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的横截面形状如图示,则截面对Z轴的抗弯截面模量WZ为:

梁的横截面形状如图示,则截面对Z轴的抗弯截面模量WZ为:



参考解析

解析:W=1/6宽乘以高的平方,这两个相减,这主要是由于形心没变。

相关考题:

一悬臂梁及其^形截面如图示,其中C为截面形心,该梁横截面的()。A.中性轴为z1,最大拉应力在上边缘处;B.中性轴为z1,最大拉应力在下边缘处;C.中性轴为z0,最大拉应力在上边缘处;D.中性轴为z0,最大拉应力在下边缘处;

梁弯曲时,最大正应力为横截面上弯矩与()的比值。 A、剪切面面积B、横截面面积C、抗扭截面模量D、抗弯截面模量

关于提高梁的弯曲强度和刚度,下列哪个是错误的?A.通过合理安排梁的支座以尽量减小梁的最大弯矩B.通过将集中载荷分解为均布载荷以尽量减小梁的最小弯矩C.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使截面具有最大的抗弯截面模量D.采用变截面梁,使承受最大弯矩的截面的抗弯截面模量最大

图示T字形截面的悬臂梁z轴为横截面的形心轴Iz=108mm4,其梁中的最大拉应力为:A. 20MPa B. 30MPa C. 40MPa D. 60MPa

图示截面对z轴的惯性矩Iz为(  )。

关于梁的弯曲正应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横截面上既有弯矩又有剪力的弯曲称为横力弯曲B.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的大小与材料有关C.纯弯曲梁横截面某点的正应力与该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成反比D.横力弯曲时,横截面将发生翘曲,使横截面为非平面E.纯弯曲梁横截面某点的正应力与该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成正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梁的抗弯界面系数与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有关。B.危险截面为弯矩最大值所在截面。C.挠度是指横截面形心的竖向线位移D.梁的变形可采用叠加法

图示L形截面对Z轴的惯性矩为(  )。

图示截面的抗弯截面模量Wz为:

在梁的最大正应力计算公式бmax=M/WZ中,wz为弯曲截面系数,它仅与横截面的尺寸有关,是衡量截面( )的几何参数,常用单位是mm3或rm3。A.抗拉能力B.抗剪能力C.抗弯能力D.抗压能力

梁的横截面形状如图所示,则截面对Z轴的抗弯截面模量WZ为:

图示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WZ为( )。

任意截面形状的等直梁在弹性纯弯曲条件下,中性轴的位置( )。A.等分横截面积B.通过横截面的形心C.通过横截面的弯心D.由横截面上拉力对中性轴的力矩等于压力对该轴的力矩的条件确定

任意截面形状的等直梁在弹性纯弯曲条件下,中性轴的位置为( )。A.等分横截面积B.通过横截面的形心C.通过横截面的弯心D.由横截面上拉力对中性轴的力矩等于压力对该轴的力矩的条件确定

图5-16所示截面的抗弯截面模量WZ为( )。

设梁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为增加抗弯截面系数,提高梁的强度,应使中性轴通过正方形的对角线。

矩形截面梁,若截面高度变为原来的两倍,其他条件不变,则横截面的抗弯截面度Wz将变为原来的()倍A、0.25B、0.125C、4D、8

抗弯刚度等于弹性模量与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的乘积。

直径为d的圆截面梁,其抗弯截面模量Wz=()。A、0.1d3B、0.1d3(1-a4)C、0.2d4D、0.2d4(1-a4)

为增大梁的抗弯刚度,可在不改变梁横截面面积的前提下,改变横截面形状,使()增大。

增大梁的抗弯刚度,可在不改变梁横截面面积的前提下,改变横截面形状,使()增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称弯曲时,中性轴一定通过横截面形心B、最大弯矩一定发生在剪力为零的横截面上C、抗弯截面模量与材料的性质无关D、最大挠度一定发生在弯矩最大截面处

由等截面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可知()。A、梁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弯矩成正比,与抗弯截面模量成正比B、梁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弯矩成反比,与抗弯截面模量成正比C、梁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弯矩成正比,与抗弯截面模量成反比D、梁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弯矩成反比,与抗弯截面模量成反比

为增大梁的抗弯刚度,可在不改变梁横截面面积的前提下,改变横截面形状,使惯性矩增大。

判断题抗弯截面模量越大,则梁的抗弯曲能为越小。A对B错

单选题矩形截面梁,若截面高度变为原来的两倍,其他条件不变,则横截面的抗弯截面度Wz将变为原来的()倍A0.25B0.125C4D8

单选题由等截面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可知()。A梁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弯矩成正比,与抗弯截面模量成正比B梁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弯矩成反比,与抗弯截面模量成正比C梁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弯矩成正比,与抗弯截面模量成反比D梁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弯矩成反比,与抗弯截面模量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