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课税对象为3000元,适用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为( )元。A.450B.325C.300D.600

如果课税对象为3000元,适用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为( )元。

A.450
B.325
C.300
D.600

参考解析

解析:全额累进税率下应纳税额=3000×15%=450(元)。
而在超额累进税率下应纳税额=2000×10%+1000×15%=350(元)。

相关考题:

以课税对象数额大小划分若干等级,并规定相应的税率,对每个级次分别计算税额的累进税率属于( )。A.差别比例税率B.超额累进税率C.全额累进税率D.超率累进税率

下列有关累进税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累进税率是指随着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而逐级提高税率的一种计征制度B.累进税率一般分为全额累进税和超额累进税两类C.在名义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全额累进税的累进程度高,税负重;超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低,税负轻,且税负和递增更为合理D.在名义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全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低,超额累进税率的程度高E.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税额-超额累进税额)

纳税人的全部课税对象分别按照不同级次的税率计算应纳税款的税率形式是()。 A.全额累进税率B.定额税率C.超额累进税率D.比例税率

以下关于速算扣除数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速算扣除数是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与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的差额B.速算扣除数是按超倍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与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的差额C.速算扣除数是按超率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与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的差额D.速算扣除数是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与按比例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的差额

下列关于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描述错误的是( )A.全额累进税率是指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加,税率逐步提高,全部税基适用相应的最高一级税率B.超额累进税率则是把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对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各等级分别计算税额,而后相加即为应征税额C.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简便,但累进比较急剧,还可能出现在两个级距的临界部分税负增加超过课税对象数额增加的不合理现象D.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比较复杂,累进程度急剧,因此不被广泛适用

关于税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比例税率下,纳税人均适用同一税率B.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C.在定额税率下,应纳税额与商品销售价格无关D.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大于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

关于税率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比例税率下,纳税人均适用同一税率B:在累进税率下,征税对象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高C:在定额税率下,应纳税额与商品销售价格无关D: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大于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

王先生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0元,适用于三级全额累进税率,则他的应纳税额为()元。(三级全额累进税率:不超过20000元的,税率为20%;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0%)A.6000B.9000C.7000D.8000

速算扣除数等于()。A.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B.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减去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后的余额C.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减去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后的余额D.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

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为()。A.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计算的税额-超额累进计算的税额B.速算扣除数=超额累进计算的税额-全额累进计算的税额C.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计算的税额-比例税率计算的税额D.速算扣除数=超额累进计算的税额-比例税率计算的税额

关于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说法错误的是()A.全累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但是在累进分界点上税负呈跳跃式递增,不够合理。B.超额累进的计算方法复杂,累进程度比较缓和C.超额累进税率的税收负担透明度差D.全额累进税率简称超累税率,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的数额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

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为累进依据,按超累方式计算应纳税额的税率是()。A.全额累进税率B.超额累进税率C.超倍累进税率D.超率累进税率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代表课税的深度,关系着国家的收入多少和纳税人的负担程度,因而它是体现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关于累进税率的表述,正确的是()。A.全额累进税率计算较为简单B.全额累进税率下税收负担比较合理C.超额累进税率下税收负担的透明度较差D.超额累进税率下税收负担不够合理

关于税率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比例税率下,纳税人均适用于同一税率B.在累进税率下,征税对象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高C.在定额税率下,应纳税额与商品销售价格无关D.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大于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

计算题:李某2013年2月取得收入5800元,若规定的免征额为2000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具体为:应纳税所得额2000元以下的,适用税率为5%;应纳税所得额2000─5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为10%;应纳税所得额5000─10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为15%。计算李某此项收入的应纳税额。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代表课税的深度,关系着国家的收入多少和纳税人的负担程度,因而它是体现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下列关于累进税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全额累进税率计算较为简单B、全额累进税率下税收负担不够合理C、全额累进税率下税收负担比较合理D、超额累进税率下税收负担比较合理E、税率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加而提高

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为累进依据,按超累方式计算应纳税额的税率是()A、全额累进税率B、超额累进税率C、超倍累进税率D、超率累进税率

()是按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应纳税额的税率形式,一般适用于从量定额计征的某些课税对象,实际是从量比例税率。A、比例税率B、累进税率C、定额税率D、优惠税率

多选题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代表课税的深度,关系着国家的收入多少和纳税人的负担程度,因而它是体现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下列关于累进税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全额累进税率计算较为简单B全额累进税率下税收负担不够合理C全额累进税率下税收负担比较合理D超额累进税率下税收负担比较合理E税率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加而提高

问答题计算题:李某2013年2月取得收入5800元,若规定的免征额为2000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具体为:应纳税所得额2000元以下的,适用税率为5%;应纳税所得额2000─5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为10%;应纳税所得额5000─10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为15%。计算李某此项收入的应纳税额。

单选题关于累进税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全额累进税率下,一定征税对象的数额只适用一个等级的税率B在超额累进税率下,征税对象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高C对同一征税对象采用同一税率,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大于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D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与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的差额为速算扣除数

多选题下列关于累进税率的陈述,正确的有()。A累进税率条件下,不同等级的课税数额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课税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高B累进税率一般在所得课税中使用,能正确处理税收负担的纵向公平问题C全额累进税率计算方法简便,但税收负担不合理D一般情况下,对于同样的课税对象数量,按全额累进方法计算出的税额比按超额累进方法计算出的税额多

单选题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为累进依据,按超累方式计算应纳税额的税率是()A全额累进税率B超额累进税率C超倍累进税率D超率累进税率

单选题关于税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比例税率下,纳税人均适用同一税率B在累进税率下,征税对象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高C在定额税率下,应纳税额与商品销售价格无关D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大于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

单选题()是按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应纳税额的税率形式,一般适用于从量定额计征的某些课税对象,实际是从量比例税率。A比例税率B累进税率C定额税率D优惠税率

问答题中国公民孙先生4月份按税法确定的征税对象为3800元,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应税收入500元以下的,适用税率为5%;应税收入500~2000元的,适用税率为10%;应税收入2000~5000元的,适用税率为15%。计算孙先生4月份应纳税额。

单选题李先生5月份取得收入10000元,假设适用税率为全额累进税率,即5000元以下税率为10%,5000元以上税率为20%,则李先生该月应纳税额为 ( )A500元B1000元C1500元D2000元