/s2

已知点沿半径为40cm的圆周运动,其运动规律为s=20t(s以厘米计,t以秒计)。 若t=ls,则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大小为( )。

某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式为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为m与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A、4m/s与2m/s2B、0与4m/s2C、4m/s与4m/s2D、4m/s与0

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0.5t+t²m),则当物体速度为3m/s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A、6sB、3sC、2.5sD、1.25s

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是米和秒,则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A、4m/s和2m/s2B、0和4m/s2C、4m/s和4m/s2D、4m/s和0

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其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x=2t+3t²(m),则该质点的初速度为()m/s,加速度为()m/s2,3s末的瞬时速度为()m/s.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²(m/s),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位移为()m;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为()m/s。

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4t+2t²,x与t的单位分别是米和秒,则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A、4m/s和2m/s²B、0和4m/s²C、4m/s和4m/s²D、4m/s和0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6+5t+2t²(m),其前两秒的位移x=()m,初速度v=()m/s,a="()"m/s²

质点在x轴上运动,其位置坐标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x=2t²+2t-4,则其加速度a=()m/s²。当t=0时,速度为()m/s(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

某物体的运动情况经仪器监控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物体的位移x(m)和时间t(s)的关系式为:x=6t-t².则()A、该物体在时间O~4S内的位移是8mB、该物体在时间O~4S内经过的路程为10mC、该物体在时间O~4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D、该物体在t--3S时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x=(24t-1.5t²)m,则质点初速度为()m/s,加速度为()m/s²,速度为零的时刻是()s。

质量为10kg的质点,受水平力F的作用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设 F=2+6t(t以s计, F以 N计),初瞬时(t=0)质点位于坐标原点。且初速度为零。则当t=2s时,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分别为()。A、1.2m和1.6m/sB、1.4m和1.6m/sC、1.6m和1.2m/sD、2m和1.6m/s

点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27t-t3,式中x以m计,t以s计。则点在t=0到t=7s时间间隔内走过的路程为()m。

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0.5t+t²(m),则当物体的速度为3m/s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为()A、1.25sB、2.5sC、3sD、6s

一物体沿x轴做简谐振动,振幅A=0.12m,周期T=2s。当t=0时,物体的位移x=0.06m,且向x轴正向运动。求:(1)此简谐振动的表达式;  (2)t=T/4时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3)物体从x=-0.06m,向x轴负方向运动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需的时间。

质点运动方程x=t2+2t-3,x以米计,t以秒计,则该质点2秒末的速度v=();加速度a=()。

单选题点M按s=t3-12t+2的规律作直线运动(t以秒计,s以米计),则点M在最初3秒钟内所经过的路程为()。注意:路程与坐标s是不同的。A7mB9mC23mD26m

单选题点的运动由关系式S=t4−3t3+2t2−8决定(S以m计,t以s计),则t=2s时的速度和加速度为(  )。[2018年真题]A−4m/s,16m/s2B4m/s,12m/s2C4m/s,16m/s2D4m/s,−16m/s2

单选题(2012)物体作定轴转动的运动方程为φ=4t-3t2(φ以rad计,t以s计)此物体内,转动半径r=0.5m的一点,在t0=0时的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2m/s,8m/s2B3m/s,3m/s2C2m/s,8.54m/s2D0,8m/s2

单选题(2010)已知质点沿半径为40cm的圆周运动,其运动规律为s=20t(s以cm计,t以s计)。若t=1s,则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大小为:()A20cm/s;10cm/s2B20cm/s;10cm/s2C40cm/s;20cm/s2D40cm/S;10c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