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面图1、图2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实验结果,该实验有什么模式?实验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分析下面图1、图2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实验结果,该实验有什么模式?实验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参考解析
解析:【答案要点】
(1)图1和图2显示的都是单被试实验。单被试实验设计的特点是强调单个被试或少数几个被试,有时又把它称为“smallnresearch”。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在学校、家庭、医院和商业等领域的研究中。单被试实验设计是指在研究中只有一名被试,着重于对单个被试行为变化的测量。单被试设计的典型实验历程分为三个主要部分:①建立基线。②施加自变量。③消除自变量。单被试实验设计中,凡是没有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历程都用字母“A”表示;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历程用字母“B,J或其他字母表示。图1是只有一个自变量的单被试实验,实验模式是ABAB;图2是有两个自变量的单被试实验,实验模式是ABACA。
(2)单被试实验的模式是:第一阶段是建立基线阶段。建立被试在施加自变量之前的行为反应模式。一旦基线阶段比较稳定之后,即可施加自变量。这个基线起到实验设计中的控制组作用。第二阶段是施加自变量。在这个阶段,除了施加自变量之外,一切其他的实验条件都要保持与基线段相同。第三阶段是消除自变量。它是评估自变量是否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决定因素。
(3)图1说明移除注意对减少学童的顽皮行为有显著的作用,注意被移除的时候儿童的顽皮行为下降,撤销自变量,学童的顽皮行为又恢复;图2说明移除注意和处罚对减少学童的顽皮行为都有显著作用,处罚的作用要优于移除注意。
(1)图1和图2显示的都是单被试实验。单被试实验设计的特点是强调单个被试或少数几个被试,有时又把它称为“smallnresearch”。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在学校、家庭、医院和商业等领域的研究中。单被试实验设计是指在研究中只有一名被试,着重于对单个被试行为变化的测量。单被试设计的典型实验历程分为三个主要部分:①建立基线。②施加自变量。③消除自变量。单被试实验设计中,凡是没有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历程都用字母“A”表示;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历程用字母“B,J或其他字母表示。图1是只有一个自变量的单被试实验,实验模式是ABAB;图2是有两个自变量的单被试实验,实验模式是ABACA。
(2)单被试实验的模式是:第一阶段是建立基线阶段。建立被试在施加自变量之前的行为反应模式。一旦基线阶段比较稳定之后,即可施加自变量。这个基线起到实验设计中的控制组作用。第二阶段是施加自变量。在这个阶段,除了施加自变量之外,一切其他的实验条件都要保持与基线段相同。第三阶段是消除自变量。它是评估自变量是否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决定因素。
(3)图1说明移除注意对减少学童的顽皮行为有显著的作用,注意被移除的时候儿童的顽皮行为下降,撤销自变量,学童的顽皮行为又恢复;图2说明移除注意和处罚对减少学童的顽皮行为都有显著作用,处罚的作用要优于移除注意。
相关考题:
试题二(共15 分)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学校拟开发一套实验管理系统,对各课程的实验安排情况进行管理。【需求分析】一个实验室可进行多种类型不同的实验。由于实验室和实验员资源有限,需根据学生人数分批次安排实验室和实验员。一门课程可以为多个班级开设,每个班级每学期可以开设多门课程。一门课程的一种实验可以根据人数、实验室的可容纳人数和实验类型,分批次开设在多个实验室的不同时间段。一个实验室的一次实验可以分配多个实验员负责辅导实验,实验员给出学生的每次实验成绩。(1)课程信息包括: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实验学时、授课学期和开课的班级等信息;实验信息记录该课程的实验进度信息,包括:实验名、实验类型、学时、安排周次等信息,如表2-1所示。【概念模型设计】根据需求阶段收集的信息,设计的实体联系图(不完整)如图2-1所示。【逻辑结构设计】根据概念模型设计阶段完成的实体联系图,得出如下关系模式(不完整):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授课院系,实验学时)班级(班级号,专业,所属系)开课情况( (1) ,授课学期)实验( (2) ,实验类型,难度,学时,安排周次)实验计划( (3) ,实验时间,人数)实验员( (4) ,级别)实验室(实验室编号,地点,开放时间,可容纳人数,实验类型)学生( (5) ,姓名,年龄,性别)实验成绩( (6) ,实验成绩,评分实验员)【问题1】(6 分)补充图2-1中的联系和联系的类型。【问题2】(6 分)根据图2-1,将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生成的关系模式中的空(1)~(6)补充完整并用下划线指出这六个关系模式的主键。【问题3】(3分)如果需要记录课程的授课教师,新增加“授课教师”实体。请对图 2-1 进行修改,画出修改后的实体间联系和联系的类型。
试题三(共15 分)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学校拟开发一套实验管理系统,对各课程的实验安排进行管理。【需求分析】每个实验室可进行的实验类型不同。由于实验室和实验员资源有限,需根据学生人数分批次安排实验室和实验员。一门含实验的课程可以开设给多个班级,每个班级每学期可以开设多门含实验的课程。每个实验室都有其可开设的实验类型。一门课程的一种实验可以根据人数、实验室的可容纳人数和实验室类型,分批次开设在多个实验室的不同时间段。一个实验室的一次实验可以分配多个实验员负责辅导实验,实验员给出学生的每次实验成绩。1.课程信息包括: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实验学时、授课学期和开课的班级等信息;实验信息记录该课程的实验进度信息,包括:实验名、实验类型、学时、安排周次等信息,如表3-1所示。4.学生的实验课程总成绩根据每次实验的成绩以及每次实验的难度来计算。【概念模型设计】根据需求阶段收集的信息,设计的实体联系图(不完整)如图3-1所示。【逻辑结构设计】根据概念模型设计阶段完成的实体联系图,得出如下关系模式(不完整):【问题1】(5 分)补充图3-1中的联系和联系的类型。【问题2】(8 分)根据图3-1,将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生成的关系模式中的空(1)~(6)补充完整。对所有关系模式,用下划线标出各关系模式的主键。【问题3】(2 分)如果需要记录课程的授课教师,新增加“授课教师”实体。请对图 3-1 进行修改,画出修改后的实体间联系和联系的类型。
某化学老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利用图6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2)请分析和诊断各个选项解答的错误原因。(3)如果你要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
案例下面是某教师“蜡烛及其燃烧”的教学片断实录学生实验1:点燃蜡烛,取一根火柴梗,拿出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图1)约1s后取出。老师提问1:仔细观察燃着的蜡烛,注意蜡烛燃烧时发生的什么变化?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显?哪层最暗?学生实验2:分别取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图2)老师提问2: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物质?学生实验3:熄灭蜡烛后,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图3)。问题:(1)上述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哪些能力?(2)从此教学片断分析,说明这些实验内容在选材上有哪些特点?(3)①图1实验中火焰温度最高的部分是哪个部分?②图2实验中两个烧杯壁上的现象分别是什么?推此现象可推测出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什么?③图3实验中蜡烛是否可以重新燃烧?(4)在该内容的后续教学中,学生讨论得出了“蜡烛中含有C,H,O元素”的结论。判断该结论是否正确并分析学生得出这个结论的推理过程。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某高中物理教材“功和内能”一节有如下演示实验. 在有机玻璃筒底放置少量易燃物,例如蓬松的棉花,迅速压下筒中的活塞,观察筒底物品的变化。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图10.1—1压下活塞。观察筒底物品的变化 任务:(1)回答演示实验中的问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
在一项眼动研究中,呈现不同特征的人脸图片(正面、侧面;斜视、直视)来考察被试对这些图片的注视特点。每种实验条件单独为一个实验单元,每一实验单元包含64个试次,每个被试共完成256个试次。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的主效应显著,其中一个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为F(1.15),=20.598,p小于0.001;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研究为何种实验设计?说明这种设计的特点。(2)指出该研究中的因素和水平,以及使用的被试数量。(3)根据方差分析结果和下图,说明所能得到的实验结论。
考查被试在进行心算的同时对高、中、低不同的声调的觉察能力根据实验设计模式和结果回答: 被试 实验处理顺序 1 高(2) 中(9) 低(9) 2 中(3) 低(5) 高(7) 3 高(4) 低(3) 中(5) 4 高(6) 低(10) 中(8) 5 中(7) 中(8) 低(6) 6 低(8) 中(4) 高(4) (1)该实验的设计卷型是什么?有几个因素,每个因素几个水平 (2)该实验设计的优点和缺点 (3)根据上述提供的条件,提供一种真实的设计方案,说明被试数量及安排方式
图A、B、c是一项实验的三种可能结果。试根据图示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该实验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各有几个水平?因变量是什么? (3)请用文字分别描述这三种可能的结果
表1和表2、表3和表4是针对同一问题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设计所获得的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指出这两种实验各自属于何种设计类型?每种设计各自使用了多少被试? (2)针对研究问题,根据实验设计一的统计分析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实验设计二与实验设计一的结论是否相同?如果不同,能得出什么结论? (3)这两种设计中哪一种更适宜考查本研究的问题?请具体说明理由。
在进行科学实验(调查)时,()。A、严格遵守实验(调查)步骤即可,不必关注实验(调查)设计和实验(调查)结果(或数据)的分析B、除严格遵守实验(调查)步骤外,应特别关注实验(调查)设计和实验(调查)结果(或数据)的分析C、实验(调查)步骤不要紧,注意实验(调查)设计和实验(调查)结果(或数据)的分析即可
咨询方案试验活动过程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确定实验过程——明确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分析B、明确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确定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C、明确实验方法——确定实验过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分析D、明确实验方法——确定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进行实验
单选题咨询方案试验活动过程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确定实验过程——明确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分析B明确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确定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C明确实验方法——确定实验过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分析D明确实验方法——确定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进行实验
单选题在进行科学实验(调查)时,()。A严格遵守实验(调查)步骤即可,不必关注实验(调查)设计和实验(调查)结果(或数据)的分析B除严格遵守实验(调查)步骤外,应特别关注实验(调查)设计和实验(调查)结果(或数据)的分析C实验(调查)步骤不要紧,注意实验(调查)设计和实验(调查)结果(或数据)的分析即可
单选题按量纲分析的结果进行工程问题的实验研究,如下有()项是其带来的益处。 ①实验工作量小 ②实验误差较小 ③实验结果可以推广至实验以外的其他物系和其他同类设备A0B1C2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